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莫莲湘
[导读] 探究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方法以10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组添加督脉隔姜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使用督脉隔姜灸汤治疗,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督脉隔姜灸;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症;
        前言
        化疗为恶性肿瘤常用治疗手段,但抗肿瘤的同时也将损伤机体正常功能,如骨髓抑制,影响疗效。当前,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采用西药治疗,但伴随多种不良反应,如关节酸痛、发热等,且治疗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1]。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采用督脉隔姜灸预防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0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男、女患者为26例与24例;年龄在3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5±5.71)岁;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分别为23例、15例、7例与5例。研究组,男、女患者为27例与23例;年龄在37~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3±5.71)岁;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分别为21例、17例、9例与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
        使用20mg维生素B4、100mg鲨肝醇片口服治疗,3次/d,持续治疗14天,视为一个疗程。
        1.2.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添加督脉隔姜灸治疗:
        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督脉隔姜灸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体位,暴露背部,充分消毒脊柱与两侧17cm以内皮肤;取督灸粉铺上,并覆盖桑皮纸,生姜3g,去皮粉碎,滤去姜汁,在治疗巾上平铺,铺成与脊柱相当的长度,高约5cm,宽约10cm;提前准备的艾绒在姜带上铺垫,将艾绒点燃,自然燃尽,需要注意避免艾绒洒落烫伤患者,并注意保暖。灸毕,将姜泥、艾灰移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与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
        症状积分:根据主症状进行评分,共0-4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重。
        治疗有效率:以白细胞数量进行评估,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停药1周白细胞数量均为4.0*109/L以上,症状消失,即为显效;治疗后的白细胞数量为4.0*109/L以下,但与治疗前相比上升超过0.5*109/L,症状改善,即为有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即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比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予以T值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3 讨论
        随着临床深入研究恶性肿瘤,临床常采用放化疗技术进行治疗,而抗肿瘤药物不具有特异性,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均具有杀伤能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旺盛,更容易受到损害,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更强,产生骨髓抑制,降低白细胞水平,从而发生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头晕眼花、神经乏力、恶心呕吐等,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临床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和常采用西药治疗,如鲨肝醇、维生素B4等,但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生白能、粒生素等重组人粒细胞聚落刺激因子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不佳,且价格昂贵,仅被少数人接受[2]。
        中医理论认为,白细胞减少症病机为脾脏阴阳俱虚,毒邪侵袭,气血津液均伤,脏腑功能亏损,脾肾虚亏。而脾肾虚弱,水谷不化,肾精与气血化源不足,虚损衰竭,全身失养,需行补肾填精,健脾益气之治。动脉在人体后正中线上,是阳经总属,阳脉之海,阳气之总纲,在十二经脉中具有联络、统帅、调节气血盛衰功效;生姜具通神明、下气等功效;灸具调节气血、扶正驱邪、培元固本等功效。督脉隔姜灸是使用生姜带动艾火之阳,通透达督脉,发挥纠正骨髓抑制、扶阳固本等功效[3]。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使用督脉隔姜灸汤治疗,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明月.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65例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15):88.
        [2]孙明月.督脉隔姜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65例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015).
        [3]周艳玲,陈银崧,吴静文.艾灸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J].保健文汇,2019,(1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