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及灌浆施工应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李安娜
[导读] 为充分发挥灌浆技术的应用效能,做好技术施工控制工作,本文对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灌浆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项应用较为常见的关键性施工技术,是工程施工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与使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充分发挥灌浆技术的应用效能,做好技术施工控制工作,本文对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灌浆施工
        一、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灌浆材料的选择及使用方法
        灌浆材料的性能质量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在材料选择环节,应结合施工情况,合理设定灌浆材料各项性能质量的选择标准,在运用水泥浆作为灌浆材料时,可选择向水泥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随后开展搅拌作业,直至浆体搅拌均匀、粘合性符合相关标准。待浆液配置完毕后,对浆液性能质量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对浆液配比方案加以优化调整。同时,为避免出现材料浪费问题,应组织开展小规模浆液试生产作业,待样本浆液性能质量与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符合5MPa高强压力后,方可开展大规模浆液配备作业。在样本浆液配比结果不成立时,需重复开展配比、二次检验工作。
        在灌浆施工开展前,应对浆液的保水性、浓度与各项性能进行检查,基于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施工措施,将浆液浓度与性能指标控制在最优值。在浆液出现离析现象时,重复开展搅拌作业。待检测结果无误后,施工人员将浆液倒入机械泵内;在浆液较干时,应向浆液内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起到稀释浆液的作用,重点控制浆液的流动性。
        2.灌浆施工顺序
        目前来看,应用较为常见的灌浆施工顺序分为一次性灌浆、自上至下分段式灌浆两种。其中,一次性灌浆施工方式主要适用于漏水情况较为轻微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对孔深小于10cm的区域开展孔内灌浆作业。如若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将难以保障灌浆施工质量。自上至下分段式灌浆顺序将从岩石较好的灌浆口开展灌浆作业,对岩质压浆段压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在采用这一灌浆顺序时,将有效保证灌浆质量与施工安全,实现了对灌浆技术的优化把控,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如机械设备频繁移动、施工耗时长等等。
        3.灌浆方式
        在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灌浆方式为纯压式及循环式。其中,在施工区域内岩石分布适当大小缝隙时,可采用纯压式灌浆方法,经由孔洞内缝隙开展灌浆作业,使用所产生多余浆液对所分布孔洞及缝隙进行填充处理。在这一灌浆施工方式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缝隙堵塞等施工问题,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作业量及工期存在不确定性,仅有少数水利水电工程采用这一灌浆施工方式。循环式灌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当灌浆量高于空槽吸浆量时,施工人员可对多余浆液进行回收、二次利用,将其倒入搅拌机内进行重复搅拌。在采用这项灌浆方式时,浆液往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灌浆施工成本较为低廉,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普及。
        4.灌浆施工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灌浆施工技术分为高压灌浆、高压旋喷灌浆、基础灌浆、混凝土裂缝灌浆等多项施工技术,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指标都有所不同。如若所采用灌浆施工方法与实际施工需求不符,将对灌浆作业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灌浆施工方法选择环节,企业应重点分析地基是否存在冒泡现象,并对地基冒水量进行测量。冒水量较大、或是冒水情况较为严重时,应在裂缝处钻探适当深度的孔洞,将水管在缝隙孔内加以埋设、使用面纱等材料对裂缝进行封堵处理,使用砂浆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最后,运用高压灌浆技术,依次对裂缝处所钻探浅孔以及深孔开展注浆作业。

在地基冒水情况较为轻微时,可选择采用U形槽开展灌浆作业。同时,对地基吸浆现象进行勘察,将其作为灌浆施工方法的主要选择标准。例如在地基吸浆现象较为严重时,可选择采用降压方式,加入适量的速凝剂,随后采用间歇式灌浆施工方式,重复开展以上步骤,即可完成灌浆作业。
        二、灌浆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高压灌浆
        高压灌浆技术是一项具有较强基础性的施工技术,实现了对工程地基与填充物的有效融合,对改善地基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来看,高压灌浆技术主要适用于地基土质较为松软、位于岩溶区域的水利水电工程中,技术具有改善地基结构稳固性、加快浆液凝结硬化速度、提高土质强度等技术优势。技术应用是利用高压射流冲击力,对被灌土体结构进行破坏,浆液与土粒在接触过程中保持掺和状态。在浆液凝结硬化后,将形成具有良好防渗性能与结构稳定性的防渗结构,实现工程防渗加固的施工目的。同时,浆液将对高压水射流置换形成的空腔进行填充,施工内容根源在高压喷射作业结束后注入少量水泥浆,即可形成压力水泥浆槽,从而预防浆液凝结体收缩施工问题的出现。
        2.混凝土裂缝灌浆
        在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中,受到工艺、人为与环境等因素影响,浇筑而成混凝土结构中往往会分布一定数量的缝隙,出现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必须重视这一施工问题,并有效处理,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和防渗性能。施工中可选择采用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依次开展混凝土裂缝表面处理、封缝、埋设灌浆嘴、配置灌浆泵、制备并倒入灌浆材料、灌浆作业,并对混凝土裂缝表面处理成果进行检验,即可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质量问题,对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质量进行一定幅度的提升。同时,严格控制灌浆顺序与灌浆压力。例如在某水利水电工程中,采取自下至上灌浆顺序,将工作压力稳定保持在0.1-0.3MPa区间范围内。在灌至最后灌浆嘴时,可适当加大注浆压力。
        3.高压旋喷灌浆
        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指,施工人员操控机械钻机与高压泵等设备,将所制备水泥浆直接向地下进行灌注。在灌浆过程中,高压钻机上端将稳定保持高速运行状态,以此改善水泥浆及周边土壤的均匀性,确保二者有效结合,实现对工程地基结构强度及硬度的增强。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保持注浆管端头与孔底的安全间隔距离、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合理设定灌浆压力与灌浆量。同时,在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施工技术时,虽然可以实现改善工程地基强度及硬度的施工目的,但却会对工程施工环境、土壤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与绿色施工理念相违背。因此,应结合工程施工需求,慎重选择这项灌浆施工技术。
        结语:综上所述,灌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为充分保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加强各项灌浆施工环节的控制力度,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结合施工情况合理选用灌浆技术,确保灌浆施工的规范性,建设优质水利水电工程。
        参考文献:
        [1]杨文学.刍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21-122.
        [2]曾鹏,沈慧芳.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内蒙古水利,2019,0(1):59-60.
        [3]许正明.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方法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2):113-114.
        [4]姚图,石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7,0(21):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