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园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管理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赵建波
[导读] 新形势发展下的工园区,受内外在因素影响,存在危险废物流失严重的现象,
        摘要:新形势发展下的工园区,受内外在因素影响,存在危险废物流失严重的现象,在运输过程中,不够及时、有效,部分工园区甚至随意排放、倾倒危险废物,严重影响社会秩序,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基于此,本文就工园区危险废物的处置问题进行阐述,并具体提出危险废物的处置,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工园区;废物利用;管理模式

引言:基于绿色环保理念下,国家高度重视工园区危险废弃物的控制,确保提升危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规范、指导工园区,从危险废物的管理模式上转变,集中优化处置危险废弃物,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因此,相关工园区,必须提升对危险废物处理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促进危险废物的循环利用。
一、当下工园区危险废物的处置现状
(一)危险废物的来源
        危险废物产生的主要源头来自于,电子电器类企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酸洗、磷化、电镀、等物质,同时,喷漆、有机涂覆类行业,快速崛起,以及使用机械油工、乳化液、脱模剂的行业逐渐增多,产生了大量的铬物质、铜废物、废酸、蒸馏残渣、矿物油等,导致工园区危险废物的总量,持续呈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二)工园区对危险废物的处置现状
        对于工园区危险物的处置,需要通过专门的容器,进行收集、标识,尤其对于液体类、半固体类的危险废物,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就某工园区危险废物处置管理情况来看,各产生危险废物的源头企业,缺少控制力度,企业在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率上不高,违背了环保原则,致使危险废物不断增多。同时,工园区的危险废物技术不够成熟、先进,难以有效进行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无法发展循环经济,整体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不高,受技术上的限制,尤其在废酸、含杂质的废盐中的处理效果不明显,难以满足危险废物排放的标准。某工园区,在危险废物处置上,未制定完善的处置计划,导致大量的危险废物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在工园区中,堆放的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违规转移现象[1]。在危险废物具体管理模式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危险废物包装上,存在不规范之处,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工园区的管理机构不够完善,未形成收集、贮存、运输、循环利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工园区在危险废物上整体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二、建立完善的工园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管理模式
(一)危险废物集中贮存
        工园区在危险废物处置上,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结合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贮存方案,并明确落实各部门的主体责任,有效划分权利义务,同时,生产单位同样要担负起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的责任,将危险废物集中到贮存中心、贮存场所,提升对危险废物的处置管理水平。工园区,要具体进行危险废物信息收集,开展现场调研,及时掌握工园区中,危险废物的处置情况,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危险废物的数量、种类,确定是否能够在工园区中,集中焚烧、填埋处置[2]。

为更好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工园区,可以规划建设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采取集中包装、收集、运输、分类处置的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将危险废物计划方案,有效地落实。
(二)规划工园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路线
在路线的构建原则上,要加强对源头企业的管控,提升工园区的处置能力,加强对工园区危险废物的处置管理,提升对源头控制的重视程度,加强工园区的基础配备,更加规范化的利用危险废物,制定统一的贮存管理标准。在技术路线规划上,要具体结合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摸底调查,掌握工园区危险废物产生的因素、贮存情况、回收利用情况,确保从源头上控制危险废物的排放,在源头处理上,企业要加快在环保背景下的转型升级,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危险废物的排放、倾倒,并提升企业内部处置能力,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转移量。同时,工园区,要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的评估,了解周边企业现状,促进危险废物处置回收再利用,减少工园区最终的处置压力。
同时,要实现对危险废物的集中预处理能力,提高危险废物利用率,充分挖掘园区的处置能力,对于危害性较小的废物,进行集中贮存、管理,在工园区建设焚烧、填埋处置中心,确保最终实现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效果,满足无害化转移处置标准。
(三)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
        要想提升工园区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和管理水平,必须制定完善的循环利用制度,依托危险废物的政策条件,提升危险废物循环利用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增强危险废物“点对点”循环利用的可操作性,加强对企业危险废物的风险控制,减少循环利用的审批流程。工园区在集中贮存管理制度制定上,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进行,减轻中、小企业的在危险废物处置上的压力,提升最大化提升环境效益。工园区,要严格按照“分类贮存、统一监管”的原则,集中将工园区的危险废物,顺利转移到具有处理资质的中心,进行集中管理。
(四)搭建危险废物管理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工园区在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上,要加快转变管理模式,依托网络技术,建立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提升危险废物资源信息的共享性,进一步提高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效率,便于为后续的危险废物处置工作减轻压力。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可实时公示工园区对危险废物处置技术的需求情况,不断优化资源共享环节,更好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工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较多,成分复杂、危害性大,在具体进行危险废物处置上,要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统筹规划、有效分类,确保逐步实现工园区危险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管理,通过转变管理模式,降低危险废物的成本,更好均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林业星,张宁,刘晓华,李舜斌.江苏省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循环利用处置技术指南的设计[J].污染防治技术,2018,31(01):16-19.
[2]张宁,刘晓华,林业星,等.江苏省化工园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管理模式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7,30(01):85-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