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茹红勇
[导读] 自我国开展城镇化建设以来,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镇配套基础设施也随之增加,给排水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于城镇居民的日常用水而言至关重要,所以,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必须严格把控,确保达标。
        摘 要:自我国开展城镇化建设以来,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镇配套基础设施也随之增加,给排水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之一,对于城镇居民的日常用水而言至关重要,所以,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必须严格把控,确保达标。但是事实上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技术并非是尽善尽美的,他仍然还有一些问题点需要突破,这些点也是促进市政给排水管道技术和质量双提高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并以市政给排水实际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给出了促进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的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设施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提升的意义
        城镇给排水系统不仅与城镇居民的用水息息相关,也关系到城镇环境的美化,虽然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技术具有扎实的基础,且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日益完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城镇化进程变缓,对给排水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加,所以市政给排水系统仍存在改进空间。此外,功能完善、高效的给排水系统也有利于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居住环境的优化。
        2 市政给排水管道常用施工技术
        2.1 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技术是市政给排水工程运用到的最基本技术,也是管道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场环境相融合。在进行沟槽开挖之前,要对施工周遭环境进行详细排查,确认无风险后再开始挖掘,挖掘过程中要注意地下水流向,避免渗透情况发生,保证挖掘的沟槽坚实牢固。一般而言,沟槽开挖技术本质上是使用机械操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沟槽的质量。
        2.2管基施工
        管基施工是验槽合格后进行的下一步骤,它以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图为标准,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而进行的混凝土浇筑稳固方法。具体操作为在验槽合格后,先依据规划图要求将混凝土铺设到管基所在地点,再选择合适的受力点来支撑,保证土层的顺利施工作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注意首次要让其呈平行方向分布,以便于后续的管座浇筑,也有利于整个给排水管道工作的顺畅进行。
        2.3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是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关键步骤,因为给排水的流向与给排水管道的走向是存在较大差别的,管道的走向是由上到下的,若要进行大面积的管道安装,就需要借助吊装工具开展,而吊装车的体积及质量均较大,在作业时要与管道沟槽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造成塌陷。另外,管道安装时必须要使管道的中心保持平稳,在进行平吊之后,施工人员可以依照其设计次序依次开展管道的安装工作。在此过程中,最好采取人工压管,因为管道一旦触碰到沟槽的内壁,其稳定性就会大打折扣,且会具有危险性,此外,人工压管也有利于避免管道压力过大而使管基无法承载的情况发生。
        2.4闭水试验
        管道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对沟槽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观察有无积水留存,之前为进行管道安装而预留的作业孔是否已经全部封闭,有无漏水情况发生,安装好的管道有无质量隐患等。全面检查均达到设计标准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闭水试验是管槽回填前的必备工作,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它主要是针对压力管道等规划中需要闭水的管道开展的水压测试。该试验是分阶段多次进行的,依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对试验段的管道注满水,浸泡24小时后看其是否达到要求。对管道渗水量的观察时间必须大于30分钟,查看此时间段内的渗水量有否超过国家规定的闭水试验渗水标准。闭水试验要实现各路管道的全覆盖,以保证给排水管道的质量达标。


        3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3.1缺乏质量管控观念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放缓,市政重点更多转化到高质量发展上来,给排水系统作为城镇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明确该工程的重要作用对于市政而言意义重大。该工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存在质量问题,但是市政对其质量的管控意识却有所匮乏。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比较特殊,它的资金来源中政府部门财政资金占据绝大部分,因此,市政的相关工程部门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把控观念相当匮乏,甚至存在部分个人意识占据主导地位以至于主观放水的恶劣情况发生,此现象必然会使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无以保证。
        3.2现场监管力度不足
        市政给排水管道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市政相关监管部门极少下现场进行质量监管,以至于现在的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监管工作的自身性质要求其具有条理性系统性,但因其覆盖范围较大,并无任何具体的监管工作流程供其借鉴,这也致使在实际监管工作进行时,会发生毫无重点章法的草率监管行为,加重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
        3.3监管部门水平欠缺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管,一般而言是由施工方的监管部门与政府对应监理部门协同开展的,他们经常采取衔接委托的方法开展。但是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会发生较多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使监管的既定路线被迫中断,影响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导致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变得毫无条理,出现监管错杂的情况。针对该情况,相关的监管监理部门应该重视部门的业务培训,避免因为部门人员水平欠缺而出现的监管不利现象,以免拖慢施工进程的情况发生。因此,要时刻注意培养市政给排水工程相关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质量监管工作的顺畅进行。
        4 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的措施
        4.1 做好施工图纸及方案把关
        施工图纸作为给排水工程施工的依据,其质量把控至关重要。在对其进行审核过程中,只要发现其存在不合理之处,应立即联系相关工程师对其进行改进完善。若实际图纸与原规划相差甚远,也应该及时修正改动,并相应的微调实际工程施工现场。此外,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是市政给排水工程顺畅施工的前提,配合完善的施工图纸,可以节省工程所耗资金,缩短施工工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及效率。
        4.2增强现场监管力度
        只有监管部门深入一线进行监管,才能有效把控工程所采购的材料、确保施工环境、了解实际参与施工人员的数量质量、以及施工所选用的设备和施工技术等,确保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市政相关监管部门要下现场进行实际勘探,然后对勘探情况展开深入分析,确保施工质量可以达到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实时调整现场管理方案,以保证工程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符合原定要求。
        4.3完善施工控制体系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具体施工进程中,会用到大量的人力及设备资源,这也就说明,如果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管不达标,就会致使整体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顺畅开展。因此,在对其进行质量管控时,要有科学合理的控制方式。一是相关部门的监管人员要深入一线施工现场,在对其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后,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时间及施工顺序进行合理规划控制,保证人员方面的操作及进度都能与整体工程的工期及要求相契合,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的人员方面把控。二是要做好技术方面的把控,对参与施工员工的实际技术操作进行把握及监管,有利于对整个工程后期的监控引导,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使其与原定规划相一致,保证其投入使用后的质量故障问题大幅减少。总而言之,市政给排水工程虽然不似城市景观显眼直观,但是其与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对其施工技术和质量严格把关,促进我国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永为.市政给排水施工和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55-156.
[2]张宇.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管理科学),2015(19):192.
[3]王来宝.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市政建设,2015(3):172.
[4]董俊颖.分析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工程科技),2015(1):136.
[5]相有鹏.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