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可以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同时以起到防洪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引言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高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要求,水利工程施工在各个方面都不断改进和创新,不断加强施工技术。其中导流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下面将对导流施工技术的概念进行详细叙述,并对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1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技术要点
导流施工作为水利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容易受到技术水平、水流条件、地形地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导流施工质量,需要现场人员把握好以下技术要点:其一,做好前期实地调查工作,对地形地质、工程规模、水能指标等做到全面掌握。根据这些调查信息,开展导流方案设计,包括导流形式、施工任务、进度计划等。其二,明确导流施工的具体步骤,以及每个阶段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例如基地的处理、减渗层的铺设、导流围堰的参数等。明确施工要求,保证导流效果。其三,施工单位不仅要关注导流工程本身,还要树立整体观念,周边的生态环境、绿化工程、景观工程等,也要做到统筹协调。
2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技术方式
2.1明渠导流
在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为了确保导流工作的质量,则可以分析河岸的水流数据和滩地的施工面积,选择明渠导流施工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降低工程建设造成的外在影响。在水流河岸进行导流明渠的挖掘施工,并在工程的基坑上下游修建围堰,避免水流影响基坑主体的建设,同时打通导流渠,使得水流可以从河岸的明渠流向下游,保证了水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明渠导流属于河道外围的一种导流施工模式,由于该导流模式的限制,只适用于宽阔的滩地或水流平缓的河道,进而充分发挥出明渠导流的技术优势。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合理地采取明渠导流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水利工程的施工量,使工程的施工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在不同类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的施工设计经验,分析在河床相对较窄的区域如何规避河床覆盖面较深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设计分期明渠导流的技术方案,解决河床自然结构造成的问题,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
2.2围堰法
根据具体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全段围堰、分段围堰两种。在水流不大,非汛期施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全段围堰,将河流水全部截断。在断面的两侧或其他合适位置,设置泄水渠道,实现分流。但是在一些河床较宽、水流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全段围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分段围堰。其特点是在河床内更改水的流向,而不对水流进行拦截和阻挡,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在技术难度上也比全段围堰更低。
2.3坝体缺口导流
在水利工程开展导流工作时,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如涵道建设、围堰施工、明渠导流等都需要采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因为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强度与刚性,可以满足上述施工的技术要求,以达到施工设计方案的预期效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是遇到水位上涨时,为了避免水流对工程主体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以合理地利用混凝土坝体预留的缺口进行泄洪,合理地降低河道水位,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收尾阶段,需要对混凝土坝体的缺口进行修补,确保坝体的整体性与可靠性。修补的混凝土结构与原本的混凝土结构存在微小的性能差异,因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后续运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对混凝土坝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修补的混凝土坝体质量安全,防患于未然,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2.4涵洞导流法
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土石坝中,可以选择涵洞导流法。在工程基坑的上下游,分别修建挡水围堰,依托涵洞完成导水。涵洞导流的优点在于作业周期短、成本投入低,在一些山区或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选择该方法,施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有:开挖涵洞时,可以依照地形灵活布置涵洞的位置,以减少工程量。但是如果涵洞周边的围岩破碎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衬砌加固,以保证涵洞的整体结构稳定。也可以选择将涵洞布置在硬土层上,但是要注意进行受力计算,如果涵洞上部的土体压力较大,也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可以在涵洞内壁,使用水泥进行抹平。还可以防止落石、落土阻塞涵洞的问题。
2.5主体工程施工
通过对水利工程周围环境及内部因素的分析,进行导流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然后进行主体工程的施工,在河道的两岸进行有层次的沟渠施工,为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对沟渠的深度进行合理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将沟渠的深度控制在三米至八米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河床基坑的挖掘过程中,应该将基坑中挖出来的水进行有效地排出,然后再进行基坑的挖掘,如果是进行基面岩体的挖掘,应该留出保护层,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3.1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实现这项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则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重视,对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在人才招聘阶段,要聘请技术型人才,使其可以熟练运用各项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具有施工管理意识,确保能够将各岗位工作人员的作用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施工队伍。还需要对人才进行考核,确定达到相关标准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人才的能力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完成。
3.2开展施工队伍的技能培训工作
由于每项水利工程所面临的环境、技术要点存在差异,这也意味着每次施工前,都需要针对施工队伍开展专项培训。结合设计方案,通过培训明确其中的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切实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此外,还要结合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明确具体的施工责任。采用隧道导流法,要注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引进现场监督管理机制,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对其中的技术要点、难点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当立即上报工程负责人,及时整改问题,保证导流施工效果。
3.3优化以及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的关键。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难度难度,施工内容众多,因此在施工作业之前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密切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展开工程建设,提升施工质量。特别是在基础性导流施工作业的过程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有利于工程各个环节施工的展开,结合实际情况设置施工技术的基础步骤,以便于更好的提升施工质量。不仅如此,建立施工管理体系,明确施工流程与内容,明确导流施工关键点,并将责任与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切实提高其责任心与积极性,进而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
3.4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工作
水利工程及导流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对工程周边的环境产生破坏影响。通过加强生态管理,一来可以将这种破坏影响降到最低,二来也能够在工程结束后,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态,保证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绿化景观的整体协调性。例如,在本次工程中,施工单位除了加强导流施工技术管理外,还设计了绿化工程、景观工程,采取了文物保护措施等。
3.5提升导流施工技术创新性
为了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做好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优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是影响工程使用期限、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最近几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施工质量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达标,要认真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施工技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状况展开创新,形成更加切合实际需求的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3.6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技术性较强,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明确水利工程导流施工的重点,调动施工人员的主动性,解决水利工程导流施工人才不足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相关部门与施工企业应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促进导流施工技术人员深刻的了解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掌握导流施工的重点,在良好的沟通机制下推动导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作业培训,增强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相互借鉴的施工管理机制,运用一系列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导流工程的顺利实施,从而解决好导流施工的问题,达到高效、优质、全面进行导流施工的目标。
3.7保证导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
导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工导流设计工作,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导流设计,同时实现导流方案的合理选择,有利于导流施工的科学开展。首先要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等进行全面勘察,根据施工需要对导流时段进行科学划分,并根据获得的相关资料对导流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导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确保能够在工期内完成施工。
3.8重视实地调查与方案设计工作
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另外根据整个工程的建设要求,还要统筹协调周边的景观工程、绿化工程,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施工单位无论是出于导流施工方案设计考虑,还是出于生态保护考虑,都需要重视前期调研工作。要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利用各类测绘仪器,对水利工程周边的水能指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做到全方位了解。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导流施工方案,从施工难易程度、工程成本高低、导流效果优劣等角度,选择最佳的导流形式,完善方案细节,为下一步作业的开展提供参考。
结束语
导流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而导流方式的选择、技术的控制,除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外,还会对环境安全产生影响。正是基于导流施工的重要性考虑,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管理,树立全过程的管控理念,前期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对工程周边的地质、水流等影响因素做到全面把控;中期要遵循设计方案,按部就班的施工,并且注意对其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后期要及时拆除围堰,并恢复生态。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确保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
参考文献
[1]孙建伟.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2):280.
[2]窦维军.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06):159-161.
[3]姜文玉.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1):79-80.
[4]杜磊,董育武,谢军.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31.
[5]朱磊,潘建,李伟松.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4):285-286.
[6]黄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8(12):55-56.
[7]吴立福.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