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排水系统是否科学,就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安全。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结构不断更新过程中,原有的排水系统已经不再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在了解我国所存在的内涝情况基础上,就以浦星公路西侧绿地工程为为例,通过构建雨洪模式,来对其不同模型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来明确相应的数据,分析在开发LID后的城市内涝情况,为城市发展中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环境;整治;视角;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1 引言
当前,很多城市的水生态系统已经造成破坏,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在雨季时因为降雨量较多,所以地面的积水不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城市排水系统中,导致城市管网不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的租用。还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河流自身的调蓄能力已经在不断下降,城市当前还缺少植被,进而无法应对大量的降雨问题。海绵城市作为当前雨洪管理重要理念,需要以环境整治为基础,来确保其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合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2 工程概括
浦星公路西侧(竹园西路至昌林路)绿化改造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时对其绿地种植、改造。改造面积20320㎡,地图造型广场50㎡,停车场扩建380㎡,景石20组,水电给排水工程,太阳能路灯40盏,DN300排水管100m。工程在2019年8月25日前完工。
3 建立雨洪模型
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需要及时的对当前城市的积水情况进行具体调查,其调查数据是否准确就直接影响道城市后续的排水系统优化设计质量[1]。当前,城市大多数都是通过雨洪模型,来对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模拟,进而来有效的明确城市的排涝情况,准确的计算出相应的的数据。通过将各种数据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城市排涝图。
4 LID方案的设计和对比分析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其目标是否正确就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首先,需要确保其目标要合理,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年径流总流来作为目标,LID就是在建立雨洪模型后根据其模拟来不断优化排水系统,进而来让最终的结果更加符合城市情况。LID的方法就是在根源上来控制雨水,并对其进行利用相应工程来及时补充地下水,保持城市地下水的平衡。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限制情况主要是参考我国海绵城市所颁布相应标准所来选择,根据气候条件采取相应计算方法对其城市的降雨量进行计算[2]。在明确相应数值后,然后对其研究区域的目标进行细化,将其细化后的目标主要包括水域面积、建筑面积等等。通过对其各部分的两次合理分配,第一次是按照文件来划分建设区域,第二次是明确划分后的各区域具体数值。LID设施主要有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等相应内容,每一项设施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问题,那么设计人员就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最为合理的相应方案。在选择设计方案过程中,应该从场地条件、空间上进行选择。在选择相应的设施后,应该了解其成本投入情况,通过对其进行对比来取得最好的雨洪模型。在明确模型计算后,以雨水平衡、径流系数法等等计算来取得规模。
5 环境整治视角下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5.1 机动车道路排水优化设计
我国大多数城市机动车道路都是利用非透水性的路面来进行建设,这样就导致无法及时对地下水进行补给,进而导致城市的路面积水过多,容易让城市出现热岛效应。在海绵城市下的机动车排水系统,就可以在路面上铺设一层透水性好的混凝土材料。在这其中的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可以分为两类[3]。第一类就是应用后能够很好的减少其噪音和路表径流量,第二类就是能够更好适用暴雨后容易积水的道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坡度,确保整个排水体系的完整。
5.2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对于城市的道路排水系统而言,其内容较为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对于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排水系统,是城市整个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部分在建设时所采取的路面主要为非透水性路面,这种路面在下雨天非常容易积水,严重的影响到交通的正常运行[4]。
那么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就应该对其采取透水铺装的方法,进而加快雨水下渗,还能够有效的控制里面的温度和湿度,更好的迎合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这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因为透水性混凝土路面不够稳定,在使用时需要安装相应的排水管理,确保优化排水设计。
5.3 绿化带
绿化带的功能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收集雨水,并对其进行过滤。在浦星公路西侧绿地改造过程中,埋有排水管,到达一定水位水就排到了西侧浦佳路的市政管网,进而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在这过程中所种植的相应植物还能够起到调蓄的作用。在设计绿化带过程中,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导流。在绿化带上所存在的种植土起到相应的过滤作用,能够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
5.4 附属设施
在城市海绵下的排水优化设计中,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材料重视对平缘石、立缘石的设计,防止雨水冲击排水系统,还应该及时的处理在道路上的雨水问题,对其进行回收,更好的发挥海绵的作用[5]。
6 环境整治视角下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注意事项
6.1 根据城市规划实际情况来进行水
在海绵城市下的城市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在优化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径流具体数值,针对城市中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更加重视排水系统的详细策划内容,确保其能够有效的应用其中。明确规划要求,将排放系统和排水系统有效结合,在设计完成后应该定期对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城市原本的排水管道进行更新、优化。
6.2 突出海绵城市特点
在城市排水优化设计过程中,应该突出海绵城市的特点,并对其不断完善,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内容。因为海绵城市理念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缺少相应的理论研究[6]。所以,就应该积极的学习先进理念,从理念和技术上不断根据,以我国城市实际情况为基础,更好的进行排水优化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新型铺装材料,改变传统应用下的高密度材料,可以选择一些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还应该优化进水口设计,采取下凹形状能够让进水速度更快,这种最终的竣工试验,确保施工质量。
6.3 更新设计理念
在海绵城市下,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理念,更好的营造一个海绵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植物覆盖率,利用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植被来替代河流,发挥其泄洪功能。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还应该积极的引进环保理念,有效的提高技术水平,更加重视对城市内相应关键地区的建设和规划,确保排水系统的完整。
7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整治视角下进行海绵城市排水优化设计,更加应该能够明确其城市建设的内容和要点,并且及时迎合时代发展来更新自身的理念,确保能够满足城市的发展要求,更好的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建立更加完整的排水系统,充分的满足城市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盖海英.基于海绵理念的城市积水点排水系统改造[J].中国科技信息,2020(10:73-74..
[2]王根喜,郑瑞琦.某海绵城市排水系统SCADA优化设计[J].价值工程,2019,38(36):278-280.
[3]李迺员.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居舍,2019(24):107.
[4]张爽.海绵城市透水铺装道路排水系统设计优化及调控效果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9.
[5]丁春梅.基于环境整治视角下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设计[J].江西科学,2018,36(06):1033-1038.
[6]田松.浅析市政道路排水的优化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