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供电局设计处 内蒙古包头市 0145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电力公司想确保电力的供给,电力公司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公司是不可缺少的。在此,对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该系统论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可以给中国电力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为了能够切实保障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避免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环节出现隐患和问题所对电网造成的影响,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深度剖析电力系统中所存在的缺口和短板,以创新意识进行完善解决,才能有效推动电力事业趋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电能生产过程、电能传输过程与管理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调度与管理。对于电力系统,他是一个分布区域辽阔、组成复杂的庞大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涉及到很多内容,比如在电能生产中进行自动检测、自动调节与自动控制,为整个系统和所有元件都提供自动保护,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自动传输,对系统的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调度,并能对企业进行自动化管理。自动化根本目标在于保证实际供电质量,包括频率与电压,使整个系统能够安全且可靠的持续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应有的管理效能。从内容上讲,电力系统自动化由三方面内容组成:①对地区调度进行实时监控,主要由小型或者是微型计算机构成,其功能和中心调度对应的监控系统基本相同,但相比之下要较为简单;②变电站自动化,其现阶段主要发展方向为无人值守,它的远动装置主要为可编程序;③负荷控制,常用控制方法为工频控制与声频控制,对于自动化,除硬件方面以外,还包括软件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自动化。对管理系统而言,其自动化主要利用计算机完成,其常见项目包括对电力工业进行计划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事管理、资料检索与设计施工管理。
2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技术表现
2.1在变电站当中的应用
在变电站当中的自动化技术就是对变电站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管理以及监控。在变电站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将变电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的压力不断的降低,将变电站日常工作的效率不断的提高,提高变电站日常工作的质量,在应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过程当中,一旦变电站有故障发生,那么自动控制系统就会向计算机画面当中发送故障的场所以及故障的实际情况,检查变电站,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将变电站故障引起的经济损失进行减少,提高变电站的经济利益。
2.2电力调度当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电力系统也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提高,电力调度系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并对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为了能够促进电力调度系统得到更好的完善和提升,将现代化的移动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应用和完善到电力调度系统当中,能够大大的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效率,推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遥信功能、遥测功能逐渐向无人智能监控的方向转化,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能够通过运用先进的软件、信息化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来准确、清晰的了解与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频率、功率、电流以及电压的实际状况,并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来提出更加有针对性、高效率的解决策略和预防办法,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多种故障或者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的防治和杜绝,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安全运行是非常有利的,促进电力调度系统更加信息化、集约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2.3在状态检测中应用
电力系统监测中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通过提前处理保证整个系统的应用情况,因此这种应用对于改善状态监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处理系统时,需要根据系统的运行参数对于检测装置进行设定,确保对相关参数的检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一旦超出范围,或者呈现出较大的数据波动,相应的警报系统将会进行预警处理。具体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数据异常问题,系统在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会与相关参数的合理空间范围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出现异常,将会发出相关的警报信息,工作人员在获取警报信息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提高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3促进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措施
3.1建立可靠的硬件系统
因自动化系统具备其它传统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所以在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技术应用后,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保证用电质量。系统运行时,通过对硬件系统的科学监理,能准确采集相关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确保系统运行发生故障后可以迅速且准确的找出故障产生问题,同时以自动化系统特性为依据对故障产生部位进行隔离,以此避免故障进一步发展,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由此可见,电力系统除了要采用适应的自动化技术,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硬件系统,以此确保整个系统可以长期且稳定的运行。
3.2改善自动化施工技术
虽然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相比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为了保障电力事业能够更加完善,则应当提高共享开放的理念,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结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改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需要从设计环节入手,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则应当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并保持积极创新的思想,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的设计中。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资源搜集整理,并根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行融合,以形成完备安全的设计方案,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采取以下设计思路:(1)可以通过分布式的设计模式,将设计构建中的预警、管理工作进行不同的模块分离,避免各模块之间出现相关的影响和干扰,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节约不必要的接线,实现企业的成本节约。(2)利用功能较为完善的继电器,确保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兼容性和延展性发展到最优,并实现电力系统软件自动化技术的标准性和灵活性,以便于系统更好的应对变化,提高工作能力。
结语
综上,在电力系统当中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不仅可以将电力运行的稳定性进行保证,还可以将电力运行的效率进行提高,保证电力运行的质量。所以,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进行应用,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新形势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研究方向[J].通讯世界,2017(21):179-180.
[2]王冬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刍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77-178.
[3]卢喜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8):53-54.
[4]尤守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魅力中国,2017(3):62-63.
[5]岳柒睿.新形势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研究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9):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