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广东省江门市 529000)
摘要:超高压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是影响整个配电网正常运转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我们严加注意方法。笔者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和相关的应对措施提出了一定的分析探讨,希望给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1线路单相接地的原因分析
引起超高压线路单相接地的运营有很多,并且常常发生在雷电大雨多发的气候条件下,具体原因如下:
(1)雷击或者外力破坏因素,导致线缆触点断裂,掉落的线缆和地面相接触。
(2)电线和绝缘子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导致电线发生脱落和地面相接触。
(3)在大风天气时,电线摆动过于强烈,同时电线和周边构筑物的距离过近,导致接地故障发生。
(4)统一杆塔上的电线上方拉线脱落,导致和下方的导线相接触,从而出发故障。
(5)变压器高压绕组发生击穿或者接地的情况。
(6)绝缘子发生击穿的情况。
(7)配电室中的套管出现破损,导致单相接地的情况发生。
(8)导线和周边杂物相接,如树枝、鸟巢、或者植物藤曼等。
2单相接地故障的预防措施
2.1电缆通道不畅
通道不畅的原因简单而言就是线路经过的地方存在过多的杂物和线路本身交叉。利于在线路周边存在过多的树木、建筑物等和线路发生交叉。在交叉或者距离过近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大雨或者强风等极端天气,则会很容易引发接地故障的现象。因此针对此类情况,需要我们加强对于线路通道的巡查,当发现有杂物距离线路过近时,要及时将杂物清理干净。如果遇到无法清理的情况,则需要对于线路架设的做出相关的更改。
2.2预防外力破坏
外力破快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具体外力破快原因有:车辆撞击到线杆、施工作业导致电缆发生损坏,鸟类误触等情况。因此为了防止外力破坏导致线路单相接地需要加强对于电力保护的相关政策宣传,从政策方面对于群众进行相关的引导和警示,以此来避免部分群众因为电力知识不足而做出有害线路的措施。同时需要在线路周边架设明显的标识或者警示牌,常见的地方有道路岔口、杆塔周围等。另外对于线路相关的施工场地需要设立相关的安全警示牌。以此来保证人们尽量避免在有线路假设的区域活动,从而避免故障发生的风险。
2.3预防绝缘子击穿
绝缘子的结构包含了导线绝缘子、隔离开关绝缘子、变压器套管、断路器绝缘子等元器件。而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绝缘子的损害常常会忽视,这是因为绝缘子因为体积过小或者位置不明显等难以被人发觉。因此针对绝缘子损坏击穿的而情况,需要线路维护人员加强对于线路的巡检,另外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保证绝缘子的清洁,以免因为表面污渍导致污闪的情况发生。因此当预算充足的情况下,配电线路中的绝缘子选取可以选择更高等级的绝缘子,来提升绝缘子的耐受程度,从而保证线路处于良好的运行情况。
2.4避雷器击穿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出现避雷器被击穿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工作来开展:
(1)严格把控避雷器的质量,选择工作性能良好稳定的避雷器。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选择适应的避雷器,如配电线路上需要采用合成氧化物型,台区上选择金属氧化物类型。
(2)做好相关的预防试验。对于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避雷器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或者替换。
(3)严格控制避雷器的安装作业标准,避雷器的上方要采用线夹进行固定,下端要进行可靠接地。
另外采取焊接等方式来对于避雷器的引线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引线需要采用16mm2的铜线,以此保证电流接入大地的稳定程度。
最重要的是,在安装避雷器后要进行及时的巡查,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瓷套管完整,闪络现象,连接和接线的牢固程度。
2.5预防导线绑扎、连接不牢造成单相接地
通常导线的连接不良通常发生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这事因为在自然环境下,随着温度变化导线出现冷热变化导致直径有着变化,因此导致线路从绝缘子上脱落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需要安装人员在导线安装的过程中要提升安装质量和施工工艺,同时保证绝缘子固定良好。另外为了方式线摆摩擦导致闪络,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巡视,并且第一时间处理异常的情况。
2.6预防鸟巢、藤蔓造成单相接地
由于线路通常处于较高的高度,因此常常会有鸟类停滞在线路上。当雨天时,鸟类停驻在线路上则会导致线路接地故障的情况发生。另外有些藤蔓类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横担交叉的情况,因此导致故障的发生。针对此类情况,需要对于线路周围的鸟查和植物进行及时的清理。
2.7预防非熔丝接触横担
部分用户或者管理员由于对于电力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在熔断发生时,采用了铝丝来进行代替。而当铝丝发生熔融的情况时,则会导致接地的情况。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熔丝的质量,不能够因为便利而采用铝丝等质量不符的替代品。
3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
3.1经验法
通常在故障发生时候,维护人员会依照以往的经验和线路资料来对于线路的具体故障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通过对于以往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如线路周边的环境,历史检修记录,来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随后进行确认。当确定故障位置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处理来恢复电力供应。这种办法节省时间效率,但是不可控程度较高,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但是当维护人员经验水平不足时,往往无法根据经验来进行维护。
3.2分段法
分断法主要是通过分断点来进行相关的开关操作,并结合开关前后的线路运行信号来确定接地故障发生的地点。这种方法在线路距离过长,同时交叉分支的线路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增加检修工作的效率。整个检修工作能够迅速通过缩小检查范围,来尽快找到故障点,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理。但是此类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弊端。当故障发生时,只能保证2小时以内的运行。因此,常常在查找期间,时间超出了限制,最终不得不进行停电操作,因此导致工作进度受阻。
3.3绝缘摇测法
在进行绝缘摇测方法时,首先应当确认是否存在倒送电的情况,以此来来保证后续操作的安全进行。随后在线路的最长距离分断点两端进行绝缘测试,来测试其电阻值。最后将测量点两端的数值进行比对,数值较低的一段为故障段。在进行判断时,需要确认变压器和电容设备处于断开的情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超高压线路单项故障的发生频率,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提升自身的电力知识水平,提高解决故障的能力。另外需要对于电力线路和设备周边的环境进行良好的排查,及时清理可能诱发风险的相关因素,保持线路设备在一个没有干扰的洁净环境下运行。另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检修工作,提高检修水平,保证故障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问题并予以解决。通过上述措施,来保证我国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浩芳,王增平,徐岩,等.带并联电抗器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性质识别判据[J].电网技术,2006,30(18):29-34.
[2]商立群,白维祖,程刚,等.带并联电抗器的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判别原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6):81-84.
[3]李斌,李永丽,贺永李,等.750kV输电线路保护与单相重合闸动作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3):73-76.
[4]索南加乐,孙丹丹,付伟,等.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单相自动重合闸永久故障的识别原理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1):75-81.
[5]葛耀中.在单相自动重合闸过程中判别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的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4,18(2):2331.
[6]葛耀中.新型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原理与技术[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