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探讨 李伟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伟
[导读] 摘要:选择应用标准化的变电一体化运维模式中,可以提高变电安全性,促进电力生产和输电质量稳定,为运维人员的工作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对繁琐的运维工作环节进行系统化、明细化,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确保各环节、各职级衔接顺畅,避免混乱和死角。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选择应用标准化的变电一体化运维模式中,可以提高变电安全性,促进电力生产和输电质量稳定,为运维人员的工作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对繁琐的运维工作环节进行系统化、明细化,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确保各环节、各职级衔接顺畅,避免混乱和死角。规范化运行可以有效防范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实现电力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监控,真正实现变电站的质量安全控制,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保障。
        关键词:变电;一体化;标准化;运维模式;探讨
        先进科学技术在电力生产系统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电网建设的现代化,电网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变电站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新科技装备的应用减少了操作环节,提高了操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代变电站的发展也促进了运行管理方式转变,减少了人工操作,变电运维方式逐渐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方向。随着变电站设备的更新和变电站技术的进步,变电站的运行方式越来越电子化、智能化,对运维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变电站来说,设备的复杂性增加了运行风险,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检查和解决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日常运维水平,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要求变电企业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推进运维工作规范化运行。
        1、影响标准一体化运行的问题
        要分析这种新的运维模式,首先要了解影响标准一体化运行的问题。在我国,采用标准化运营模式辅助变电站工作尚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主要问题如下:
        1.1运维人员自身的存在问题
        许多运维人员缺乏学习意识,没领会规范运行对变电业务的意义,习惯于采用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他们参与变电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之前工作的经验。对于变电环节出现的新问题,很难找到和采取有效的方法;此外,目前电力部门已经吸引了一批新的年轻技术人员参与变电管理。但是,新技术人员对变电工作了解不够,还依赖于老员工的指导,难以独立解决变电标准化工作中的难题。
        1.2达不到新的运维模式要求
        在新的运维模式下,还要求多个变电站共同参与管理工作,但不同变电站的质量仍然参差不齐。例如,一些变电站运行时间长,电气设备种类繁多,信息水平达不到集成化水平,历史遗留问题多。安全责任制也是保证规范化运行标准化程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变电站急需扩建的情况下,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实的问题会使人员配置混乱,难以实现标准化尽快行动。
        2、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设计
        了解了影响标准化有效实施的问题后,就可以了解具体的模式设计。
        2.1设计原则
        为了使变电站综合运行模式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必须使原有的运维模式更加科学、简单、有效。需要我们首先了解模型中的危险点,定位风险点,然后将其向前移动,从而有效地预测现有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制定标准化的运维计划,明确延误的属性和可操作性,并将相关规章制度与标准化管理的相关项目区分开来,让考核结果更加准确,确保整合简化模式的科学性,从相对简单的运维工作入手,逐步开展运维工作,建立试点。通过试点对象可以查看安全装置情况,使工作人员对运维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展示基本要求,更好地控制变电工作的过程。
        实用性设计原则也是变电站综合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要了解不同变电站的模式,主要是了解内部设备的模式和基本运行模式。

根据具体工作的特点,专业术语转换成常用语,更容易被变电站人员理解,展示良好教育和示范功能。
        2.2主要的指导书编制方法
        在了解变电站一体化运维标准模式的几个设计原则后,也有必要了解编制指南的方法。总指导书的编写需要按阶段进行。在规划前期,其基本结构和制度需要明确,包括了几个重要内容,如:主要负责人、规划的具体实施、公证人审核等。在研究阶段,要分析这种新的运维模式有什么特点,特别是系统的可重复性和安全性。这两个特点是分析的重点,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需要细化到指导书中。在讨论准备阶段,要在说明中说明基本运行方式和变电之间的区别。细化指导项目,不仅要明确危险点,还要将预防危险点突发情况的主要方法编辑成指导材料,从而提高文本的可操作性。
        2.3生产经营标准化
        供断电操作是变电站生产运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按照标准化流程图,规范作业准备、接单、操作票填写、查图、作业监控、质量检验全过程。为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要严格按照“操作不规范即违章”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和监护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运行前,应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对电网、人员、设备、环境和用户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不同项目的风险等级。通过标准化危险点分析,确保作业中所有危险点完整、准确的识别,并根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填写标准化控制表开展行动。
        在操作中要采用标准化操作步骤,实现“标准化供电和标准化断电”。运行前,检查站内运行方式,严格按照运行指令模拟运行。模拟完成后,再次检查运行模式,确认无误后再正常运行。操作完成后,再次检查操作模式确认效果。
        3、新变电运行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在了解运维模式后,就会发现能够改变原有的运行状态,因此在变电业务及其相关业务中,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更好地实现数据的积累。
        目前,特高压交直流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特高压可控串联补偿技术、风能和太阳能存储技术、超导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中。如何在变电运维中更好、更安全地引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对规范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建立规范的监督考核制度,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标准化的运维就无法实现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见,建立规范的监督考核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结束语
        我国变电系统的主要经营任务是控制电力系统的安全。为了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通过标准化操作来实现安全生产。为了进一步发展输变电标准运维模式,需要进一步规范输变电标准运行,将科技一体化技术融入输变电标准运维模式,电力工作者要完全掌握电力技术,了解标准化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全新的变电系统模式。
        参考文献:
        [1]变电运维中存在风险及解决措施研究[J].刘燕华.山东工业技术.2017(06)
        [2]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童劲松,张杰.电子世界.2017(07)
        [3]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陈志益,王军伟,黎刚.低碳世界.2017(25)
        [4]变电运维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何世明.中外企业家.2018(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