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其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重要的载体。但是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产生的安全风险不断提高,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强化施工质量,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本文围绕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强化措施展开讨论,一方面提高施工企业施工水平,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优化房屋建筑行业,增强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竞争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一、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1、推动房屋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同时大量的农村房屋建筑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行业面临着极大的市场需求量,出现了众多地产公司,但是过快的市场扩张必然会造成监管条例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强硬, 导致各大地产公司在房屋建筑方面存在着用料、建造、装修等诸多方面的质量问题。这些企业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利润, 但是长期来看,这种存在巨大质量安全隐患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利于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保障我国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有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例层出不穷。目前,我国一名普通居民购买一套住房需要花费一个家庭多年的积蓄,甚至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收入来偿还房屋贷款,因此,房屋对于我国居民不仅仅是一个住所那么简单,更是生活的保障和希望,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因此, 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合格是每一个相关主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应切实把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房屋建筑工程的产业与市场伴随着房地产的兴起而得到发展,比如建材产业、装修产业、运输产业等。因此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牵连较为广泛的产业,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可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经济的有序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
二、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成本、工期和质量无法做到协调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施工成本、工期和质量三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较长的工期意味着将会投入更多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如果超过规定工期,还会存在违约风险。但是,如果为了节约成本追赶工期,则可能无法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另外,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采用品质更好的工程材料、技术更先进的施工设备,也就意味着成本会有相应提升。因此可以看出,做好施工成本、工期和质量三者的协调,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有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这种科学的意识,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因盲目追求利益而出现赶工、大幅度缩短工期、偷工减料等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障,也成为当代社会深恶痛绝的行为。
2、施工管理机制不科学
目前我国很多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团队面临着新旧技术交融、新旧管理理念冲突的困境,尤其是一些全新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又无法发挥这些新技术和施工方式的优势。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团队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例如,很多房屋工程的施工期间,仍然大量依赖人力或能耗较高的设备,导致施工效率、质量和经济性都得不到保障,也不符合当前社会对工程施工行业的要求。
3、施工管理监督力度弱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对象包括材料进出、设备使用与维护、施工人员行为、施工工艺质量、造价控制等,较多的施工管理对象意味着施工监督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确保每个环节和细节符合要求。但是,大多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相互独立,导致施工现场缺乏具备专业知识且有经验的人员以严格的标准进行现场监督。尤其是很多监督人员执行监督工作都仅仅走个形式,不能深入评估材料消耗情况、工艺质量和现场安全管理情况等。
4、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的产业环境下,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中,有相当部分人员都没有接受专业训练,掌握的施工工艺都比较传统,对当今先进的房屋工程建造技术不够了解。同时,这部分人员在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意识不足,施工过程中存在行为懒散、随意的现象。而除了一线施工人员以外,很多房屋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也不具备足够专业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对新施工管理理念的不熟悉,以及在现场管理经验方面的缺失。这些因素,都导致工程管理效果和施工质量不理想。
三、房建项目中建设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分析
1、模板施工方面
在房屋的建设中如果梁体的跨度超过4.0m 时,支设的模板数据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动建设方案,目的是防止模板对建设质量的影响。接口处不能超过2.0mm。在作业工作时对支设的脚手架要合理,留出足够位置方便施工操作。为了防止柱混凝土的损坏,要在模板基层的底部抹平在1.0cm 左右,还要紧挨墙进行模板处理。对于顶部的模版处理必须要利用水准仪进行模板校对, 做到一定的水平值,另外可以采用塑料胶带进行加固稳定,而竖向模板的加固可利用加压海绵条进行处理。利用拉通线的方法主要是对梁柱和悬挑结构的检测,对变形的要及时作出调整。
2、混凝土施工方面
对混凝土的搅拌,要根据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均匀振捣,注意观察混凝土是否有气泡产生。所有的施工对象和位置都必须与设计的图纸一致,对混凝土的施工在缝隙处必须露出石子和泥浆, 其目的是方便后期的洒水润湿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水泥砂浆融合处理好接缝。如果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影响了浇筑,首先必须要按照设计图纸将施工缝的位置标记出来,预留在次梁板跨中1/3 的范围内,保证足够的后期施工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在所有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出保养措施,根据不同的季节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养护,每天可进行2 次养护控制时间在7-14d 左右。对于制作合格的混凝土要进行试验养护, 做到标准化,同时也要制定模板在现场进行养护,可作为拆除模板的有力证据。在标准的水泥用量配比下,为了降低水化热的发生,在设定的方案用量中可适当的利用一些其他的减水剂和掺合料。
3、钢筋工程施工方面
对钢筋的检测和验证可通过厂合格证和使用性能进行验证报告。要将钢筋进行合理的分配摆放,避免生锈的现象发生。用钢丝固定好板墙与楼梯外围的交接点,板墙内侧的双排钢筋可用的6.5 的钢筋进行固定,在每个平方米上至少要用1 根。钢材要有可焊接性试验的研究分析,确保了质量才能投入建筑施工。要严格检测钢筋质量,主要检测内容可从品种、规格、数量和搭接长度等,对检测的数据报告要及时给现场监理的工程师验收,保证所有钢筋的质量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涉及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其质量与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针对传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工程承包商、施工单位需要联合监理、造价人员积极优化现场管理机制,构建严谨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通过严谨的现场巡检制度, 确保施工现场人员保持行为规范,材料、设备的使用保证合理安全,最终在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成本合理性。这是当代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君.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39.
[2]施继余,段金跃.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2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