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究张冬利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冬利
[导读] 近年来河道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采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摘要:近年来河道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采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文章通过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护坡;护坡技术;生态护坡
        引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可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可以支持经济建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护坡在水利工程前期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部署工作,利用恰当的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且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实现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河道生态护坡相关概述
        通常说,河道生态护坡的概念描述是指河道的护坡,综合运用了工程力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河道的斜坡、边坡进行了支护,从而形成了工程与植物融合生成的护坡系统,构建起透气、透水、拥有植物生命的生态防护平台,这样的施工技术就是生态护坡。一般情况下,生态护坡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鱼巢、水底植物、动物的沿滩地、迎水边坡、支坡、坡脚以及近岸水体共同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河道生态护坡完全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护标准,也满足了河道系统中,可以自行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在改造自然、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了生态保护,形成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河道生态护坡一般是通过植被草、水力喷播植草、土工材料绿化网、水泥生态种植基、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等混凝土连锁块结合植被草方法建设的,这样的护坡可以大量减少水质污染,实现河道自然环境与周围景观相适应,所以说生态护坡是河道护坡水利工程发展必然趋势。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的作用
        2.1防洪功能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其中防洪功能是护坡施工技术不可缺少的优势之一,在我国水利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今后护坡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生态护坡技术可以结合自然条件的不断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面对气候不断改变的状况下,水质与水文情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就能够保持区域中的水域平衡。如果遇到洪水暴发时,护坡上的植物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抵御洪水的作用,降低洪水的冲击力。
        2.2降低环境污染
        建国初期为了改善我国民众的贫困局面,我国采取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可以改善我国民众的贫困局面,但是无法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从而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等问题。近些年我国已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程,且经济建设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各种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已经切实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在水利工程中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施工单位结合实际要素和河道情况,栽种适宜的植物,可以有效稳定河道周边的生态系统。
        2.3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生态护坡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植被、自然系统实现对河道长期效应的保护与稳定,能够极大的增强生态环境改善自我、维护自我的能力。当然即便面对不良要素,凭借着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往往也可以抵消与减少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达成保护环境目的。生态护坡作业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并且施工范围与施工体量相对突出。所用的各种材料都要体现环保经济要求,减少对河流污染与河流影响才能够最大化护坡价值。
        3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建设的技术要点
        3.1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在构建河道生态护坡时,可以采取人工种草护坡技术,该技术具体是指通过人工播撒的方式在水利工程河道边坡坡体表面进行种草的技术。

在选择需要种植的草系时,要确保选择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好的草类,以此来避免出现水利工程边坡的水土流失问题。在坡面人工铺设天然草皮时,一般要采取平铺草皮护坡施工措施,尤其对于边坡坡度低缓的土质路堤边坡,更适合采取该措施。而在处理行洪流速较快的土堤迎水坡面时,则不适于采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还可以采用的生态护坡建设技术为水利喷播种草护坡技术。在该技术下,工程人员需要把握好原材料的配合比,即要将草籽、肥料、黏着剂、土壤改良剂等进行标准比例的拌和,并将其通过机械加压方式喷射到防洪水利工程坡面上。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效率高,且喷播的草籽具有较快的发芽速度,且出苗整齐,因而能够彰显较高的生态价值。
        3.2网格生态护坡
        所谓的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实际上就是应用各种材料,比如混凝土、石头构筑网格结构,并在这些网格上植入各种各样的植被,打造功能突出的护坡组织。因为该组织有着良好的经济性与实用性所以值得大力推广,有着良好的实用效果。并且这种技术还能够改善环境影响力,提升边坡环境艺术感与美感。从施工过程、施工条件来看,该技术的难度不大并且有着很高的效率。简单的步骤与突出的作用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原因。该技术如果拥有足够的资金,就能够很好的满足保护环境,维系河流稳定的目标。该技术实用性非常的突出。
        3.3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各种土壤以及化学材料进行混合,营造出一个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以此来达到增强植物的生命力和提高地基稳定性的目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选料和混凝土的化学性质。通过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表层土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为植物的萌芽提供便利的条件,此外,表层土还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保温性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牢固程度,更好地达到防风固沙的目的,在使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水材料的使用,因为良好的保水性可以有效地为植被提供水分,避免出现植被缺水的现象,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达到生态护坡防洪固堤的目的。
        3.4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按照使用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划分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与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这两类种植方法都是使用率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相关特征,使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征完成对植被的加固,进而使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具有的防洪固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工单元固土种植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逐渐形成蜂窝状的结构,接着在蜂窝中填充其他植物或者是草皮,进而把土工材料的植物学与工程力学进行系统整合,在堤岸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加固作用。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是把植物种子与沙土放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这种网垫的高度与空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植物的根系能够透过网孔扎入到泥土中吸收营养快速成长,最后和网垫构成整体,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堤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结语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优越性明显,其经济性、适用性和质量效果都符合工程预期,而且耦合了中央提出地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推广应用价值突出。当然对生态护坡的不足之处,我们必须加大科研投入,精准研究,开展系列的适用技术攻关,将河道生态护坡功能与水利工程功能、工程的安全功能一并考虑,使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刘文斌.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堤岸防洪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4):145-148.
        [2]类维强.蜂巢格网生态护坡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关键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76-77,80.
        [3]赵宇荣,谢莹,郭岩.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及生态功能监测评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3):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