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张瑜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期   作者:张瑜
[导读] 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将影响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质量和效果。

         摘要:电气设备的接地故障将影响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质量和效果。接地故障主要是由于接地和导体之间的意外接触。接地故障可分为建筑物配电线路使用过电流保护作为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连接点,这可能导致过电流保护的电流增加,从而导致过电流保护装置误动。如果建筑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不能科学设计,严重时会导致建筑接地故障甚至触电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
1 前言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接地故障是较为常见影响较为严重的电气自动化故障类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不同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進行系统化地归类,从中分析出不同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分别对直接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工作接地等问题进行系统化解决,有利于提升国内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水平。         
2 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的作用         
         (1)避免电击,建筑物遭受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都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现如今建筑建设种类繁多,高层建筑的建设密度大,高度也在不断增高,受到雷击的可能|生更大。人本身是优良导体,在雨天中受到潮气的影响,使得导电量更大,也有以遭受电击。将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可有效的防IE建筑电气设备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遭受雷击,也可保证建筑中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气设备的接地操作,可将建筑吸引的电流通过电路传递到地表,形成一个回路体系,可避免雷击造成的伤害;(2)保证系统正常运转,这种能够保证建筑电气系统争创云状的接地操作又被称为工作接地,是将变电站的中性点的电力传输装置与地面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没有对电阻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变电站需要有自己立的连接体系,这样就可以在电阻较小的情况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力的正常传输。         
3 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接地保护的防范措施
3.1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就是在整个设计与安装过程中,将系统变压器的中性线为对象进行的接地方式。工作接地中的最基本的元素是接线端子,屏蔽和防静电是最为典型的方式,在实际的配电过程中,柜中将存储接线端子,对于接地的可靠性能够有所保证。此外,在接地过程中,不能将 PE 线与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可以有效的避免故障的发生。
3.2屏蔽与防静电
         接地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当电磁与静电作用形成干扰时,接地设备能有效预防此种干扰,避免给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提高电气保护效果,降低接地故障发生率,应将接地设备外壳与PE线进行正确连接,找准PE线与屏蔽管线的两端位置,于此处连接导线中的屏蔽接地线。为保证室内屏蔽效果,应充分做好多个PE线的连接处理。一般情况下,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静电的产生与移动摩擦存在密切联系。为提高电子设备防静电干扰效果,应当保证接地设备实现良性应用连接,保证电子设备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进一步改善电子设备工作效能。在此基础上,将接地设备与PE线进行正确连接,尽可能选用电阻较小且防雷接地电阻独立的接地设备,将交流工作节点电阻控制在4Ω以内。需要注意的是,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可超出100Ω,以免影响电子设备防静电干扰的整体效果。
3.3直接接地
         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部分智能建设中大多应用到电器设备,往往存在通讯及自动化设备同时存在的情况,这就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维护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应当控制好自动控制系统中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设施系统整体稳定性和准确性。也就是说,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对接地保护进行防范时,应当结合不同能量需求将电子设备中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科学转换,适当放大模拟信号与逻辑信号,并以微电流和微电位为平台,为输入输出信息及其逻辑动作的实现提供有力条件,确保在网络环境下各项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与此同时,以直接接地方式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保护时,应尽可能选用大截面绝缘状态的铜芯作为引线,在连接过程中将电子设备一段直接接地,另一端与电位连接,通过此种方式保证电源和基准电位的稳定性,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几率。应当注意的是,在确定引线后不可将其与 PE 线或 N 线相连,以免造成接地故障。


3.4安全保护
         现代建筑中,基于导电体出发,以电气设备中不含电的金属部分配件作为连接要素,与地体进行良好连接处理,不可与 PE线或 N 线相连,从而实现安全保护接地。现代智能建筑对安全保护接地的要求较高,安全接地保护需应用到强弱电设备及不带电的设备及配件上,以切实降低安全隐患。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一旦电气设备安全保护接地不到位,且绝缘部分遭到破坏,直接导致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若人体与设备漏电外壳接触,电击会给人体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保护中,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压降值,通过控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式,能够合理控制压降值,在推进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的同时,为建筑设备及社会群体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4 电气保护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4.1设备选择的优化         
         市场上的继电保护装置种类繁多,个别设备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这一方面会影响设备安全保护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浪费了较多财力及物力,增加了系统运行成本,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落实实用性原则,科学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设备。具体来说,首先,应坚持质量及技术原则,选择质量优异、技术性强的继电保护产品。其次,应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信誉条件好的企业生产设备,如此,才能切实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         
4.2安装调试的科学化         
         随着电气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系统运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继电保护装置中各元件单元的类型变得更加丰富,例如:后台监控、测量表计等。对此,为了保障设备能正常运行,并发挥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安装人员必须要具备更加科学的安装技术,以切实发挥装置的安全保护作用。此外,在设备安装之后,应及时进行科学的校验工作。具体方法:可以对设备加入80%的额定电压,观察其运行变化情况。         
4.3设备的验收及运行维护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而言,需对其实施及时的维护及验收,在对继电装置的原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科学化的运行形式,能够有效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并提升其运行寿命。当前,电力系统的安全主要是采用巡检的形式,并具有良好的效果。另外,需制定有效的故障处理的方案,以此使系统出现故障的判断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使设备的维护及巡检得到有效加强。同时,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继电保护中,还需对其运行加强管理,促使其发展机制的优化,从而使电力系统实现安全运行。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保护技术运行过程中,要结合设备和具体要求,充分考量土壤的特殊性,有效应对施工问题,重视接地系统的应用效果,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也要实现多元化管理机制,增强系统的实用性,为电力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昌,尚绳文,尚立鑫.现代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8(20):81.         
[2]朱发智.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8(20):210.         
[3]汪洋,罗光明.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J].居舍,2018(15):185.         
[4]张军.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究[J].电子制作,2018(Z1):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