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都应用到后浇带技术, 它能有效降低施工期间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沉降、裂缝、变形等,对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后浇带施工技术难度大,要做好质量管控工作不容易。稍有疏忽,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例如渗漏、开裂等,应当引起我们重视。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对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探讨。实践表明,只有技术和管理措施控制得当,可以高质量完成后浇带施工任务。
关键词:后浇带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 建筑工程后浇带的相关内容
后浇带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变形缝,建成后经过若干时间,需要通过浇筑混凝土把它封闭,使其能与整体结构结合成为整体。在具体施工应用时,必须以结构设计和有关规范作为依据,在结构相应部位例如墙体、横梁、基础、楼板等地方设置后浇带,宽度通常控制在60-100cm左右较为合适,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把建筑结构暂时分为几部分,经过若干时间后,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混凝土结构已经完成收缩和硬化过程后,再向其浇筑混凝土,把原来若干数量的小块结构完全连接起来,成为结构整体。由于后浇带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质量,因此,施工中必须引起重视。后浇带部位通常是钢筋密集、断面大,要支投模板困难,杂物和建筑垃圾等容易丢到带内,要清洗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把杂物清除干净,会直接影响整体结构质量。
2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作用发挥的设计要点分析
做好后浇带设计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设计过程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应该做好后浇带的结构设计工作,保障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及图纸的有效时间,用于指导施工;
(2)要明确应力释放设计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出现,提高其强度,为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3)合理控制后浇带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后浇带距离应当控制在 0.4 m 左右为合适;
(4)考虑到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构建的受力情况,合理安排后浇带的最佳位置。通常情况下,后浇带位置一般都安排在建筑结构的梁、板反弯点部位;
(5)后浇带断面形式设置。 为充分发挥后浇带性能,后浇带断面形式应当与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相同,以有效降低结构出现变形问题,通过严把施工质量关,保证后浇带质量达到设计和规定要求。
3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措施
3.1模板支设
在支设后浇带堵头模板时,由于该处具有密集钢筋,如采用木模,则很难保证其规格尺寸的准确性,并且存在支模困难、固定性差,并且容易跑模,出现漏浆,后浇带断面质量准确性差、不容易完成支、拆模板作业。此外,如果浆液不慎落入带内,要清理很难。
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制定相应方案如下:采用钢丝网堵头模板支设方法,根据后浇带的位置在垫层上弹出后浇带位置线。钢筋绑扎后确定出钢丝网模板的宽度,制作成型钢焊接骨架,外包2层钢丝网网片模板。将网片安装在后浇带预定的墨线位置上与混凝土内钢筋焊牢,解决了以往木工支模、拆模困难,又不牢固的现象。而且防止了混凝土漏浆缺陷。
3.2混凝土浇筑
(1)根据有关规范及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必须
分层进行作业,每层厚度必须满足规定要求,避免因厚度过大,而造成钢丝网模板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导致尺寸出现错误。
(2)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砂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
(3)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3.3为保证混凝土后浇带内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进入初凝后终凝前,应把带内碎片、浮浆清除,基础钢筋要清洗干净,防止水泥砂浆出现凝固后,清除困难。
3.4预防外界水侵入底板后浇带的措施
(1)为避免后浇带的两端及侧面流入外界水例如雨水、养护水以及来自基坑外的地下水等, 影响施工质量,要在带两端底板附近,各增加两个集水井,规格为60×60CM,用砖筑成挡土墙,砌筑高度要与基坑外回填土高度一致,墙外侧面要涂上水泥砂浆,井内各设有
一台潜水泵,当带内出现积水时,可随时排走。
(2)为避免带内渗进地下水,
底板钢筋绑扎前后浇带位置在垫层上附加二层高分子卷材,宽度每边加40cm,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带内渗进地下水,又能方便快捷地清走板带内的垃圾和水泥浆。
(3)为避免带内渗进雨水及地下室底板面混凝土养护水,在完成底板混凝土施工任务12h后,在后浇带两侧5cm处用水泥砂浆垒起宽5cm高5-8cm的挡水埂。见图1,这种做法,可以实现防止带内渗入外界水的同时,也能方便底板蓄水养护的目的。
3.5保证后浇带内清洁及板中钢筋不变形的措施
为避免带内落入杂物,不利于清理工作,应在完成底板混凝土
施工作业后,要把带内模板拆除,并清洗干净,之后用铁皮或用木模板盖在后浇带面上,模板两边需要采用砂浆进行封严密切,四周要采用栏杆等设施进行围护。防止在施工期间,泥浆污染钢筋以及垃圾积聚。
3.6后浇带浇筑
(1)后浇带类型不同,其混凝土浇筑时间也不同,如果属于沉降后浇带,则应等建筑结构完成沉降后再进行施工,本工程属于伸缩后浇带,根据设计规定,要待前期混凝土浇筑完成作业后60d,方可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2)在浇筑带内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带内水垃圾及泥浆,调整底板钢筋,并除去钢锈,保证板下口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之后清洗施工缝,湿润24h后,把积水排走。
(3)浇筑作业前,要先在施工缝部位铺上一层水泥砂浆,其成分应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一样。
(4)带内所浇筑的混凝土为无收缩型,其强度等级为C35,高于先浇筑混凝土强度。要根据有关检测中心所定的数据确定混凝土
配合比,具体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内掺8%抗裂外加剂和每立方米渗0.8千克抗裂纤维及掺入早强减水剂进行配制。
(5)混凝土浇筑浇筑期间要做好振捣工作,本工程共进行振捣二次、压实抹光二次,保证混凝土内实外光,不存在裂缝。
(6)浇筑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做好养护工作,覆盖草包等设施,
并进行蓄水养护,至少时间要达到28d以上。
4地下工程外墙壁垂直后浇带施工措施
(1)墙壁垂直后浇带位置的设置与板底后浇带位置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宽度相同。
(2)堵头模板在墙壁内外钢筋之间用定制的双层钢筋网片模板封头,钢筋外侧按保护层厚度的要求用木条封边,待模板固定牢固位置尺寸准确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与振捣方法均与底板浇筑方法相同。在这不一一阐述。
6几点体会
(1)采用钢丝网模板进行封堵竖缝,在浇筑混凝土期间会外漏小许水泥浆,是可以的,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应把施工缝里的浮浆、碎片等杂物清除干净。加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提其混凝土结构整体性。
(2)有效避免了用木模板堵头方法进行支模以及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省时省力,节省成本。
(3)后浇带完成施工缝作业后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污水、杂物流入带内,影响后续工序施工。
(4)后浇带各工序施工,均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作业,管好质量关,以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
(5)上述工程完成交付使用后,已有一年多,其间经受了室外和地下水位的考验,到目前为目,没有发现后浇带处存在渗漏、开裂问题,说明本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 武建.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5).
[2] 石雪洁.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处理工艺[J].四川建材,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