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屋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可以显著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减少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基于此,以下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引言
为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给予更高的满足,会对一些房屋建筑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施工项目需要做好相应的勘察计划、规划、施工、安装以及维护等各方面的工作。其中,针对建筑施工要将各项工作给予严格把控,尤其是地基基础施工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如果地基不稳,那么后续的施工工作便无法开展。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地基是建筑的基础,也关系着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地基施工中,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房屋建筑奠定稳定的基础,避免以后的建筑过程中出现裂缝等现象,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然而。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种多样,特别是我国青海或四川地区临近地震带,板块活动频繁,同时也易发自然灾害,所以,要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减少灾害对于基地的不良影响。若是建筑选址不恰当,或勘察不到位,都会造成质量问题。
1.2多发性
工程的质量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质量与最终的使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所以对于施工质量监测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在工程项目完成之后,还会有专业的机构对其进行验收,合格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尽管各项工序已经比较完善,但法律层面还存在一些不全面性,处罚力度不够严格,存在的问题包括:为了赶工期而影响了施工质量。也有些施工方在某些环节当中,使用了价格低廉的材料,为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有质量事故发生,不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1.3隐蔽性
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复杂,包括诸多施工程序,因此,要按照施工标准确保每个工序的有效开展,上道工必须按照标准来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但是由于工序繁多,所以工序的质量可能存在隐蔽性,所以,应加强验收力度,从建筑开始时就要保存各道工序的验收资料。
1.4事故处理难度大
地基的质量决定着上层建筑物的稳固,并决定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地基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基不同于建筑本身,其位于地下,常常较为隐蔽,受土体、岩体等地质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一旦出现事故,在对事故进行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时,难度较大。同时,地基一旦出现问题,位于地基之上的建筑的质量也不免会受到影响,如果建筑物位于人流密集的区域,对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种种因素决定了地基质量事故处理的复杂性,对其事故处理的难度较大。
2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应用的必要性
当前,伴随建筑企业对地基基础施工的日渐重视以及房屋建筑规模的日渐扩大,越来越多成熟的地基基础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得以应用。然而由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具有施工隐蔽性、事故多发性、施工环境复杂性、施工难度大、施工结果不可逆等特征,若不注意施工技术质量的管控,极易发生地基沉降、桩基不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错误、施工行为不规范、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等,对房屋建筑安全与稳定带来直接不利影响,且易进一步诱发安全事故。其中,由于地基施工技术不合理,极易诱发地基沉降问题,在地面出现多个空洞,需要后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施工。此外,若不注意地基基础施工后期维护,建筑墙体破裂、建筑物倾斜也是常见的质量问题,给房屋建筑整体的质量带来威胁。
如上所述,为避免地基基础施工不合理带来的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势必需要合理应用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以技术的手段改善房屋建筑的地基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从而提升房屋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强度,满足房屋建筑载荷要求与居民居住所需。
3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
3.1抛石挤淤法施工要点
此项地基基础施工工艺,主要是在淤泥当中抛出适量石头,在具体的操作施工环节,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控制石头直径,保证其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同时石头要具备一定的抗风化性能。若施工作业人员所采用的石头风化性能比较差,则特别容易变为土质,降低地基基础施工效果,严重的还会威胁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安全。在抛石挤淤施工期间,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土层坡向,科学确定石头的抛掷方向,如果地基基础的土层坡度比较低,可以采取自中间向两边抛掷方法。如果地基基础的土层坡度比较高,可以采取自下向上抛掷方法,提高土质摩擦力,确保挤淤施工效果。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以及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特点,调整抛掷方法,避免淤泥出现回流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此外,为了更好的避免淤泥回流现象的发生,在地基基础四周还要设置隔膜。
3.2强夯法在地基建设中的应用
强夯法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基础形式,可以针对地基开展夯实处理,结合具体的机械设备使地基更加牢固,在操作时对于重锤自由落下的高度要有所把控,并且对于不同的土壤特性起到的效果不同。例如:沙土和黏土型的地基建设中,对于该项方法的应用起到的效果会更加理想。如果是在水、游离水的环境当中施工,使砂石地基填充效果有所增强之后,土层的粘性会有所好转。开展填充处理时,需要对土层厚度实时把控,之后的找平工作完成之后,地基的平整性会得到增强,进而对地基下陷的问题进行了控制。
3.3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当前,排桩支护技术、逆作法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常见支护技术。在应用排桩支护技术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需要联合基坑土层支撑结构与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结构,让两者形成一定合力后,实现对土体的支挡。近年来,这一技术中包含的许多成熟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支护施工中,实现了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逆作法为一种相对完善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其施工要点,减少负荷对基坑土体的影响,为基坑周围预留后续钻孔位置,与上部施工交替进行,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推进。
3.4合理运用土方开挖技术
合理运用土方开挖技术一方面能够提升施工的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保障基础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但是在运用土方开挖技术时,首先要对施工计划进行严格的审核,选择何种施工工艺或者哪些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以此确保工程的有效进行。其次在运用的过程中,要依据施工现场条件来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利用科学的方案,合理处理施工项目,对于地基开挖坡度等工作的选择,应该结合地基地址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进行地基开挖时,孔位要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内。
结束语
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和关键,地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国家管理部门也应对地基质量进行把关,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房屋建的稳定性。只有不断地强化和改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和总结地基施工中的重点,才能不断地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房屋建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沈侃.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地产,2019(23):159-160.
[2]丁佩,周军.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36):119.
[3]戴宗政.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3):151-152.
[4]何小飞.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有效质控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8.
[5]袁欣.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科技视界,2018(21):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