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付金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5期   作者:付金
[导读] 随着混凝土材料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们开始高度重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
        摘要:随着混凝土材料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们开始高度重视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对于材料质量也有着较高的需求。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水平和土木工程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视,掌握这项技术的使用特征和使用措施,确保这项技术可以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不断提高同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迈进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当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影响到了整个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
        1.1方便操作
        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时候,无论使用哪种技术措施都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以及规范来开展,如此能够提升工程总体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工作流程比较简单,方便进行操作,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并且需要参考比例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强对于实际情况的研究和探讨,正确搭配施工材料,增强对于养护工作以及浇筑工作的控制,这样也可以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
        1.2对于施工材料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有着较高的需求,材料质量和总体施工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施工作业时期,需要确保材料质量达标,不然就难以达到施工标准,而且会影响到施工效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增强对于应用材料的重视,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比较厂家的材料质量和价格等,确保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材料。
        1.3连续性操作
        在开展浇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浇筑的连续性,如此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因为连续性施工会使得机械设施产生损耗的情况,因此在施工作业之前需要检查各种机械装置,若有问题,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应对。不仅如此,也需要正确检查各种施工机械,使其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1]。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事前准备工作
        2.1正确选择原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就是水泥和骨料等,为了协调混凝土性能质量,会涉及对于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的使用。在选择原料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对于原料质量的控制,确保各种原料质量可以满足技术需求。由于工程种类有所不同,因此选择的水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就需要确保水泥强度级别可以满足施工需求。骨料属于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增强对于骨料砂石料等内容的把控,使其处于标准的范围,避免存在腐蚀性物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松散砂石骨料的标准比例需要控制在1∶1.5。在添加外加剂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工程实践需求,选择合理的外加剂,使其可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其中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期,需要添加适量的粉煤灰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外加剂就是添加膨胀剂,通过缩减混凝土的收缩补偿性能,可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情况。
        2.2正确配置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明确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而言是比较重要的,和混凝土施工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配置混凝土配合比例的时候,需要掌握实践施工情况、气候环境因素和相关的数值等内容,之后参考实验室的试验结论来验证配合比例,尤其是需要增强对于水比例设置的重视。


        3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方法
        3.1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
        水泥属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期的主要建筑材料,不同的水泥性能以及用量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功能性以及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水化热较少,强度较高的水泥来进行施工。在拌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严格试验以及检验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并且需要控制好水泥的比例,增加适量的外加剂,避免水泥水化热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如此也可以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的情况。在混凝土初凝的时候,内部温度应力会提升,所以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增强浇筑温度的控制,防止在温度较高的阶段来开展浇筑工作,在高温天气开展浇筑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降温方法和遮阳方法,通过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可以增强对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这样也能够避免产生温度裂缝[2]。
        3.2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在开展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若没有处理好相关的细节就会产生结构裂缝,如此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而且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要想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在拌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混凝土水化热,而且可以显著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确保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这样混凝土结构可以具备较强的抗裂能力,整体的抗裂水平也会显著提升。
        3.3增强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1)浇筑质量控制。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时候,需要先检查模板和钢筋,保障钢筋绑扎和放置位置的合理性,而且需要正确地安装模板。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的充足,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防止因为设备问题或者是混凝土供应不足进而产生浇筑中断的情况。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期,需要防止产生混凝土供应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需要控制泵送混凝土速度,持续地搅拌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参考设计需求,来控制浇筑时期的各个施工环节,防止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需要选择强制降温的方法,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泵送的方法来开展浇筑工作,而且需要控制好泵送管道的温度。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针对骨料和模板等需要采取降温方法,降低混凝土拌和温度以及入模温度。等到浇筑完毕,需要持续地向混凝土结构中冷却管网中注入冷水,通过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实现对于温度应力的控制,这样可以防止产生裂缝的情况[3]。
        (2)振捣。混凝土各层浇筑需要在充分振捣之后开展,保障下层混凝土可以顺利地浇筑。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振捣棒垂直或者是45°倾斜于混凝土面层,振捣需要保持合理的速度来进行快插慢拔,防止振捣棒和模板或者是钢筋产生摩擦。振捣需要保障振动充分,防止出现漏振的情况,振动到混凝土表面不产生明显下沉,不存在气泡之后停止。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需要借助平板振动器来振捣混凝土,防止混凝土由于泌水蒸发进而产生干缩裂缝的问题。
        (3)正确处理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工作比较容易产生裂缝的情况,裂缝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牢固程度,这属于土木工程中的主要问题。施工时期混凝土要是产生裂缝的情况,就需要先进行压实保障表面的平整。在混凝土浇筑平面上要是存在起伏不定的堆积情况,就需要及时地借助上层浇筑方法来进行调整,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而且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提升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
        结束语
        总之,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在开展施工建设时期,混凝土材料质量和整体的工程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持续改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整体的施工质量,确保土木工程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磊,赵健.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6):56-57.
        [2]曹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6-17.
        [3]杨亚东.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9(16):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