房屋深基坑建筑管理措施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孟志
[导读] 建筑工程离不开良好的技术支撑,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摘要:建筑工程离不开良好的技术支撑,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要全面进行技术创新,包括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通过全面深入研究,发挥技术优势,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用先进的技术实施,确保施工整体安全,建设出高品质的建筑工程,提升建筑工程寿命。
        关键词:房屋深基坑;建筑管理;措施;应用
        1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深基坑支护是对深基坑的侧壁和周边的环境实施保护和加固措施,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
        1.1地质多样
        由于土壤结构、地下水深度、土层性质等地质条件限定,施工中容易发生挡土结构位移或者失稳。
        1.2施工复杂
        高层多位于建筑人口和建筑物双重密集的中心地带,经济形势所趋,基坑的建造深度不断增加,对建筑要求也越来越严苛,还需兼顾施工设备和工艺及围护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2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选型
        2.1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通过在深基坑附近设置合理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确保挖基坑的稳点,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可分为三种:(1)连续排桩支护:若基坑边坡土质较软,不能形成土拱,应建设排列支护桩,并注浆防水,必要时使用排列钢筋混凝土板桩和钢板进行支撑保护。(2)柱列式排桩支护:若基坑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时,可利用土拱将少量的挖孔桩作为支护结构。柱列桩支护技术不仅具有较强的刚度,还操作较简单,使用时也没有噪音污染。(3)组合式排桩支护:若施工边坡的土质较软,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由水泥搅拌桩防渗墙以及钻孔灌注桩组成的排列形式。不同场地的结构多样,要灵活变通设计施工方案,例如:位于云南省文化馆宿舍区、云南省美术书法研究院等所在地段的一个项目,工程场地地基土层以人工填土、黏性土、粉性土、软土和红黏土为主。于是据不同场地分别采用了地下连续墙结合槽壁加固+逆作法和灌注桩排桩结合止水帷幕加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最后实现最合理、最经济的预期目标。
        2.2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是对基坑中的土地加固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以保证深基坑的支护效果。锚杆支护技术虽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不受基坑的深度限制,但不能应用于有机物的建设。
        2.3土钉支护技术
        土钉支护结构是利用土体、土钉和喷射混凝土的结构面层进行联合支护,从而形成复合土体。土钉支护的设计要确保其符合标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防止水压不足,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图进行研究和二次检查,加强对管道的保护,防止异物进入管道。土钉支护结构成本低、工期短,应用于开挖深度不大、周边相邻建筑物对沉降和位移的要求不高的基坑支护。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1土方开挖施工
        土方施工是基础的施工,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全面处理好土方问题。施工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则要确保围护桩28d桩身强度参数超过1.5MPa,只有保证达到这个标准,才能进行深基坑土方施工。以工程实例为准,工程建设中水平支撑梁以下部位需要进行开挖建设,那么,则需要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后才能进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前期可以使用大型挖掘机作业,对支撑梁以上施工。技术要求为支撑梁上部填土厚度高于30cm,满铺厚度超2.0m的钢板,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安全,可以进行土方的挖掘施工。全面把握好测量放样,通过标准的工程桩与降水井标高实际,做好标志标注,使用小型挖土机配合人工作业,对土方进行挖掘。
        3.2钢筋加工支撑技术
        钢筋加工支撑是施工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整体安全性,进行施工时,需要全面对钢筋进行科学处理,保证强度与硬度。

封膜绝缘工作是主要的环节,更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封膜要利用绝缘胶带进行,通过钢筋表层缠绕,保证密封,要检查胶带与钢筋间有没有缝隙,避免出现缝隙,影响强度,只有全面达到钢筋与混凝土隔绝的标准,才能进行施工使用。封膜后要全面做好监督检查,对预先留的焊接部位也要保证接口大小,满足施工标准,这样,焊接好的钢筋放置深基坑中,保持和支护桩同高,钢筋与深基坑边缘呈直角。焊接过程需要严格标准,焊接期间利用毛巾做好防护,通过浇凉水降温的方式,保证整体焊接质量,有效避免焊接温度升高对仪器设备的影响。要对周边施工环境进行清理,做好施工现场的保护工作,特别是相关的电缆电线,一定得全面保护好,可以使用相关的物质进行覆盖,避免焊接电火花对电线的影响。
        3.3混凝土支撑
        只有合理使用混凝土施工,才能发挥深基坑支撑的作用,混凝土施工是确保深基坑支撑工作有序完成的关键。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利用泵送方式不断进行层层浇筑,避免施工过程出现坍落,一般标准维持约160mm。展开搅拌桩时需要做好立柱施工,把支护柱打孔再将混凝土填入孔内,确保水平。合理处理好各类垂直缝,做好施工预留,确保缝隙干燥、整洁,保证了缝隙接口紧密。不同的支护柱要保证一定的距离,技术为100mm,重视垂直度避免扩孔。
        3.4降水作业
        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降水问题要严格控制好,只有通过有效的手段做好降水处理,才能保证基础稳定。为了实现良好的降水处理,就要实际施工建设时,利用建设截水沟、集水井方式,有效引导地面水,做好地表水的排放工作,指导地表水引导到管道中,避免深基坑顶部附近的水流进基坑内,破坏施工质量。而对于内部的水处理,则相对麻烦,要合理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遇到大量降水时,需要做好检查,保证深基坑支护安全。
        4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策略
        4.1加强注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
        深基坑支护应用时,一定要依靠技术支撑,没有合理的技术措施,则很难达到设计标准,要不断提高技术能力,通过科学的技术实施,提高建筑品质。加强现场技术指导,提高技术安全性、稳定性,确保施工的各个环节稳定有效。作为建筑施工临时支护工程,要全面重视起来,没有临时工程的安全性,则无法保证后期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要严密设计方案,通过对现场的有效把握,合理设计技术方案,选择优质的技术方法,全面严格施工流程工序,对影响施工支撑系统、挡土系统要格外重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体施工安全,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保障。
        4.2提升施工现场监管力度
        施工现场管理非常关键,要全面做好现场监督与管控,确保施工安全性,建筑的自身结构变形是当前最为主要的问题,只有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避免出现变形问题。要全面对现场进行调研,掌握现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全面处理好地下管线与边坡,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工程安全与稳定。施工过程中,发挥监理作用,全面做好监理工作,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技术标准做好安全评估,有效保证施工安全。及时发现问题,降低深基坑支护事故率,通过设计方案与现场数据分析,找到问题所在,进一步完善各类施工建设方案,从根本上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5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在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最为多见的施工方法,在房屋建筑工程应用非常普及,通过这项技术能够有效增强地下结构稳定性,保证整体建筑安全。
        参考文献
        [1]叶永洁,严熙.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110-111.
        [2]郭阳.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12):175-176.
        [3]石金峰.房屋工程深基坑施工常见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40.
        [4]章军福.试述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