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中重点与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9期   作者:蒋庆
[导读] 本文首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了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重难点
       
        1 验收报告审核的重点问题
        1.1 数据来源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编制中,数据来源是否规范、准确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工作人员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确保相关仪器设备测量数据的精准性。
        1.2 生产工况
        (1)要结合实际生产状况来对生产产品以及副产品的产出量进行神恶化,确保原材料用量以及产品间的物料平衡。
        (2)对企业在线监测数据的实际运转状况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比如进出货物的统计表、生产报表、台账记录等。
        (3)对生产中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转状况进行审核,保证监测期间数据无异常。
        1.3 污染物总量
        对“三同时”验收登记表进行重点审核,审核内容涉及到计算方法、单位、公式以及结果等,如果在平衡公式的计算与审查中涉及到循环利用,则还要对废水量、排量以及循环使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计算。
        1.4 监测指标
        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生产性质、工艺等方面来综合确定环保验收监测标准。工作人员应该对监测布点的位置合理性进行审核和确认,确保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 验收报告审核的难点问题
        2.1 项目建设情况
        根据环境影响清单(表)及审批部门其他文件的批准决定,对项目的建设、主要生产流程、产品、规模及地点、原材料的使用、主要产品的内容及规模进行审核。
        2.2 污染物治理/处置设施的建设情况
        依据废气、废水、噪音、固体废弃物的顺序,确认环境影响清单(表)中的污染物处理、处理设施的完成情况,同时对其建设类型、规模等批方面的批准决定进行审查。比如,排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及主要技术参数、排放口的数量及场所、废弃物处理设施的种类、处理能力、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排放气体的数量、位置及高度主噪声源的隔音减灾设施、辐射防护设施的种类及保护能力、废弃物等储藏场所及处理设施等
        2.3 执行标准
        对环保验收中的执行标准正确性进行审核,同时结合标准的不同时段来对标准限值进行选择,比如选择后产生的标准而不选择之前的标准。
        (1)废水排放标准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同一排放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污水,且每种污水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其混合污水的排放标准按附录A计算。工业污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负荷量按附录B 计算。
        (2)废气排放标准
        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污染物,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来对废气进行排放,所有的废气排放筒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如果没有通过排气筒进行排放或者排放速率超过规定要求,那么都可以认定为超标排放。


        3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总污染物控制不良
        在建设项目过程中,保证项目的质量是企业和国家的标准,而项目竣工后环保验收检测工作是保证环境干净、整洁的基础,在改善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虽然提倡环保,但是污染还是抑制不住,污染属于持续上升的趋势,控制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第一,应国家城市污染指标的标准,污染总量未能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第二,企业的环保验收检测设备较为陈旧,验收技术较为落后,导致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结果不准确,影响了国家的判断。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上的问题,以促进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
        3.2 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为了创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国家对环境保护加大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但是就目前环境保护的标准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影响环境检测和竣工验收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制定环境保护标准体现在:第一,污染控制指标不达标。第二,环保标准下发的速度较慢,不及时。因此,为了更好实现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要完善验收技术,创新验收设备,以及完善企业的制度,顺利开展检测工作。
        3.3 监控工作中的缺陷
        在目前的监测工作中,合规率已成为主要内容,工程建设过程的其他部分,如现场作业记录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都被忽略了,改变标准和改变工作条件的行为提供了利用的机会,并且现实也证明了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例如增加剂量以确保合规率,故意延长时间等,虽然这些做法已达到合规率。但这是对工作条件的错误反映。
        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问题的对策
        4.1强化责任意识
        环保验收的主体单位是建设单位,因此强化建设单位的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应强化自身的环保责任意识,并在环保责任意识的宣传中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发放环保宣传手册、组织环保知识培训会、或是在员工之间宣传环保知识的方式提升建设单位的环保意识。此外,建设单位应当积极关注国家对于环保验收政策的变化,并及时的调整验收的方式,主动与环保部门沟通以强化验收的效果。
        4.2 强化单位沟通
        针对环评文件与实际的建设方式不符的情况,环评单位应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从而对实际的建设施工过程有详细的了解,以便于及时的修正环评文件中的不规范以及与实际施工方式脱节的部分,保证环评文件能够真正的成为环保验收的指标,避免因环评文件落后而影响项目施工与生产。验收单位在规定总量指标时,应事先与建设单位沟通,根据工程的实际状态、建设过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对总量指标进行合理的设置,避免总量指标过低而影响建设,或是使施工企业为了应对验收检查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进行调整,使总量指标能够真实的反应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状况。
        4.3 加强环境跟踪监督和管理
        为了确保施工结束时环保验收工作的质量,有必要及时有效地跟踪和监督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建设项目完成后,各部门应当进行联合监督检查,加强环境保护管理。(2)明确环境保护目标的责任制,对于环境监测的规则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便有效地提高监督的作用。
        4.4 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为了更好地保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执行有着较为准确性的结果,避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偏差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对于员工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特别是针对工作进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关键环节的培训工作,促使他们掌握与监控手段相匹配的实施方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感,确保监测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并将具体任务分配给具体人员,确保其能得到较为有效的落实。
        5结语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持续、高效推进,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也呈现出复杂的规模扩张、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建设技术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应用价值,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这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完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福堂.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中环保设施效益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 036(006):39-40.
[2]高启宇. 小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写[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1期):112-113.
[3]张华英, 邹胜男. 简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 038(001):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