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刘凤琴
[导读] 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日常教学的真实情况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日常教学的真实情况,从“拓展背景知识,深度了解文章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带动学生积极性”“多元教学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回归生活教学,完善语文素养。”三个方面出发,对如何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深度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多样化教学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也随之突飞猛进,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带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鉴赏水平的提高。语文作为学生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树立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语文是一门具有充沛人文情怀的学科,因此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散文小说都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同时还是培养学生语言交流与文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看到语文教学之于学生的重要性,丰富教学手段,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
        一、拓展背景知识,深度了解文章内容
        每一篇文章因其创作背景不同所要传递的情感也各有不同,教师带领学生拓展课文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度了解文章内容,所以说这一教学方法是贯彻落实课堂深度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以《药》一文为例,这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具有哲理性的小说作品,文章讲述了老栓因儿子小栓得了唠症,夫妇二人为儿子买人血馒头的故事,课文在结构安排上十分精巧,采用双线交织的方法,缓缓将故事道出,表面上老栓夫妇给儿子买“药”治病是故事的主线,实则是又埋下了革命者夏瑜被军阀杀害的故事经历。在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初步了解后,教师可向学生拓展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该文创作于辛亥革命时期,因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软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鲁迅先生在目睹这一切后创作了这篇文学作品,在对背景进行深度了解后,学生对于课文理解更加全面。课文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用尖锐的笔法刻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老栓夫妇代表着那个年代中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没有思想觉悟却带着一丝人性中的善良,如文中写到他在攒出钱给儿子买了人血馒头时,面对血淋淋的“药”竟然不敢接,但又对于封建迷信所言人血馒头可以治病的邪说却又深信不疑,是那个年代中劳动群众性格的总和;而夏瑜作为革命者,在被抓捕之时仍旧意志坚定的在牢狱中宣传革命理想,面对恶势力英勇就义,展现了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不仅仅加深了课堂理解,更促进了以文学为起点引发深思的重要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开展小组合作,带动学生积极性
        每个人因自己的成长境遇不同,对于文章的理解也有细微差别,开展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以文章为启发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在彼此观点的碰撞中更加全面的掌握课文内涵。以《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为例,这是梁思成先生所创作的建筑学作品,文章深层次地探讨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将中国建筑的约束性描绘的淋漓尽致,表现了建筑作品千变万化的美感。梁思成先生将中国木建筑与世界各民族建筑相比较,体现了中国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的建筑特征,并将其独有的美感描绘的十分详尽,使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建筑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文章学习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知道的建筑作品。有学生说:“我对明清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其代表性的建筑就是北京故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群,课文中描绘的建筑方法都得到了体现,以太和殿为例,采用重檐庑殿顶的建筑风格,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殿前有宽阔的平台,安置着许多祥瑞的摆件,这与课文翼展之屋顶部分正好呼应。”也有同学补充:“中国的建筑并不只有明清建筑,唐朝建筑风格与故宫有明显不同,建筑布局十分严密,唐代的建筑材料有木材、瓦石和砖块,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现在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是唐建砖石结构建筑的代表,这正好印证课文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将彼此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相互分享,从而达到了课堂教学最大化的效果。


        三、多元教学手段,增加课堂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水平的提升,优秀的文学知识不只局限于课本,在光影之中学生一样能汲取到可以促使自己进步的重要内容。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文章讲述了林黛玉离开父母家中进入贾府的故事,文章以林黛玉的眼光,描绘了贾府的各种细节,将贾府的奢靡形象体现的十分详细,在人物描写方面通过人物穿着与语言方式就将人物性格描绘的淋漓尽致。如对于王熙凤的课文中是这么写到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文章着重用了大篇幅的笔墨描写了王熙凤的身着华丽,进而读者对于王熙凤泼辣的性格有了形象的了解,宛若身边所见到的真实人物一般活灵活现;亦或者是对于贾宝玉的描述,“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对于林黛玉执着发问有没有玉,将贾宝玉聪明灵秀的性格描绘的十分立体。在学生掌握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的影视片段,以相关的影视资料作为课堂辅助教学延展,学生在光影之间对于文章描绘的内容了解更加深刻,与此同时提升学生揣摩人物性格的能力,而且对于影视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较大促进作用,为学生深刻了解文章中所要表露的深刻内涵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加了课堂的活跃度,对于综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回归生活教学,完善语文素养。
        优秀的文章是引发人们深思的启明灯,语文课堂生活化是深度教学的重要内核,这一教学理念是要引导学生以书本中的知识为指引,提升他们面对未来的信心,从而达到完善自己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文章是马丁路德金所写下的著名演讲,课文言辞真切,表达了对于黑人平等的真切愿望,当时美国黑人制度形势严峻,黑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威胁,马丁路德金作为倡导人民民权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基于当时现状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这篇演讲。学生详细阅读全文后,会被文章所传递的真诚感动,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带动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有的同学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出色的天文工作者,浩瀚星辰遥无边际,我们是沧海万年的一粒小小尘埃,当我从望远镜观察着天上的点点星光的时候,总会觉得无比庄重而敬畏,我相信在宇宙之中一定还有别的生命存在,我想为中国的天文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有些同学会说:“我的梦想相较别的小伙伴而言朴实平淡,我想当一名人民教师,在我心中老师是最具有意义的职业,她是每一个学生的引路人,传道授业解惑将知识能力与处世智慧传递给我们,不求回报不辞辛劳,我敬仰的教师们站在三尺讲台上,被粉笔染白了发,同时也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输送向社会谱写新时代的篇章。”以课本为起点,带动学生回归生活,诉说自己的梦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加了学习热情,更能激发学生的人生希望,从而达到课堂深度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意义是要培养学生完备的人生价值观念与知识能力,课堂深度教学的理念是引导教师发掘课本的深层意义,启发学生养成完备的语文能力,从而树立远大的神圣目标,指引未来发展。笔者将持续关注“高中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策略探究”这一重要课题,立足日常教学,深入学生内心,旨在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
        参考文献:
        [1].何欣.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深度言语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491(11):59-60.
        [2].黄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214-214.
        [3]万燕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J].新课程(中)2016.(4):173-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