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张新利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张新利1 唐冰兵2
[导读] 摘要:“营改增”的实行对建筑行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施工企业要积极面对,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文件,细化各项管理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重视增值税的筹划与核算,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价、税双控,努力降低税负对成本的影响。
        1潍坊昌大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2山东世纪华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营改增”的实行对建筑行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施工企业要积极面对,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文件,细化各项管理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重视增值税的筹划与核算,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价、税双控,努力降低税负对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营改增”;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影响;对策
        1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1.1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
        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发展优势就必须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使用的施工设备属于固定资产,根据原本的税收制度,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税额,所以企业的经济压力较大。在新的税制下,企业不用为了降低成本而缩减先进设备的引入,各项技术的升级优化也突破了限制,企业在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中可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设备新工艺可促进其竞争力的提升,最终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减少企业重复纳税的情况
        施工企业一方面为了开展工程施工而购进施工设备和各种机械物料,这些购买的物料和设备根据原本税制要求需要依法缴纳进项税额;另一方面企业在完成工程施工进入运营阶段后,必须根据营业税要求依法缴纳营业税额,所以就出现了施工企业重复纳税的情况,自然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行营改增制度以后,施工企业可以避免重复纳税的情况。
        1.3有利于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
        在原本税制下,施工企业不在增值税征收范围内,所以其增值税发票管理往往在施工中出现中断现象。如果相关人员利用其中漏洞还会出现偷税和漏税的违法问题。但是在实行营改增后,便于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大大减少了偷税和漏税的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的应对策略
        2.1加强精细化管理
        2.1.1加强供应商管理优化经营模式
        在施工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原材料采购和工程项目分包工程款占据绝大比重,这两项也跟企业进项抵扣额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约采购成本,多与中小型企业合作而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从而给增值税抵扣带来巨大的困难。就经营模式而言,目前建筑施工承包商的主要经营模式有五种——自管、直管、委管、挂靠和联合体施工,其中挂靠经营非常普遍,不仅会给增值税管理带来更多难度和复杂性,且挂靠企业还要自行承担发票管理带来的风险。营改增对于非法转包、分包,挂靠以及联营项目等经营方式更容易实现监督。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规范经营方式,规避法律风险。
        为此,建议建筑施工企业梳理自身经营管理上的缺陷,借助“营改增”的契机,重新对供应商进行寻源、评价、沟通和管理,筛选出一批实力强且信誉佳的供应商和分包商,建立战略合作管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公司自身资质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摆脱对挂靠的依赖性。
        2.1.2加强进项税额抵扣管理及合同管理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合同管理,一方面,在选择合作单位的时候,不能单一地考虑采购成本,而应综合考虑供应商各方面情况,优中选优。

营改增以前,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往往选择个体户、小规模纳税人作为合作商供应材料、机械设备租赁。现在,由于税制改革,施工企业更应注重选择具有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合作商,并且要考查其相应的扣减税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完善进项税额抵扣问题,以免无法抵扣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增值税数额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提供多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进项抵扣。因此,企业所能够提供的进项抵扣部分越高,所缴纳的增值税金额也就会越低。通过寻找价税总和最低的单位、选取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单位,增加进项税的抵扣额,增加机械设备的购入,减少租赁,减少劳务的支出等。建筑施工企业从现在起就需要加强公司管理,注意保管和收集相应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凭证,要针对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主要原因,从自身管理上增强堵漏意识,以尽量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要加强合同的评审和过程中的发票管理。在签订合同和管理开票的时候,主体名称应该是企业,如果以项目部的名义开票,在抵扣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信息核实不符无法抵扣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有权要求先开票后付款,并要求对方开具等额、合法、有效的增值税发票。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对双方履约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对不如实履行合同规定的进行重点核查。
        2.1.3培养财税人才,做好纳税筹划
        强化财会人员“营改增”意识和业务水平。“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增值税抵扣方式,对应的财务核算和分析也会发生变化,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改增”会计科目发生重大变化,譬如,增加了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会计科目,大大增加了核算方式的难度。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熟练度的关注,提高其税改后的适应能力。可以结合试点城市和试点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其了解“营改增”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只有财会人员熟悉税改的变化,理清税负关系,才能发挥企业增值税统筹产生的效益,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把握资金链的安全。
        做好相关税收政策的研究工作,并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企业要从建筑企业和增值税的特点出发,认真研究新政策的相关规定,并特别掌握针对本行业的特别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对财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材料采购人员、劳务管理人员和预决算人员宣讲有关增值税的专业知识,增强员工对增值税基本原理、税率、纳税环节和纳税要求的认识,培养在采购材料、分包环节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确保在增值税时代能够立即进行熟练操作和运用。
        2.2转变生产方式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拿到项目采取“低价中标、变更获利”的策略,加之近几年人工价格持续上涨,使得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的难度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产业内进行垂直整合或锥形整合,适量涉足建筑产业的可研、设计、采购或后期运营管理等阶段,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技术和附加值,抵消税制改革后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鉴于建筑产业化已成为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施工企业可以借此机遇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通过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减少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降低人工成本占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企业更新设备,扩大运营规模提供有力条件,逐渐转型成为产出高、技术精的企业,提高成本结构的可抵扣比例。同时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能够减少施工重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保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结束语:营改增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利润尤其是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目标,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虽然建筑施工企业当前还面临着成本增加和税负上升的难题,中但这都是短期的,只要通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便可以加以解决,所以看待营改增问题应站在宏观的长远的角度,以平常心应对,主动去适应税制的规则,同时做好积极的补救工作,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峰.“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J].纳税,2020,14(0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