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现在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由于煤矿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其自身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为了提高煤矿资源在开采过程中高产、优质、安全的效果,就必须加强煤矿的采煤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就煤矿采煤安全管理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且提出了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几点防治措施,以此推进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防控措施
引言
煤炭生产的环境非常复杂,导致在生产煤炭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使煤炭的生产和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为了使煤炭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得以减少,煤炭生产能够保证顺利进行,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加强煤矿采煤的管理,对煤矿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煤矿采煤安全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为了减少煤矿生产中所发生的事故,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的成员的安全意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国煤矿生产事故近年来频发,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1安全意识相对淡薄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收到经济发展以及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煤矿企业过分追求对经济利益的的需求,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于安全意识的引导,安全责任的建立、安全知识的普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企业的安全意识形成中,对于涉及到的安全思想的运用,没有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因此,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企业安全管理意识淡薄,领导管理责任不明确,缺少多方面的综合运用功能,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侥幸和麻痹心理,造成生产过程出现有不安全的隐患并带来一定的安全事故。
1.2管理体系相对匮乏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于危险系数相对较大,安全管理较弱的环节,没有采取积极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整个煤矿安全管理中,没有构建系统化、连贯性的管理体系,在整个生产的环节中,对于信息化、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运用,没有突出相应的主题,在安全信息的传输功能上,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差异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运行上也没有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运用管理,在规章制度的运用上不能落到实处,没有构建信息化、制度化的综合运用模式,对于整个安全功能的实现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3技术运用相对短板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中,譬如在通风安全管理中,在事故安全的综合原因分析中,技术上的落实也是一个重要的难点问题,由于顶板综合技术运用的不足,煤矿综合地质因素的考虑不周到,煤矿巷道布置的不合理,顶板设计的不科学,就会造成煤矿通风的不畅,从而影响整个安全运用的技术控制。还有,在煤矿瓦斯爆炸的事故中,由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淡薄,没有规范化的运用综合检测技术,对于可能出现的“三违”现象,没有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从而增强煤矿井下工作运转的危险系数,尤其是在通风安全控制方面,如果没有采取积极的技术跟进,就会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措施
2.1实行领导带班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煤矿企业实行领导带班制度,领导每天带班可以随时掌握井下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处理,把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并及时向调度值班室汇报。加强领导的巡视和检查,还可以及时制止“三违”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认真组织好班会的召开,做好交接班的记录,严格请假制度,尤其是领导应尽量在矿区第一线,坚守自己的岗位。
2.2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在煤矿的生产现场,要想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必须认真检查现场,在安全检查方面加大力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并组织查岗小分队,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要求相关单位及时排除,并做好检查,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2.3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安全监督
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不仅是煤矿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因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出台法规的方式对煤矿的安全管理进行立法,进而规范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使之可以真正的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监督,通过完善监督,强化管理的方式减少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煤矿企业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并有针对性的设计应急机制,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2.4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
加大投入力度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国家可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对资金的使用范围,并设置相关的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测评。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技术的研发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科研保证体系,加快安全生产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
2.5完善安全管理监督机制
安全监督人员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安全监督人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监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公正廉洁,对于存在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要坚决严肃处理,绝无偏私,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监督的实效性。
2.6建立管理团队,提升团队素质
管理人员素质不足将直接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切实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管理团队。团队化管理是现代较为流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与缺陷,使得管理的内容更加全面,管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减少进行管理过程中的盲点。因此,煤矿企业应积极的打造出自己的管理团队,通过外部招聘以及内部培养等方式,弥补煤矿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2)提升团队素质。由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建立企业管理团队后,煤矿企业应注重管理团队素质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综合指导等方式,使得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团队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2.7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坚强对技术控制的融入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综合管理的时候,要实现对煤矿技术运用的先进性采取,通过结合现代化的采掘与设备技术控制,在综合管理过程中,通过安全管理的模式,实现对煤矿企业综合功能的控制,这样,能起到良好的安全控制效果。并在整个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对煤矿工作人员的技术控制,这样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的规范化。计算机用于通风安全管理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及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瓦斯管理、防火和防尘管理等。二是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借助DSS或专家系统可实现对矿井灾害的救灾方案预演、优化和科学的决策。
结语
煤矿行业是高危行业,施工环境差,遇到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可能性都比较大,近年来频发的安全生产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煤矿安全管理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煤矿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安全管理模式,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真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极大地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王东京, 刘明星, 王林刚.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的探索[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2).
[2]李向阳. 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管理措施[J]. 能源与节能, 2019(8):173-174.
[3]宋慧刚. 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智富时代, 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