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推动武陵山区贫困群众教育事业,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引领,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就学,成功资助1人,精准脱贫1家。松桃政府倡导的“金秋助学”活动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解除了贫困学生及贫困家庭面临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松桃政府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松桃政府金秋助学活动的开展,运作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认真总结经验,以期武陵山区在解决贫困群众就学、就医等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上获得更大的启示。
关键词:民生问题 教育扶贫 自助互助
一、发起“金秋助学”的背景
2009年7月的一天,高考第一批录取已揭晓,看着成群结队来要救助交学费的录取考生和家长那半含喜悦半含讨好的眼神,时任民政局局长的郭礼发心里一阵阵难受。这些学生都是娇子,如果就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将是一个损失。而他的家庭,也将在贫困中继续轮回。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助学体系,光凭民政有限的临时救助资金,是远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金秋助学”思路慢慢清晰起来。就在当月,一个以松桃苗族自治县慈善总会名义发起的《“金秋助学”倡议书》向全县企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和全体群众发出。2010年起,工会、妇联、团县委、扶贫办、计生局、教育局等单位纷纷效仿,部分乡镇、行政村也开始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不同形式的助学活动。
二、松桃地区贫困大学生现状
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于1956年,是国务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与湖南的花垣、凤凰相连接,同重庆的酉阳、秀山接壤,区位适中,交通便利,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全县辖28个乡镇,503个村,国土面积3400平方公里,人口75万,其中苗、侗、土家等1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5%。松桃有高中以下学生近9万人(不含中职学校),每年有约5000人参加高考,录取二本以上均在2000人以上。在录取的学生中,每年都有20%-30%的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面临上学难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构成情况
当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构成情况较为复杂,其中一部分与基础性贫困家庭,家庭成员中缺乏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员,从而导致家庭长期性贫困,缺乏脱贫致富的基础。还有一部分家庭为突发性贫困家庭,比如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事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病致贫。这些贫困家庭虽然致贫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家庭的贫困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的着落,从而影响到贫困家庭大学生攻读大学学业的信心。
(二)贫困大学生学费来源
贫困大学生学费,大多数依靠贫困家庭自筹,外借亲戚朋友及大学生假期勤工俭学和大学生免息贷款。贫困家庭自筹资金比较困难,大多数贫困家庭生活条件低下,有一部分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贫困大学生在筹集学费,一部分依靠外借亲戚朋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身边的亲戚朋友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否则外借资金也相当困难。大学生充分利用假期进行勤工俭学,已经成为贫困大学生赚取学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常言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大学生及早就担负起了家庭的责任与重担。当前国家联系各大商业银行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大学免息贷款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学费的燃眉之急,而且为大学生贷款免收利息,缓解了大学生学费的经济压力。
三、松桃政府“金秋助学”的现实意义
(一)减轻贫困家庭负担
通过充分发挥和带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入到对贫困学生及贫困家庭的资助,力求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贫困家庭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多年来培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已经较重,相对于中小学生的学费而言大学生的学费相对来说对贫困家庭也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支出。负担大学生的学费,对贫困家庭而言有较大的压力和困难。特别是松桃地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一部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还非常困难,而“金秋助学”活动成为真正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的重要举措。
(二)唤醒人民群众爱心
金秋助学活动是富有正能量的爱心活动,是能够得到全社会认可和积极参与的。金秋助学活动通过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宣扬,是可以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学生及贫困家庭的关注,通过对贫困学生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及家庭经济基础的了解,呼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爱心。
(三)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重视教育是中国的传统。一个贫困学生跃出龙门,一个贫困家庭就摆脱贫困。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是每个中国人的理想。松桃政府“金秋助学”行动符合群众期望,自然积极拥趸,然后慢慢形成社会风气。扶危济困是我国优秀传统,积极发扬扶危济困的传统是也是符合当代中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通过积极构建爱心帮扶社区建设,促使爱惜帮扶的社会氛围更加浓重,人人都以关注弱势群体为责任和义务。好的风气的形成,对激发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
四、松桃政府“金秋助学”宝贵经验和借鉴意义
(一)极深的民生情怀是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不是深入灵魂,是检验我们民生情怀的一个标尺。
“金秋助学”发起之前,在高考后,武陵山各地的贫困学子都在寻求救助,大家也在尽我所能在解决。但是,在通一个问题前,郭礼发就想了,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极深的民生情怀,如果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来一个求助的,就简单的用临时救助金表示点打发走,是不会成功推动“金秋助学”以彻底解决贫困学生上大学男的问题的。
(二)周密组织,全员动手是“金秋助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倡议书》发出后,全局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一个负责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一个负责县域内的国有和私营企业;一个拿起募捐箱,直接走向街头,向广大群众发起募捐。在发起募捐的同时,办公室向各乡镇发出通知,要求每个乡镇上报5名孤儿、单亲、重病重残、困难优抚对象等家庭中录取上二本以上大学的学生名单。在2009年的“金秋助学”期间,共筹集助学资金325700元,资助贫困学生148人。资金发放前,民政局对捐资情况和资助学生名单都进行了公示。在公开发放仪式上,松桃电视台、《松江之声》全程参与,做到了公开透明。
“金秋助学”很好的解决了群众关切的难点问题,切合群众需要。受捐者解决了实际困难,非常高兴,非常感激;捐助者资金爱心也得到了释放,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嘛,再说,资金走向明明白白,也很放心。民政局“金秋助学”的成功,对各类政府部门解决民生关切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之后,工会、妇联、团县委、扶贫办、计生局、教育局等单位纷纷效仿,部分乡镇、行政村也开始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不同形式的助学活动。现在,每到高考期间,国家机关相关部门、部分乡镇和行政村,都开始筹办助学事宜。很多干部群众也开始问,今年到哪里捐款?
