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运维技术及设备故障处理的分析 张国斌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张国斌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工程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继电二次保护、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方面。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工程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继电二次保护、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中关键的运维技术,针对其中的故障,也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我国电网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网络结构大多采用的是“三层两网”结构,三层分别是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两网分别指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过程层,它由一次设备以及附属的智能元件组成,它包括了智能变电站中的各类隔离开关,互感器和断路器等,对于实现变电站具体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智能变电站各类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和解决一次设备在运行时出现的问题,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运维技术 设备故障
        智能变电站在电网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和网络化通信平台为主,可以自主性的完成一些采集、测量和维护等工作,并且还可以按照需求来支撑电网的智能化调整。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智能变电站中运维技术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又能促进电力网络的安全发展。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可靠的、先进的、集成的以及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通信平台的网络化、全站信息的数字化、全站信息的共享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计量、保护以及检测等功能,同时还具备支持电网的实时自动控制、实时智能调节、在线的分析决策以及协同互动等高端技术的变电站。
        1 智能变电站运维
        1.1 合并单元
        合并单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将数据合并在一起,共同接受并且解决掉电流和电压互感器之间的信号问题,然后按照国际的相关要求来传输信号。另一点则是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性,让确保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独立性,根据需要来完成单元合并。合并单元之间的相互交流模件,一般是通过互感器来采集和模拟量的信号,对一次互感器所传送的电气量也可以进行同步的处理。母线在进行单元合并的时候,可以将其称为是一级合并单元,而间隔所合并的单元是可以称为二级合并的。同步处理的关键点,在于可以采集和消除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关系。此外,在进行组网的时候,为了同步合并单元中的抽样数据,还要加强同步信号衔接。
        1.2 智能终端
        同一次设备所采取的电缆线接的方式相比,在二次设备光纤衔接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它的维护和测控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这项设备的测控性能。使用COOSE的数字化衔接口,与间隙层设备实行相应的通信,有时候也可以采取常规性的电缆或者是一次设备来实行相应的线接口工作。智能终端一般是通过采集模块的开关量对信号量进行相应的控制,利用模拟量对采集模块和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做一个综合性模拟。智能终端还能合理化的接收间隔层并且传输GOOSE指令,这个指令中包含了维护跳合闸,遥控开关等。在设置成功之后,接收到指令的时候再进行相应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运维人员有极强的操作能力,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
        2 智能变电站运维设备的故障处理措施
        2.1 做好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可以顺利运行,最好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构建严格的工作人员职责规范,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在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必须要定期的检查变电站内的每一个设备,这样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则是在智能变电站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如果设备遇到了故障,就要及时的处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现,影响人们的安全健康。

例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注重电压和电流遥测值和开关遥信量的数字化之外,更应该将重点放置在信息共享,调控标准值上面。通过互联网+操作程序的方式,注重对间隔层和过程层等方面的优化运行和有效维护,逐渐成为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术+变电站的运行模式。日常维护工作还需要工作人员保持一定的积极性,具备一定的责任心,才能一丝不苟的把运维管理工作做好,那么建立起合理的运维管理奖惩制度,才能把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增加他们的责任心,工作中合理的奖励和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工作人员铭记岗位职责,才能让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2.2 构建一个完善的变电站建设和网络交换环境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重点在于新一代的智能和高效率的控制,可以自动化的完成信息的测量和采集等工作,通过预置式光缆电缆的混合模式,进而打造成一个高度集合,结构紧凑的智能变电站。实现全站数字化和信息共享机制。从现阶段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构架,一般是采用GIS室内的SF6集成式的隔离断路器。通过110kV双母线接线、SF6气体绝缘母线,实现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的一体化,而且这种模式下,更为注重的是运行和管理,也要将传统的被动选择,转换成为主动化的引导设备。
        从目前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的使用时间还不是很长,进而导致各个方面的使用经验都有所欠缺。要想更好的改善这一情况,则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运维管理机制,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管理体制。例如,在二次压板的操作中,相关人员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而是应该在压板推出之后再使用,也要对其数值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压板投入的状态下,也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适当的控制压板,并且将数值调整到一个固定的区域中。
        2.3 强化集成化的智能设备,加强一体化的业务流程
        集成化的智能设备则是指传统变电站中一系列半自动器件所转变成为完整且全自动的智能化设备。这种设备更为的先进,而且也拥有一个良好的集成化特点。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业务讲究的是生产过程中更为低碳,运行过程中更为的环保,可以实现一键式的控制。最好是在原有的变电站标准控制中,按照设置好的系统来规定顺序,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大部分的既定操作。例如,在某市的110kV东郊变和高新变采用的就是这种系统,通过预制舱设计,将所有的二次装置都由智能设备和辅助设置所控制,进而真正的实现一体化的设计,极大的降低了变电站运行中的协调问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终端的检修过程中,一定要确定终端检修硬压板中的断路器是否处在一个正常的位置上。如果是在一次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智能终端的检修工作,必须要确定跳合闸是否已经退出,在没有电气联系之后,才可以投入智能终端硬压板。
        3 结语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对于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IEC61850标准,利用计算机的预先设定原则,可以加强对变电站日常的处理和维护等工作的整体质效,进而为我国电网建设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运维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管理技术手段少、管理的体制系统不完善、奖惩制度不够合理等各方面的问题,针对相应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有效进行,才能更好地增加智能电网的稳定性,使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赵林坤,戴坚强,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和运行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8).
        [2]戴瑞成,闫春江,卢江水,等.智能变电站几点运维关键技术研究[J].电气应用,2015(S2):188-195.
        [3]张传雷,李新华,柏芳泉.关于智能变电站优点及运行维护要点分析[J].工业b,2016(4):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