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不断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建筑业应该更加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大方向,当下高楼林立,随着施工技术的改进,人们对建筑物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建筑物也越发向多功能综合化方向靠拢,伴随着建筑结构的多样化,建筑质量及结构的稳定性成为困扰人们的关键问题,运用梁氏转换层施工技术对其进行优化,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便于人们日后放心使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梁式转换层作为应用最为普遍的转换层结构,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能够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均衡,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在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施工的过程中,模板施工、钢筋施工以及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主要施工内容,所以在探究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时,也必须要从这三方面出发,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
1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概述
梁氏转换层指在楼层建筑中即楼层间设置托梁,以便支撑楼层,当前多使用单向、双向及斜向托梁,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保证其稳固性,由于当前建筑结构过于复杂不同楼层可能因为功用的不同其结构有所差异,各楼层墙体的承受重量将有所不同,如果未事先做好转换层施工势必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建造高层建筑时一定要根据建筑情况科学分析建筑物的结构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转换层处理,切实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能,方便人们使用,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2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2.1梁式转换层中的模板施工技术
(1)斜撑方面的作业。进行斜撑杆方面的施工工作时,需要避免其角度超过45度,沿柱面的竖向排距为1米,并且需要使梁底模板外钢楞及底部斜撑杆之间处于平衡的状态,将间距设置为0.4米,将上部延伸到模板底部位置,同时保持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并且通过双扣件完成抗移滑等方面的保险工作,预留其下支点主柱面短筋凹槽,并且将该楼层柱根位置设定为最下排斜撑杆下支点。施工人员需要尽量在同一时间完成梁下排架、梁底斜撑支架方面的施工工作,在速度无法满足施工工作需求的情况下应在大梁钢筋骨架到位前结束搭设工作,为两部分同时受力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需要使横杆、梁下排架维持相扣的状态,使其和楼层满堂构成连体,进而对斜撑支架整体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提升。(2)同立杆的技术施工。在施工中,要做好同立杆的技术施工,保证技术施工的安全性能,避免出现滑动现象,对此,可以采取在同立杆下部垫上钢垫,以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3)支撑钢管技术施工。需要保证钢管的支撑度,例如可以脚手碗扣式进行支撑钢管的技术施工,同时控制好支撑钢管之间的距离,一般要设置在支撑钢管的顶部位置,另外,如果需要钢管碗扣式支柱起到控制作用,需要做好钢管的安装工作,控制好钢管的向心力、承受力度,避免出现超过额定荷载量的情况出现,支撑钢管中,对脚手架钢管进行碗扣式支撑,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止模板倒塌,对模板排架设计和施工应当按照一定的保全措施进行施工。
2.2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应对混凝土施工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方案,并对现场进行混凝土施工的作业班底进行交底工作。在施工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于较厚的墙或者梁应当采用分层施工的施工工艺。由于梁体的受力性能要求,混凝土施工要求不伤钢筋,保证保护层厚度以及做好振捣工作。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厚度应当保持在30cm~50cm左右,这样有助于混凝土在反应中水化放热,做好足够的振捣能够使得混凝土更加密实。现场还应当控制混凝土泵的混凝土浇筑量,调节好每一段混凝土施工的标高,在进行混凝土梁和板的浇筑施工过程中,不能留下施工缝隙。混凝土施工还应当找准振捣点位,不能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的现象。振捣器的移动范围应当满足振捣半径的1.5倍,在振捣上一层的结构时,应当保证插入深度在5cm左右,如果梁柱的混凝土高度浇筑与板面已经持平,则还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浇筑完成以后进行二次磨面,防止表面出现新的裂缝,并对浇筑好以后的构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如果有施工质量缺陷及时进行修复,出现受力问题还应当拆除返工。
2.3钢筋绑扎及连接施工技术
其一,对钢筋翻样、下料方面的施工技术。一旦主筋出现就位错误问题便会产生较多的返工,因此通过适宜的技术进行准确下料及翻样对此部分作业及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翻样开始前,应对设计意图进行透彻理解,切实落实相关说明及设计文件审核方面的工作,了解相应的规范要求;对大梁主筋进行转换时,需要避免出现锚固问题;梁上方主筋接头应布设于跨中三分之一位置,下部需要布设于邻近支座三分之一位置,主筋下料时需要调整所有钢筋接头,使主筋焊接接头错开;最后严格遵照相应的顺序完成编号工作。其二,不同位置钢筋的连接作业。不同位置钢筋受力具有一定差异,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受力、作业难度、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对连接方式进行选择:首先,最关键的受力结构为主筋,此部分应以最可靠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冷挤压等;其次,通过电渣压力焊方式完成转换层柱钢筋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的连接工作;再次,通过闪光焊接方式对主梁腰筋、箍筋及板钢筋、主筋等方面进行连接;最后,通过绑扎方式对受力不大的位置进行连接。
3.高层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施工相关问题
3.1关于工程检测
一方面,相关人员要对材料设备等的选择、购买、保管进行监督,材料设备准备完成后要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实地监察、远程视频监督等手段,监控建设中的施工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在侮个步骤施工完成后都要进行测试,在全部工程完毕后还要再次进行检验,保障相关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3.2关于选材
首先是材料的规划,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本因素,因此必须选择高质量的建材。其次是设备的规划,在建设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比如依据施工范围材料运输所需的距离,安装相应型号以及臂长的塔机。根据管理要求,在合适位置安装监控装置对施工进行监督等。根据用电要求,比如满足大型设备运行时的电力需求,避免断电影响需一次性完成的工作等,设置相应的发电供电机器。
3.3规范施工步骤
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的精细化设计,包括施工中的材料建设框架、工程的具体化划分,各阶段要运用方法和器械进行怎样的操作等等,比如模板阶段使用规格的钢管、对钢管怎样进行搭设,斜撑杆设置的角度与距离等;再比如钢筋施工阶段主筋的设置、具体下料的操作等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施工阶段相应的责任人,在计划的执行出现问题时进行问责与追责等。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梁氏转换层施工中根据建筑要求和建筑地的实际情况对其施工进行调整,选择最佳的施工技艺,设计切实可行的建造方案,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保证工程建造质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筑物的功能,便于人们日后放心使用,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梁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的应用分析[J].陶思绩.建材与装饰.2019(09)
[2]高层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郑秀婷.住宅与房地产.2019(03)
[3]刘卫东.试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优化设计[J].居舍,2017(34):35.
[4]喻颖瑞.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6):43-44.
[5]肖鲲鹏,张守相.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