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王德
[导读] 本文首先阐述了机电自动化的概念,并分析了当前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意义以及当前该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机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各个行业的使用与推广,当前计算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带动了机电自动化的发展,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机电自动化充分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具有众多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机电自动化的概念,并分析了当前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意义以及当前该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工程机械制造;注意事项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工程机械制造的需求和标准不断提高,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中来,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当前由于机电自动化的使用经验不足,在将其运用到工程机械制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缺陷,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机电自动化的发展,使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不断满足工程机械制造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机电自动化的概念
        机电自动化是随着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产生一种科技综合性较高的技术,有效地推动了机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机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效地提高了机电技术的科技含量,更好地适应了当前制造行业需求的提高,有利于现代化生产模式的形成。机电自动化是由于各个行业技术的不断融合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有效地推动了制造行业生产的科技化程度,对于不同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以及生产制造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标志着机械电子行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二、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机电自动化的完善,机电自动化将先进的人工智能充分的应用到自身之中,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生产,自动确定生产程序,无需人员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将其充分的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中来,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人力成本,可以全程利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相关的生产操作,无需人员在旁监督,能够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在保障制造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取代以往以人员为主的生产模式,获得良好的积极效益,在激烈的市场有效中提高竞争力,促进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1]。此外,由于机电自动化技术拥用较为先进的报警系统,能够根据运行参数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或者出现极端值,便可以及时进行报警,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当中,重视报警系统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保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检测,有效地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及时排除隐患,避免安全问题的出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成本以及资源浪费。
        三、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一)起重机械自动化
        机电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应用到起重机械中来,起重机械设备内充分引进自动化技术,使得该设备具有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等特点,充分发挥起重机械的使用效率,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例如液压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与起重机械相结合,完善该设备的控制与驱动功能,能够减轻对于人工操作的依赖程度,逐渐向自动化方向发展,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此外,将故障检测系统以及保护系统引进起重机械中来,能够有效对设备信息数据进行搜集,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维修,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2]。


        (二)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
        柔性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的柔性制造当中,该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生产流程进行控制和运行,取代了人工生产以及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只需依照事先设置好的程序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控制,并通过智能计算选择最佳的生产方案,避免因生产流程过于繁杂降低生产效率问题的出现,并具有危险报警和及时维修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制造流程的安全性,提高柔性制造的生产水平。
        (三)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
        人工智能的兴起推动了机电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充分引入智能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3]。虽然该技术与柔性自动化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相似之处,但相比来讲,智能自动化更加先进,该技术可以模拟人类对待事物的思维方式,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情况进行资料数据的整合分析,自动采取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措施进行解决,该技术还可以引导相应的设备模拟人类行为进行工程机械制造,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进行改正,提高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集成制造自动化技术
        将集成自动化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中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各个生产环节的集成化,减少因此各个环节分散程度过高而引起的人力成本以及管理成本投入量过大等问题,促进各个生产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的集成,降低生产程序的复杂程度,节约生产成本,改变以往的落后的制造方式,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督,加强生产制造的综合化程度,合理配置资源,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生产的质量,充分搜集市场信息资料以及动向,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机电自动化不断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制造行业的选择利用机电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建设,当前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机电自动化逐渐智能化,能够有效模拟人类的操作行为,有效取代了以往依靠人工进行设备生产制造,降低了人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但由于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引进时间较短,因此将其与工程机械制造结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制约了机电自动化技术良好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该注重相应的事项[4]。首先需要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机电自动化技术,提高具体操作能力,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失误。其次,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及时对设备进行升级使之与机电自动化水平配套发展。此外,需要定期对生产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检查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生产效率。
        五、结束语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的兴起也极大地促进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其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中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起重机械、智能生产、集成制造以及柔性制造的自动化程度,促进了工程机械制造的精准有效,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行业的良好发展。但由于机电自动化技术与工程机械制造结合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经验存在不足,需要注意相关事项,促进机电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到工程机械制造中来,发挥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宏升.关于机电自动化中传感器技术应用问题的思考[J].广东蚕业,2018,052(002):42.
[2]徐雨森.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序贯性"演进研究——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纵向案例分析[J].科研管理,2019,V40(11):123-133.
[3]刘国铃.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运用分析[J].大科技,2019,000(016):160-161.
[4]陈明凯.自动化焊接设备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No.227(07):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