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诗词文化—农村中学“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杜红娟
[导读] 诗词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传承诗词文化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
        摘要:诗词一直是我国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传承诗词文化有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但是农村中学生学习诗词的途径比较少,所以要为农村中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诗词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传承诗词文化。本文介绍了三个让农村中学生学习诗词的方法。不论课内课外,让学生们都能够在校园内方便的学习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关键词:课堂赏析;诗社;诗词比赛
        引言:诗词不同于其他文章,比较难于理解,需要多花时间来学习,但是农村中学生学习条件不如城市中学生学习条件好,更需要教育者们耐心引导,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感受诗词之美,传承诗词文化。帮助农村中学生在校园内学习诗词,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重视诗词课堂赏析、朗诵,打好基础
        中学语文课上是农村学生学习诗词的主阵地,在语文课上,学生能够比较系统的学习诗词知识,增强文化底蕴,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课上时间带领学生感悟诗词之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学习诗词的动力。
        语文课本上有许多现代诗词和古诗词,尤其是古诗词,语文课本中常在一课中为学生选取四首古诗词重点学习,例如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中的第四课,选取了《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这四首古诗,为的是给学生一段适应学习古诗的时间,感受古诗之美和古人的情感,有较好的学习状态。但是古诗中的语言不如现代语言通俗易懂,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该注重对古诗的翻译和赏析,才便于学生记忆。
        在讲解观沧海这首古诗时,有几个平时学生用不到的词,如“碣石”、“澹澹”、“竦峙”等,学生可能不认识,还有几处句子比较难理解,如“水何澹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学生自己可能会理解错。所以教师首先应该领读,确保每个字的读音学生都能掌握,学生读诗时才能把古诗读的优美押韵,便于学习背诵。再让同学们试着去解析,学生解析错误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才能加深学生印象,纠正学生固有的错误,逐步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生流利背诵这首诗,诗背多了,学生对诗的感觉才会准确,为日后赏析其它诗词做准备,还可能让学生学会作诗,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筹建诗社,深化实践
        仅靠课上时间学习诗词是不够的,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懂诗、爱诗,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学习诗词。但是仅依靠学生自己课下学习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足够的自制力,这时候就需要学校创立诗词社团,在中学部每个年级各设一个现代诗词社团和一个古诗词社团,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学习诗词。


        诗社每隔一周轮流办校黑板报进行诗词宣传,各诗社负责搜集各年级的学生创作的优美诗词在校黑板报上展示,供其他学生学习模仿。此外,诗社还要定期举办活动激励学生们学习诗词,营造一种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接受诗词。例如可以举办诗词书写活动,让学生既学了诗又练了字,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静心平气。还可以请作诗优秀的学生演讲,为其他学生讲解创作心得和灵感,教给其他一些同学作诗方法,再请文学素养高的语文老师从诗词的语言、结构、韵律和思想感情等分析学生的优秀诗词作品,系统的教给学生们如何判断诗的优劣,如何欣赏诗、创作诗。诗社在寒暑假要给学生留任务,例如每个学生收集自己认为优秀的诗,读诗、背诗、赏诗、写心得体会,还要让学生懂得观察身边的事、人、景、物,每人创作两首诗。
        这样,学生不仅会赏析诗,还会创作诗,真正的体会到诗词文化。
        三、举办诗词背诵比赛,巩固成果
        在生活中,总有可以用诗抒情表志或形容景色的时候,如果学生只会读诗和赏析诗是不够的,学生只有会背诗,才可以在用到诗的时候脱口而出,抒发情感。所以学校应该举办诗词背诵比赛,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比赛先在班级内举行,采用课文诗词做考题,形式只为填空题,例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的后一句是什么?《雨巷》中“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后三句是什么?等等。每班选出前两名做队友参加年级赛。年级赛难度加大,以简答题的形式出题,例如:《归田园居·其一》中,描述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的是哪一句?还可以以山水花草为题,让学生任意回答诗句,十秒内作答,回答不出即为输掉比赛,直到剩下最后一组。最后为获胜的前三组获得奖励。
        在学校内组织大型诗词背诵比赛,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诗词,诗词掌握多的学生容易获得校级的荣誉,有利于在学生群体之中形成诗词学习竞争关系,有竞争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在全校内营造出一种积极传承诗词文化的氛围。
        结束语:自古以来,诗词就是我国的文学瑰宝,许多著名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近现代诗人又不断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在我们这一代,更要好好地传承这些文化宝藏,弘扬中华文化。用这些优秀的诗词点缀我们的生活,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应前.吟诵促进农村中学语文古诗词情景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44-145.
        [2]郑玲,安宁.农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9(06):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