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8期   作者:栾浩
[导读] 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可以更好的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摘要: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可以更好的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针对常见的地质灾害,需要分析发生的原因,然后采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工作原理,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控制,达到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目的,更好的保证人类和生态环境之间平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在矿山开采中,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矿山的开采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更好的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需要加强对水文地质技术和工程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用,可以对地面下的水质进行仔细勘查,更好的解决地质灾害问题,促进矿产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工环技术;地质灾害防治;应用策略;浅析
        1导言
        在进行水工环地质相关技术的应用时,要充分分析各种灾害的发生的原因,从根源进行治理。其次要充分掌握水工环地质技术,了解水工环地质的工作原理,将水工环地质技术的相关要素充分发挥,控制灾害发生的每一个因素,从而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要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的监管作用,对地质灾害进行及时的预警,并做出风险评估,同时还要保证预警的有效性,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能够在灾害不可避免发生时,充分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这样才能充分让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防治中发挥其作用。
        2研究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关注,为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工环地质工程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对工作内容进行丰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在水工环地质工程中,除了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以外,还需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需要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工程的重视程度,然后把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进行服务。
        3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1)地震。在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发生剧烈运动的现象。在地质灾害中,地震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警。地震的发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所发生地震等级比较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另外在地震灾害的发生中,如果所发生的地区在山区,可能诱发其他地质灾害,所有需要做好水工环地质工作,及时做好预防工作。(2)崩塌。在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崩塌是由于岩土体受到地心引力影响,产生重力作用,导致发生崩塌。崩塌多发生于坡度大于五十六度,高度大于二十八米的陡峭斜坡上。崩塌的发生,会对周围建筑安全造成威胁,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3)滑坡。在常见的地质灾害中,滑坡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山坡上的土体发生的滑落现象。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会对人们的生产活动造成破坏,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在地质灾害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对人们生产所造成的影响。(4)地面沉降。在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一种地质灾害。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会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地裂缝。在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地裂缝主要有地壳构造发生移动导致发生地裂。地裂缝的发生,主要是有人们对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出现地裂缝。地裂缝发生,会导致产生很多不确定地质灾害隐患,对人们的生产造成影响。
        4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问题越来越重视。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更好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达到保护的目的。另外在水资源开发中,禁止过渡开发,导致地面结构发生变化,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在各地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需要对水工环地质技术进行合理利用,更好的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促进社会进步。


        5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策略
        针对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几种地质灾害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处理,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治理效果。
        5.1水工环地质在地震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当地震发生时,地壳的剧烈运动导致地质结构发生改变。地震通常分为横波与纵波,纵波对地面的影响较小,传播速度快,而横波对地面的影响较大,传播速度较慢。横波所造成的的直接灾害是对建筑物或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同时还伴有次生灾害的发生。此生灾害发生主要是由于地震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如海啸、火山喷发、火灾等等。水工环地质在应用时就要考虑好这些灾害的类型,做到提前预防。在针对地震发生前,要做到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不影响地质的稳定性,将预防工作做好。在地震发生时,要保证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将损失最小化。在地震发生后,要能够保证水工环地质不影响救援工作,促进灾害重建的进行,从而降低地震的威胁。
        5.2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
        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我国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危害程度较大,通常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会发生此类灾害。由于此类灾害通常是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因此,针对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必须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使灾害能够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降低灾害的发生率和受损率。在进行自然资源的开采时要做好规划,避免对地质产生不利影响,避免其地质稳定性遭到破坏。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治理中应将重点放在预警监测上,构建全面深入的监管体制,对灾害的发生能够起到预警作用,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时间进行规避。
        5.3水工环地质在地面塌陷治理中的应用
        地面塌陷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地质松软造成的,因此在进行水工环地质技术应用时,要充分对其地质进行勘察,充分分析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出现灾害的几率。同样,也应充分的对其地质情况进行预警,将重点放在地质的结构变化状态上,并对其进行应力上的分析,保证不发生危险,或者能够预防灾害的发生。
        5.4水工环地质在地裂缝治理中的应用
        水工环地质技术针对于地裂缝治理上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理效果。地裂缝主要是体现在区域断裂上,因此对于区域的监管和区域状况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根据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在地下水工程的应用方面要有合理的管控机制,并且要对工程作业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保证地质的质量,防止人为原因出现区域断裂而形成地裂缝,保证地质稳定性的充分发挥。同时在进行作业后要对地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控,当出现区域断裂趋势的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做出预警和治理,提高安全意识,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
        6结语
        地质灾害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其危害性极大,所造成的损失也是极为严重的,所以必须要提起足够的重视。地质灾害治理的过程中,通过水工环地质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必须要提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东.水工环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8):217-218.
        [2]肖道恺,贾靖.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9(08):222+224.
        [3]燕强珍.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5):290+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