(三)县委政府的强力推动是“金秋助学”得以贯彻的决定因素。松桃县是处于武陵山区腹地的一个穷县,县大,人多,财政困难。“金秋助学”的成功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第二年,这项考核之外的工作就列为政府的常规工作来抓一直持续到现在。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统筹,分管工青妇的副书记负责安排工会、妇联、团委的助学工作;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县长负责安排教育局、计生局助学工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负责安排民政局、扶贫办的助学工作。
(四)既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又不增加财政负担,是创新工作的一大亮点。这也是“金秋助学”的重要借鉴意义。很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创新工作,不是通过财政投入增加财政负担以创新工作,就是通过增设机构编制解决问题增加编制负担创新工作。通过激发群众自治、互助能量,解决老百姓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才是创新工作具有活力和可持续的根本。松桃“金秋助学”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武陵山区,实际就是“老、少、边、穷区”,老百姓收入低,财政困难是普遍问题。在困难家庭中,孤儿、单亲家庭;重病、重残家庭;独女户、二女结扎户家庭;还有困难优抚对象家庭等,还具有一定的比例,需要解决的如教育、医疗,还有饮水等民生任务较重。如果全部依靠财政投入资金,地方政府将不堪重负。如何有效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催生群众互助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金秋助学”的成功做出了一个良好示范。
五、汇聚全社会力量促使“金秋助学”蓬勃发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公信力
政府各职能部门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切实的帮助和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各项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发挥了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社会各方力量在政府的倡导下,积极捐款捐物,以各种形式投入到金秋助学活动,这也是与政府的强大公信力密不可分的。
(二)积极调动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金秋助学活动中,政府以及富有爱心的人士都积极投入其中但力量也是有限。通过积极调动爱心企业参与到金秋助学活动中,无形中更加壮大了金秋助学活动的资助力量,可以进一步扩大贫困学生的资助面,同时也为爱心企业赢得了较好的美誉度,从而提升爱心企业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宣传,建立“金秋助学”长效机制
“不知道政府在做什么”,“不知道我该怎样参与”,是松桃在开展各项需要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方面的短腿。宣传是松桃在各项工作开展方面的短板,“金秋助学”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要加强宣传造势,使得金秋助学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资源,扩大宣传面,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人人都知道“金秋助学”活动。在宣传造势方面,更要注重对在金秋助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突出宣传,树立榜样的力量,促使全社会都以他们为楷模,量力而行,积极投入到金秋助学活动。群众不知道该怎样参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金秋助学”的长效机制和有效途径。政府只是在高考期间临时发起,工作结束后就没有相关部门统筹这项工作。
结束语:
松桃地区作为苗族自治县,一些苗族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大学生的学费对于一些苗族家庭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为了切实提高苗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尽快摆脱贫困,实行教育扶贫,倡导“金秋助学”活动,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系统内民政、扶贫办、工会、妇联等部门职能作用,以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为依托,通过政府部门,率先投入到金秋助学活动,从而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其中,达到以点盖面,实现“一花催得百花艳”的圆满成效,实现逐步提高苗族群众的文化程度,使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回报家乡、报效祖国变为现实。在解决其他民生工作上,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群策群力,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唤醒群众爱心,纯化一方风气,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