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水资源管理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水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水为万物之源,水资源的利用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加之人们又在大规模污染水源,导致水质恶化。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水资源的重要作用,成为重中之重。
1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1.可恢复性与有限性,水资源具有可恢复性的特点,是一种再生性自然资源,它不同于矿产资源。大体以年为周期的水循环,其中对人类最重要的是淡水的自然循环。水从海洋蒸发,蒸发的水气被气流输送到大陆,然后以雨、雪等降水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形成地面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一部分又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地面水和地下水最终流回海洋,这就是淡水的自然循环。2.时空变化的不均匀性,我国占地面积之广,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北方降雨量少于南方,西部地区的降雨量少于东部地区,这种自然现象,导致了水资源不均衡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我国水资源在分布的区域上存在着不均匀的特点。
2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1.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地下水资源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视角下的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了水资源开发的重要核心环节,而在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会出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的情况,一是开发利用统筹不够,未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开发利用水资源;二是过度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冒进”的情况,没有合理的掌控开发利用的“度”。2.工业排放导致水污染,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大,部分工业废气、废水未经过合理的处置,便直接排放,对周边水源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污染,对水资源管理防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在水资源被污染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污染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处置,或者采取了补救手段,却未能处置到位,导致可用水资源逐步减少,而目前工业机构数量之多,在污水排放管控上,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
3应对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3.1技术创新促进水资源利用
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水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是利用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并结合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种技术,共同构成的一个强有力的集应用性与综合性于一身的在线自动监测体系。它的有效运用能够实时的监控水质的变化,将污染消灭于未然。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对于污水进行处理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如:混凝沉淀技术,用常规处理办法解决水质中的一级污染物后运用混凝沉淀技术可缩短污染物的停留时间,减少能耗提高水污染处理效率;介质过滤技术是以成层状的方式处理污水,它可清除水中的杂质和悬浮颗粒物;膜处理技术也称为膜分离技术处理它是利用物质的选择性通透的原理对污水进行分离的技术手段,多种技术结合运用到污水处理中,让污水回用力度大幅度提高。
3.2建立健全的保护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源、生态之源,更是一切资源之源。
中国虽然河流众多,覆盖面积广,但我国人口众多,所以平均下来,每个人拥有的水资源量并不高,加上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每年我国有些地区都会出现洪涝灾害,而有些地区则蝉喘雷干;每年6月份为雨季,雨量增多,而三四月份则降水相对较少。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生产方式加速了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保护水资源成为我们的重要事情。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针对于当前水资源的使用,国家推出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水资源“三条红线”,实施用水总量控制、万元工业值用水量控制、万元GDP排污量控制,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具体情况,目前需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并注重管理经验的积累,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
3.3统筹管理有效利用
在水资源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统筹管理,结合可利用的科技手段,寻找科技支撑,尽可能地加大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尤其是大宗项目的水资源使用。比如,在大型工业项目的水资源用水中,或者大面积的农田灌溉中,可以寻找科学的用水方式,尽可能让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的情况,能够“物尽其用”。这也是从根本上做好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确保从根本上节约用水。
3.4建立水文管理体系
加强水文资源管理应该尽快将尖端技术应用到水文资源管理中,如卫星定位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等。尖端技术与水文监测设备相融合才能够尽快提升水文资源监测覆盖范围与精准度,联动地质、水利等相关数据信息,全面构建水文预警体系。相关部门也应该及时修建防洪减灾工程,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积极推广节水意识、环保意识,降低水资源浪费、污染对于环境的影响,促进水文资源生态系统的恢复。
3.5建立机制有效管控
以上,我们从“开发利用”和“节约防治”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浅析,而在浅析对策的过程中,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建立相关机制,确保有效管控,是做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建立相关的运行机制,与水利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对水资源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统一的布局管理,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浪费水资源及对水资源进行污染的有关机构和人员进行相关的行政和刑事处罚,让相关人员了解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水资源管理的有效管控,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的能力。
3.6增强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能够对水资源循环利用,就是对水资源最大的节约。污、废水回用可以减少城市由天然水体的取水量,缓解水资源危机,所以污、废水回用也是节水的重要方面。可行的污、废水回用有多方面,工业企业内部水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城市污水回用于工业,需要进行比排入天然水体更复杂的水处理,但对水短缺的地区,它在许多方案中仍是比较经济合理的一种。将城市污水回用于公用设施和住宅冲洗厕所、浇灌绿地、景观用水,浇洒道路等,也是很值得推广的。
结语
综上所述,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离开了水我们无法发展,因此必须坚持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防治管理,让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最低程度的浪费,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袁宏图.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2019(15):57.
[2]吴德斌.最严水资源管理视角下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J].吉林水利,2019(9):4.
[3]张顾,王加虎,李丽,等.设计安全值结合水文模型的联合预报法在入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433(11):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