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在胸腰椎手术俯卧位安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就诊的100例胸腰椎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胸腰椎手术俯卧位安置中应用效果显著,对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关键词】风险管理;胸腰椎手术;俯卧位安置
胸腰椎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针对胸腰椎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解除疾病,提升生活质量。但蔡建树[1]研究发现,手术主要采用俯卧体位,有可能并发呼吸困难、失明等疾病,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医院针对胸腰椎手术进行风险管理,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有效手段规避危险因素,提升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就诊的100例胸腰椎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3.92±5.21)岁;观察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4.29±4.9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切口护理等。
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包括:
(1)眼部风险管理。长期保持俯卧位将给腹部造成较大压力,腹部压力通过神经传至中枢神经,导致眼压升高。且手术时间越长,眼睛失明风险越大。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也可在手术室准备红霉素膏,涂抹在眼周围,保护眼睛。也可适当调整头部位置,减少对眼睛压迫,预防失明发生。
(2)循环系统风险管理。手术中出现心脏骤停情况,应快速更换体位,保持平卧位,做好抢救措施。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保持侧卧位,做好伤口处理,避免出血量过多。停止手术,并耐心向家属接受手术中出现问题,排查存在问题后,准备下次手术。
(3)皮肤风险管理。手术治疗时间过长,皮肤长时间压迫,将导致压疮事件发生。在手术过程中,可在压疮常发生部位,如膝盖、肩膀、胸部等部位垫上软枕,降低局部受力情况。
术前还应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是否出现磨损、破裂等情况,做好皮肤护理。
(4)生殖器、乳房风险管理。俯卧位将压迫生殖器,导致缺血或功能受损。因此,手术过程中应保持正确体位,降低对生殖器压迫。女性将压迫乳房,导致乳腺受损,在手术过程中可在两肩垫上软枕,避免压迫乳房。
(5)关节风险管理。俯卧位易导致颈椎、肩关节、髋关节等发生骨折、脱臼,影响身体其他关节功能。因此,术前由专业人员指导更换体位,保护好头部、肩关节及髋关节等,避免关节损伤。
1.3 疗效标准
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失明、压疮、呼吸困难及其他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失明1例,压疮2例,呼吸困难1例,其他并发症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0%(6/50);观察组失明0例,压疮1例,呼吸困难0例,其他并发症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2/50),χ2=4.348,P=0.037。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胸腰椎手术体位以俯卧位为主,长期保持俯卧位将导致失明、呼吸困难、关节骨折等发生,预后效果较差,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针对存在风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风险管理手段,控制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预后效果。风险管理主要包括:眼睛、循环、皮肤及关节等,做好有效防范措施,预防潜在风险,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可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与李亚云[2]研究完全一致。说明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评判俯卧位存在风险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俯卧位产生的压迫性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效果较差,故应针对不同患者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找出存在问题,才能做好相应风险管理措施,提升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胸腰椎手术俯卧位安置中应用效果显著,对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建树,项伟岚,陈渊航,等.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风险核查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04):140-145.
[2]李亚云.风险管理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