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水安全项目是一个重要的民用项目,对于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和促进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修建水管是农村水安全工程的核心,肩负着为所有家庭安全提供饮用水的任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缺水等问题。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优化农村供水中央水系统的方法和应用,以便实现农村供水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
引言
在经济建设的现阶段,许多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严重破坏了供水的生态平衡。而且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村供水项目的运营管理,以抓住环境保护的重点,通过推行高效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1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常见问题
1.1工程建设标准整体偏低
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干部考核机制等导致包括农村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大,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供水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政府,导致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十三五”期间,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因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但部分没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或基本没有投资。据2019年暗访调研,仍有部分农村居民存在季节性水量不足的问题。
1.2水源地区受到严重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水源地污染问题逐渐严重,水质将影响人们生活用水的安全性。虽然现阶段我国对生活饮水的水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对于农村饮水水质的检测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农村供水体系以及供水设备的建设都需要进行完善,这就会造成我国农村地区水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此外农村居民的思想较为陈旧,难以接受新鲜事物,难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饮水意识,生水直接饮用现象时常发生,这就会造成饮水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将会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1.3工程可持续性较差
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占比99%以上,多数位于山区、牧区和偏远地区,管理难度大。部分工程水价机制不健全,暗访调研发现19%的千人工程和40%的千人以下工程不收水费[1],再加上地方财政补贴困难,农村供水工程只能低标准简易运行,可持续性较差。
1.4供水工程设施投资资金相对较少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位置相对分散,所以想要有效保证农村居民的日常用水,不仅需要供水工程需要较大的规模,同时还需保证当地供水设施的数量较多,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当当地政府资金紧缺时,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将很难得以保证,这就会导致当地饮水工程难以得到完善,管理工作也很难进行下去,这就会造成农村居民饮水出现问题,这不但会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
2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发展对策及建议
2.1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农村供水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应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具备条件的地区,应以县为单元,全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重点依托可靠和优质大水源,推进大水厂、大管网建设,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供水网络系统。同时,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发展,持续提升供水保障水平。
2.2完善相关政策,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营
支持社会资本采取各种方式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营。采用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营。具体包括股权合作、股权投资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对城市供水企业、区域性供水企业、农村供水单元进行整合,通过划转、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方式,整合城乡水务资产,组建或新建供水主体,逐步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主体(供水公司或集团),承担城乡供水统一经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的激励机制。对社会资本参与的社会效益较好、项目收入不能覆盖成本和达不到行业基本收益率的项目,特别是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项目,落实好国家有关税收、补助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对于供水对象单一、范围较小的项目,鼓励投资经营主体与用户协商定价。鼓励水务企业之间按区域进行合并、重组,实现供水区域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管理技术优化,改变小水厂、小公司过多和分散经营的状况。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设施管护的市场化程度。
2.3对当地水资源特点进行有效的规划
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受到损坏,原因就是当地村民没有养成良好的保护意识,同时农村供水工程和当地村民的生活以及农业之间存在冲突,所以在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地理条件,对当地的各项特征进行充分的调查,并了解当地村民意愿,在有效保障当地居民利益的条件上,建设合适的供水工程,同时还需要做好工程规划以及工程设计,进而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能够使当地居民满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供水工程设施受到人为破坏情况的产生,还能够使村民主动参与到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以及建设工作当中。在进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结合当地特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进行供水工程建设工作。
2.4推广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加强供水水源保护
饮水供应是人民的"生命线",因此需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能力和重视可持续人类住区的建设。对于污水处理作业,重要的是要促进水处理实践,进行清洁生产,并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此外,还鼓励对污染严重的工业进行结构调整,使能源生产难以计划关闭,提高关闭标准,禁止建立新的污染企业,逐步清理现有的污染企业。大流域不得设置“高污染”水污染类型或环境风险高的工业项目,景观高峰规划框架内的污染项目必须逐步搬迁或关闭,以确保农村人民喝“安全用水”。
2.5完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策略
利益攸关方应更加重视农村水利工程的推广,使民众能够正确认识农业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使广大农民能够有效参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和村民积极参与,积极提出农村水管理问题的建议,确保人民参与工程管理。关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仅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而且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作为乡村水管理设施实际实施的一部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得到了改善,以确保农业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结束语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但我国许多地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仍存在诸多障碍。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最终促进我国的经济重建,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尉晓丽,李红.浅谈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J].才智,2018(36):71.
[2]朱嫣.浅谈平罗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J].科技风,2018(31):154-155.
[3]廖小龙.江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情况调查分析[J].江西化工,2018(04):75-79.
[4]雷琴.六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探讨[J].治淮,2018(08):58-59.
[5]沈文忠,张泽锋,吕斌.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浙江水利科技,2018,46(0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