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当中,相关部门必须要对环境监测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基层环境监测部门及社会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技术较为落后、监测技术人员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有效的环境监测制度等情况,制定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环境监测方案,以此为导向来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及时的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信息的总结,根据各阶段的检测工作开展情况,对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和监测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与革新。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发展现状
1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1控制污染
环境监测对自然环境中的污染因素能够进行灵敏的监控,根据排放标准严格管理企业单位的污染排放,打击非法违规排放的企业单位,治理严重的污染问题,规范行业的生产行为,促进产业升级和节能降耗水平的提高。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单位进行治理,征收重税,督促企业单位进行自我治理,能够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辅助行业自我完善。环境监测能够应对突发性、临时性的污染事件,特别是对有毒有害污染的发生,能够及时启动预警措施,控制污染扩散,避免产生严重危害。
1.2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数据
与其他的行业一样,环境保护部门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着环境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日常的环保工作当中想要确定水资源、大气资源等是否受到了污染,就必须要有相关的数据支持和可以参照的规章制度与条例标准。而且在环境发生污染时,也要有相关的可依靠的规章条例对环境污染等级进行划分。因此,环境保护部门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时,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相关的监测,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1.3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环境监测主要利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等先进技术,对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监测,进而获取真实有效的环境污染数据,环境保护监管部门根据监测数据,针对某一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制订环境治理措施,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比如国内某城市对大气质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空气污染的API指数已经达到220以上,属于中度污染,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对市区内的机动车实施了限号出行政策,同时,关停了一些小型作坊式的重度污染企业。这一举措实施一个月后,再次对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结果空气污染的API指数已经下降到120以下,仅属于轻微污染。由此可见,环境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精准数据,在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发展
2.1要拥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的环保理念还未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所以全民环保依旧是一项要持续进行的任务。而《焦点访谈》栏目频频曝光的“黑工厂”恶意排放工业含毒三废,这就是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的严重失职,在其位谋其职,要把工作落实到千家万户乃至每家每户,从而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违纪的渎职行为,要将真实有效的数据传递给国家。
只有将环保理念落实在每个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的心中,才能切实把国家环保大计彻底实现。管理人员要有职业操守,不能对监管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放水”,害人者终究害己,放任不管就是纵容犯罪,一定要把违法违纪的不良企业坚决严惩封杀,才不会铸成对环境永远不可逆转的大错。
2.2不断更新环境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设备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而精密、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就要为环境监测工作提先进、精密的环境监测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因此,地方财政部门一定要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投入,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也应该积极争取将环境监测所涉及的相关费用纳入到全国财政年度预算当中。除此之外,环境监测单位也可以另辟蹊径,为环境将测费用多开辟几条经费来源路径,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在资金方面的充裕程度,为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2.3完善预警机制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并清除,使自然环境得到完善,因此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十分有必要。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环境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警戒数据进行比对,一旦环境变化超过警戒线就能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警报并启动修复功能,及时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清除。预警系统能够积累长期的环境数据,对环境变化时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寻找环境变动的规律,对自然环境的安全隐患进行合理预测,以便于提前开展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危害。
2.4引进先进环境监测技术
在开展环境监测之前,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的确定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根据污染程度、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的性质来划分小组,让监测人员参考以往的经验和案例,科学的进行监测技术的选择。如,可利用分光光度法、比重法等物理化学手段来对环境当中的光和声音进行监测。也可将化学技术和物理技术进行组合,对空气质量进行全的监测,并通科学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空气当中的主要成分。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空气的实际状况和污染程度,也可引入DOAS环境监测技术,及时的获得与环境污染有关的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规划和决策。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一些群落和生物物种都发生了变化。基于此,可以利用PCR技术来对生物群落或者自然环境进行监测。为了掌握土壤当中的生物体结构和污染程度,可引入DGGE/TGGE法,根据需求提取样品当中的DNA,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测定。另外,相关部门还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和环境监测核心成果的关注,及时的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自动化环境监测分析仪、污水污染监测系统等引入到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从而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的科学性、精准性、自动性。
2.5数据信息共享,完善预警网络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步伐,在这一利好形势下,环境监测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数据共享网络平台,将数据源接入国家环境监测数据,使国家级的环境监测总站能够第一时间浏览查看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以此确定国内各个城市的环境污染指数。此外,环境监测机构应在监测系统中植入大数据系统以及云计算系统,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录入和采集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和筛选,如果发现某一项监测数据异常,系统能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进而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大量解决问题、减少排除污染隐患的时间。因此,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以信息网络平台作为数据传输、存储与共享的重要载体,以促进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升。
结论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监测水平和监测质量,要勇于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监测方法进行创新升级,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娟.探析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途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1):32.
[2]庾东明.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发展措施探讨[J].清洗世界,2019(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