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蒙飞妃
[导读]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来寻求高收入来补贴
        摘要: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为落后,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来寻求高收入来补贴家用,进而导致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据调查,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非常多,解决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变得刻不容缓,本文对留守儿童心里健康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的办法
        关键字: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里健康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问题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和价值,将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缺乏亲情的关爱,使得这些孩子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滋生许多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从而给他们未来的人生性格的形成和观念造成极大的影响。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初中的生源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会阻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农村与城里相比较之下,农村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不够重视,教学条件较差,老师与学生的观念较为陈旧。况且老师需要面对的学生很多,难免有时候自己的工作出现失误,不能及时的关心学生,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谁也不能替代。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成长,心理上是很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农村学校又缺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初中生在心理问题的加压下,成长之路似乎是不平整的。由于学生缺少父母的管教,导致学生在身心不够成熟的阶段得不到正确的心理教育,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常常伴随着身体的快速成长,可能存在学生无法理解身体的第二性征问题,导致学生产生紧张、害怕等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急切需要得到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缺乏正确的引导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周围人并没有对他们做出正确的引导,在学生的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少,由于家庭关怀的缺少,导致学生的性格变得内向,从而在学校里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及时得到发泄和排遣,无法从老师或者同学那里得到意见和见解,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会走向极端的方向,进而发展成为严重的心里健康问题。
2.2监护人力不从心
学生的成长教育往往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而这些学生往往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进而导致学生厌学的情况发生。另外,大多数学生跟随者长辈们生活,而这些长辈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他们何尝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长。但是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们的爷爷奶奶照料。而这些老人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同时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较浅,因此老辈人对孩子成长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并保障生命安全,这就是老人认知里的监护责任,而无法真正实现对孩子心理上的教导,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2.3学校教育不足
有极少部分的老师会对留守儿童保留偏见,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他们的性格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开朗,成绩较差时一些教师对他们有歧视心理。

进而在教育的时候不注重孩子的心灵问题,缺少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心理辅导工作没有做到位一味的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使得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脆弱心理进一步受到伤害,进而逐渐形成叛逆的心理,让他学生的自卑感越来越强。
        3减少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
3.1尊重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现象,不仅一些学生会对这些留守儿童产生偏见,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也会不由自主的为这些儿童贴上标签,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恶意贴标签的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对于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要摘除他们身上的标签,需要老师对学生寄予一定的期望,帮助学生树立成长目标,从而使学生为了目标而奋斗。因此,首先要求老师不能对这些学生产生偏见,只有这样才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意见,进而帮助学生成长。由于这些儿童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在对这些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能将他们视为问题学生,要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观念抛之脑后,才能正确的对他们进行教育。
3.2增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问题
学校在展开教育工作的时候,应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和工作方案,从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将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当成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例如,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外出情况以及联系方式、学生在家由何人照顾和学生的家庭住址等信息。另外,老师也要加强与学生父母沟通的频率,即使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使家长对学生的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另外,及时学生的父母不在家中,老师也要经常进行家访,保证每一段时间都要去每位学生的家庭进行家访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家访的信息反馈来帮助老师管理学生的情绪。针对班内留守儿童的情况,给他们建立相应的档案,从而实现对学生实际家庭情况和家长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充分了解。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增进了学校和学生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利用节假日这些父母返乡的时间,召集留守儿童的家长们,进行交流会,以促进家长们之间的沟通,校方也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呼吁家长们多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要给家长一个机会去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爱。
3.3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
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虽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们来说,无法给他们提供文化教育,但是也要积极宣传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使得他们能够真实了解自己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以及他们真实的想法,进而使他们接受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学校可以号召这些监护人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并对这些监护人进行相应的培训,传授给他们新时代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能够多种形式的教育孩子,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与义务所在。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现在依然广泛存在,留守儿童心里健康问题应得到校方的足够重视,要减少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增强校方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正确引导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心里教育,充分减少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顾锡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与幸福感刍议[J].名师在线,2020(15):3-4.
[2]刘登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探究[J].名师在线,2020(15):8-9.
[3]麻建林.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探索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6):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