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在不断的向前发展,随着城市地域面积以及空间上的拓展,对于城市功能的配置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海绵城市作为目前新型的一种城市建设类型目前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而在城市建设中植物景观的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文就主要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景观的配置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植物景观的配置策略,希望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设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植物景观;配置策略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在人类的生活中是离不开水资源的。但是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城市的水资源用量急剧增加。因为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比较恶劣,所以目前城市用水大多数都是抽取的地下水。虽然地下水足够安全,但是其也是有数量的,在经过大规模抽取之后肯定会影响到城市地下环境。再加上因为城市建设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地下接收不到降水的补充,因此我国各大城市的地下水资源一直在不断的减少[1]。如何在保障城市用水的同时,增加地下水资源丰富度以及保护地下生态环境就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城市植物景观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城市中没有硬化的土地,因此加大植物景观的配置力度对于地下水资源情况的改善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植物景观的配置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的主要功能就是大量的储水,海绵城市的主要功能也是以储存大量的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为目的的。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土地硬化,这也使得降水无法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然后成为地下水被储存起来。城市地下水资源是目前城市用水的主要供应渠道,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种情况也催生了海绵城市的诞生,其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城市中的大量降水后的水资源通过水生态的基础设施渗漏到地下,然后用来补充地下水资源[2]。当然整个过程还是要靠大自然的自调能力,技术手段只是辅助。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大大的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不再通过其他渠道进入河流被带走,大大丰富了地区的水资源量。而且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当地区内的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时候可以促进地区动植物的成长,增加地区内部的生态系统的丰富性,一个大而全的生态系系统对于危害的抵御能力是极强的。
二、植物景观的配置意义和作用
(一)配置作用
在高楼大厦中配置绿色的植物景观这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调节城市气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海绵城市而言植物景观的配置标准要比普通城市的更加高,不但要带给人们视觉的享受和感官的放松,而且还要对空气中各种有机物质过滤效果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并且对于空气净化以及水资源利用率的增加也有需要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就是大量的植物景观可以很好的调节城市的空气结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的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储存然后释放出氧气改善空气的结构;而且大量的植物景观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而过程中会吸收很多的热量,对于城市温度的调节非常的有效[3]。还有就是植物景观可以吸引很多的鸟类,随着鸟类的越来越多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外就是植物对于城市降水的吸收度以及防止城市内涝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城市蓄水防涝。
(二)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景观配置的意义
1.滞留雨水
在降雨的过程中,植物的叶子等部位都会和雨水进行接触,而雨水在和植物的器官接触之后就会随着器官进行运动,减缓了雨水下落的速度并且也将更多的雨水聚集在了一起。因此叶子比较大和比较密集的植物对于雨水的截留效果会更加的好,通过这种方式植物景观可以将覆盖范围的所有雨水进行一个有效的截留,根据统计这种截留率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2.净化雨水
植物对于雨水的净化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密集的植物叶子会将雨水和水中含有的大颗粒给分离;第二,雨水在经过土壤以及植物根系的时候其中的污染物质或者是有毒物质会被吸收和过滤;第三,一些植物可以对雨水中的二氧化硫等具有危害性的物质进行吸收,并且富集在体内。
3.吸纳雨水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也在进行蒸腾作用,这就像是人的皮肤为了降低皮肤表面的热量进会出汗一样。当外界环境比较热的时候,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就非常大,不断地将体内的水分释放出吸收周围的热量,促进整个植物景观区域的水汽转化,对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的缓解有很大的作用。
三、植物景观配置的策略
(一)湿地公园
目前我国的城市中的绿地建设大多数都是以林木、灌木以及花园草地为主,至于对于城市更加有利的水生境、森林生境的建设相对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绿地建设所耗费的土地资源实在是太多了,在城市中心区是不可能被建设。所谓的水生境就只是湖泊、河流或者是湿地,这些绿地系统还具有调节城市水资源的作用;比如黑龙江的雨洪公园就是以河流为主的水生境公园,通过人为的建设将森林生境给嵌入了进去,目前该公园已经成为国家级别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图1所示。
.png)
图1 黑龙江雨洪公园
(二)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这是目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绿地建设方法,在屋顶绿化的设计中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考虑,包括雨水的收集系统和储存系统,还有就是屋顶的防水系统等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和考察,确保屋顶绿化完成之后在达到设计目的的同时也不影响居民对于房屋的使用,如图2所示。目前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科学有效的建设和设计方案,在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小乔木和低矮灌木为主,然后用草本植物作为辅助配置,还有就是这些植物必须要耐干旱、抗风以及易成活。对于屋顶的排水、集水、储水系统的设计应该确保在大暴雨一个小时中这套系统不会有奔溃的迹象,而且在排水位置应该设立一个过滤口确保水中没有大的杂物引起管道的堵塞[4]。
目前我国的屋顶绿化建筑大多都是新建的建筑,老建筑的屋顶绿化发展并不是很好。而那些屋顶进行绿化的建筑业不过是简单的进行了绿化,并没有完全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其效果也并不是很好,而且很多时候这些绿化的施工质量并不是很好,导致雨水下渗进入了居民的家中。
.png)
图2 屋顶绿化图
(三)街头小绿地
街头小绿地就是将绿地的规模限制在几十到几百平米的范围内,改变传统的中型绿地建设的模式,让绿地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能更好的起到绿地的作用。相比于其他的绿地形式,街头小绿地的布置方式更加的灵活,可以利用城市的边角土地进行建设,确保了在服务更多人的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以及对于城市中各个方面的调节效率。而且在进行街头小绿地的建设时,对于周围的情况需要进行考虑,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常常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建造的,在成本和建造时间的控制上会更加的灵活。街头小绿地的建设一般选用的植物都是比较涨势良好,并且花季比较长的植物,这些植物可以起到点缀城市的作用,增加城市的景观效果,而且因为面积比较小,还可以对街头小绿地中的植物进行更换,取得更好地景观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绿地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进行那种绿地的建设都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在保障城市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植物景观建设,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国豪. 浅谈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 花卉, 2019, 000(002):123-124.
[2]楚芳芳. 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 花卉, 2017, 000(022):114.
[3]邹玉庭.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园艺, 2018, 000(022):115-117.
[4]翁金方. 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景观的作用及有效发挥[J]. 中国房地产业, 2019, 000(00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