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措施 韩亚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韩亚红
[导读] 摘要:电力调度是指通过对整个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监控信息,科学评估其工作状态,进而做出相应的电能调度行为,以此来保证电网的有序运行。
        (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电力调度是指通过对整个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监控信息,科学评估其工作状态,进而做出相应的电能调度行为,以此来保证电网的有序运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优势 应用 技术优化
        1、电力调度过程中的自动化的应用
        1.1 运行监视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为了掌握电网正常运行工况、异常及事故状态,为了安全、经济调度和控制提供依据,必须对电网实现以保证安全运行为中心的运行监视,所以称为安全监视。按颁布有关法规、规程的要求和调度的需求,主要内容为:网调、省调要监视电网的频率、电压、潮流、发电与负荷容量、电量、水情河水位等参数;监视断路器、隔离开关、带负荷调压变压器调压分接头以及发电机组等设备的自动调节装置的工作位置状态,主要保护和全自动装置的动作状态等信息。正是基于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监视,可以提高供电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对于供电工作有着全局的掌握和管理,减少了出错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2 经济调度
        电网经济调度的任务是在满足运行安全和供电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合理地利用现有能源和设备,以最少的燃料消耗(或费用、成本),保证安全发供电。因此,网调和省调要在按规定保证电网的频率和电压质量的前提下,使发电煤耗、水耗及网损最小,即发电成本最低,同时又能保证一定的备用容量,因而网调和省调要进行负荷预测,实现经济负荷与最佳负荷分配,制定发电机华语负荷曲线提供依据;实现水库经济调度与最优潮流分配,为在最佳水能水量综合利用的条件下,使水耗与网损最小。对于地调,则以实现负荷管理及其经济分配为基本内容,还要定时进行电压水平和无功功率分配的优化运算,用以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在尖峰负荷时要平衡馈线负荷以降低线损,在有条件的地区电网内,还要实现降压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以实现小型梯级水电厂的经济运行等内容。经济调度的各种内容,需要同运行监视、自动控制、安全分析密切结合才能付诸实施。
        1.3 安全分析
        进行安全分析是对电网在正常和异常运行的状态进行分析及对事故发生前的状态预测和事故发生后的状态分析,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 当电网发生事故后,在实现事故顺序记录、事故追忆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跟踪事故的发展、参数的变化,保护和自动装置及断路器的动作情况,从而提出事故处理的对策,以达到缩 短事故处理时间,防止事故扩大的目的。在地区电网发生事故时,还可以通过对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和实现在线预操作,及时处理事故,改善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此外,通过调度员的培训模拟,进行事故预想与事故演习,有效地提高调度人员运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处理事故的临战能力。
        1.4自动控制
        电网调度自动控制是在运行监视的基础上,对电网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实施调节或控制。控制信号自上而下发送给厂、所或下级调度。这类控制范围很广,但主要是对断路器及其它发送发变电设备,例如,发电机、调相机、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电力补偿设备等,通过调度人员实 现遥控、遥调或自动实现相应的闭环控制或调节。

上述电网调度自动化基本内容是紧密相关的,不论哪一级调度中心都必须以实现电网的全面运行监视为前提,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充实完善,以达到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目的。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完善与优化策略
        2.1 完善网络通讯结构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修改以及调整数据信息的工作由系统自身进行,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网络通讯传输,这是控制电力调度自动化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要想确保有效的运行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调整各类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位于数据库中,在对数据库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将信息采集实际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完善数据库时,需要对数据库后台语言进行充分的应用,而在调整数据库时,也可以对各种网络节点进行有效应用等。所以实际对网络通讯结构 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的选择查询方式和客户,促使主体性能和网络的优势能够在计算机中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可以 进行完善和调整数据库数据的任务,在科学处理电力调度系统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可以促使稳定性在该系统中充分体现出来。
        2.2 优化系统容错结构
        要想促使优化系统目标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得到实现,可以对冗余容错结构进行充分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双服务器存在于该系统中,服务器在同厂站端进行连接的过程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发动,并且实现检测程序模式的目标。一般来讲,双前置模式会被应用于电力调度系统中,也就是总线双机切换可以在 485 的背景下实现,双机切换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串口服务器技术基础上,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可以进行双机切换。但是,在故障产生于通信主通道连接中时,通道数据会被其他备用通 道所启动,在这一过程中,收集主通道数据的工作将被终止,备用和主通道功能发生了调换,尽管如此,备用通道也不会收集原有通道中的相关数据,这样一来,调度系统自动化就可以实现稳 定的运行。
        2.3 扩充网络架构
        在促使自动化在电力调度系统有效实现的过程中,应首先建设远程工作站,同时工作人员应适当展开维护与管理工作,在顺利展开远程工作的基础上,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首先,将特定的网卡配置给系统计算机,确保其拥有最低 10M、最高 100M 的宽带,同时,在对其进行组网的过程中,必须对 8 芯的双绞线进行充分的应用,从而促使抗干扰能力在该系统中有效提升;其次,工作人员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促使自动化系统不会因设备故障而无法运行。 在定期维护的过程中,应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全面的判断,工作人员也应 当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在线调控和网络升级得以实现,最 终为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合理应用与优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使其不断完善,从而让电能供应向安全、经济和优质的方向发展,最终使电力用户享受到高质量的电能供应。
        参考文献:
        [1]赵秋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10):92-93.
        [2]朱登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技术与优化[J].硅谷,2012,(2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