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应用研究 杜继龙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杜继龙1 聂志莹2 付英强2
[导读] 摘要:就地再生技术,是应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将废旧路面材料去除之后,直接对路面进行破碎处理,然后根据设计配合比,将骨料、废弃沥青、水泥以及水等材料搅拌均匀,并将其当作新的路面铺筑材料。

        1.济南城建集团  山东济南  250000;2.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就地再生技术,是应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将废旧路面材料去除之后,直接对路面进行破碎处理,然后根据设计配合比,将骨料、废弃沥青、水泥以及水等材料搅拌均匀,并将其当作新的路面铺筑材料。就地再生技术具有施工简便、节约材料、成本较低、环保性较好等一系列优势。文章以某工程为例,对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认知逐渐深入、关注与重视也与日俱增。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加大了对节能环保理念及其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就地再生技术是一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新兴技术,目前在公路改造及维护维修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就地再生技术的优势
        就地再生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就地再生技术实现了对废弃材料的充分利用,可减少对新骨料的应用,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第二,就地再生技术的技术标准不高,施工便捷、操作简单;第三,就地再生技术可就地取材,避免了废弃料堆积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也节约了废弃料运输的成本。
        2.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的应用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7.63km,均采用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沥青面层厚度为9~10厘米,水稳碎石基层厚度为24.6~25.2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厚度为15厘米。随着使用年限的上升、交通量的逐年增加,该路段路面出现了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影响行车安全。裂缝呈纵、横向分布,缝宽约为3~15毫米,且部分路段存在网裂、龟裂病害,块度为20~50厘米。弯沉检测结果发现,弯沉代表值为90~120(0.01毫米),说明路面情况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拟采取就地冷再生技术,来解决公路的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
        2.2施工方案确定
        采取铣刨工艺对原路面沥青层进行处理,处理厚度为10厘米,并将废弃料集中堆放,将其当作就地冷再生的原材料。对水稳碎石基层进行处理,将废弃料与适量水泥材料、骨料等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就地冷再生施工,确保压实后厚度为25厘米,将其当作新建路面底基层。经过处理后的路面结构形式:15厘米级配碎石层+25厘米水泥就地冷再生底基层+15厘米就地冷再生基层+5厘米AC-16C沥青混凝土面层。
        2.3就地再生技术的关键点
        第一,对原路面沥青层实施铣刨处理。对原路面沥青层的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在铣刨处理前,将泥土、杂物清理干净。弹出网格线,人工撒布水泥,每格水泥用量为100千克。为减少水泥撒布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必须严格控制水泥洒布时间,并做好风速检测,最好在无风的状态下撒布水泥。铣刨施工的过程中,处理厚度为10厘米。
        第二,材料拌合。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的要求,来确定材料用量。在进行材料拌合的时候,应严格控制乳化沥青、水等材料的用量,并要对拌合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加强质量检查,应确保混合料无离析、无花白、搅拌均匀,若材料搅拌不充分、不均匀,必须严禁使用。同时,应设置试验段,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终配合比、摊铺设备运行速度、碾压工艺等技术参数。
        第三,材料运输。


材料运输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应尽量避免运输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材料质量降低。材料拌合完成后,配置多台自卸车,来将混合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装料前,将车辆清理干净,并在车厢内均匀涂抹一层防黏剂,但需避免车厢底部存留余液。
        第四,摊铺。应用专用的设备进行摊铺施工,按照匀速、缓慢、连续的原则进行摊铺作业,可以在设置2~3辆料车等待在摊铺机前,以确保供料充足,维持摊铺的连续性,中途严禁停机。摊铺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检查摊铺厚度、质量,一旦发现摊铺不均匀、混合料离析等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摊铺速度通常为5~7米/分钟。
        第五,碾压。摊铺完成后,便要进行碾压施工,以确保混合料成型。本工程中,联合使用胶轮压路机、单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初压时,用1台22吨的单钢轮压路机,错半轴静压稳压作业,碾压2~3遍,需避免混合料粘结、混合料被推移等现象的出现;复压时,用1台25吨的单钢轮压路机,采取低频、高幅、错半轴的方式进行碾压,碾压2~3遍,然后用1台25吨的胶轮胎压路机,采取高频、低幅、错半轴的方式进行碾压,碾压4~6遍,以提高路面密实度;终压时,检测路面压实度,若是压实度达到98%,使用1台单钢轮压路机,采取低频、高幅、错半轴的方式进行碾压,碾压2~4遍,以消除轮迹。碾压过程中,应避免漏压、超压现象的出现;确保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无压路机轮迹残留。
        第六,接缝处理。就地冷再生施工过程中所面对的接缝,主要是横、纵向接缝,其会影响基层的收缩性。对于基层存在的裂缝,若是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则会逐渐向面层反射,从而导致反射裂缝的出现。因此,就地冷再生施工中必须做好接缝处理。一方面,横向接缝的处理。就地冷再生施工中,应坚持持续性原则,尽量连续施工,若不可避免地发生中断,且中断2小时以上,则需做好相应处理。应对机械设备的状态进行严格检查,将水管内的气体提前排除,并按照施工要求,科学确定水、水泥稀浆的用量,保证含水量的合理性。停机后,下次施工的时候,应对上次就地冷再生施工中的1.5米处进行再次施工。相邻2个施工段,应搭接拌和两段衔接位置,前段拌和施工完成后,可预留以部分不进行碾压,等到后段拌和的时候,重叠3~5米进行拌合、碾压作业。另一方面,纵向接缝的处理。道路宽度<7米、纵向重叠过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可全幅施工,从而减少重叠数量,保障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一般来说,最小重叠宽度为100毫米,但也不可太宽,如果重叠较多,则容易导致含水量的增加,甚至引起翻浆问题。纵向接缝处理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已完成再生层的情况,对喷水量进行合理调整。
        第七,养护。摊铺、碾压等完成之后,还需要做好养护管理。通常是用湿润土工布进行覆盖,然后洒水养护,初期可用喷灌泵进行养护,然后用洒水车进行喷雾式洒水养护。根据实际情况,气候、天气、温度等,确定养护次数,至少7d内使基层保持湿润。并设置标志牌,禁止车辆通行。养护完成后,将基层清理干净,进行粘层或透层沥青喷洒,从而为沥青面层施工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就地再生技术有着诸多优势,是一种节能环保型施工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基于此,应加大对就地再生技术的研究力度,明确就地再生技术要点。实际对沥青路面水稳碎石基层就地再生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原路面沥青层铣刨、材料拌合、材料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以及养护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充分发挥就地再生技术的作用,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廖保林,徐梁博,孙学韬,陈泉,王文奇.ACMP温拌改性沥青就地温拌再生案例与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07):29-30.
        [2]徐建平.公路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改造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应用[J].四川建筑,2019,39(03):81-82+86.
        [3]赵春博.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16):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