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瓦乌金浇铸和修刮工艺浅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9期   作者:刘海林
[导读] 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 071000
        摘要:汽轮机轴瓦常见缺陷有轴承合金面磨损、裂纹、局部脱落、脱胎以及电腐蚀等。
        关键词:轴瓦,乌金,浇铸,修刮。
         汽轮机轴瓦发生缺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润滑油油质不良(含水、有杂质颗粒等)或是供油量不足。2、轴瓦安装、检修质量不合格,轴瓦间隙、紧力不合适,造成轴承润滑良。3、轴瓦合金质量差或者轴瓦浇铸质量差。4、机组振动大。5、轴电流腐蚀。6、轴瓦负荷分配不均匀。7、轴瓦结构设计不合理。8、轴瓦形式选择不合适。9、顶轴油压系统工作不正常。
一、汽轮机轴瓦乌金浇铸工艺:
1、准备工作:准备图纸,以便浇铸后按图纸加工。
        2、瓦胎清理:瓦胎可用车床车削,露出金属光泽,也可用烤把均匀加热轴瓦外侧,使乌金融化脱落后,用钢丝刷清理瓦胎表面并露出金属光泽,放入80-90°的10%苛性钠溶液中,煮15-20分钟后,再用同样温度的热凝结水煮洗,除去残碱、洗净擦干。瓦胎面务必无任何锈点、污迹、杂物,全部都是金属本色,以保证浇铸质量。
         3、瓦胎挂锡:挂锡的目的是为增加乌金对瓦胎的附着力,使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瓦胎均匀加热(用电炉较好)到270-300°,紧接着均匀地涂抹氧化锌溶液。将锡条用锉刀锉成粉末,均匀地撒在瓦胎表面或是将锡条摩擦瓦胎表面,焊锡便均匀地覆盖在瓦胎表面上了。挂锡后瓦胎表面呈银暗色,如果出现黄色或者黑色斑点,说明温度过高,必须将锡去掉,重新挂锡。
        4、装模封堵:瓦胎挂锡冷却后,将两个半轴瓦组合好,装进模芯,用石棉布、石棉泥堵好孔洞,加热到300-320°,目的是减少轴瓦与乌金的温度差,同时冷却收缩,防止发生脱胎现象。
        5、乌金熔化与浇铸:乌金采用ChSnSb11-6锡基合金。应放在专用锅内加热到390-400°C进行熔化。将轴承合金破成小碎块在锅内加热时,要在其熔化后往乌金面上撒上20-30mm厚的一层粗木炭粒,使乌金与空气隔绝,以免氧化。确认轴瓦装模封堵确实无泄漏时方可进行浇铸。轴瓦的浇铸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浇铸时乌金的温度。这是因为,温度过高,乌金中不同比重的金属会产生分层,造成组织不均匀,容易产生氧化作用使晶粒变粗;温度过低又会降低乌金的流动性,影响浇铸质量。

浇铸时,应选择高于乌金液相点临界温度30-50℃作为浇铸温度。用木棒搅拌均匀,将浮在乌金表面上的氧化皮、木炭等杂质拨去,然后一次注入模内,整个浇铸过程应连续不得间歇。浇铸完毕后,要立即在铸模上部堆放一些热木炭或使用烤把加热,以使整个铸体自下而上冷却。其目的是使杂质和气体能够聚集于最后硬化的浇铸口部位内。浇铸后仍需保持轴瓦温度,经过十几个小时缓慢冷却到室温。
        6、浇铸后检查:1)外观检查,看有无气孔、裂纹等缺陷;2)轴瓦乌金是否有脱胎,可浸入煤油检验,具体操作如下:将手用力冲击式按压轴承合金面的边缘,如果轴瓦乌金有脱胎现象,则会在轴承乌金脱胎处冒出油和气泡。轴承合金脱胎一般发生在轴承结合面的四角。
二、汽轮机轴瓦修刮工艺:
汽轮机轴瓦修刮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目的是使轴与轴瓦之间出现部分间隙。
         1.轴瓦应先经过车床车削加工,一般来讲,车削后的轴承内径要比轴径大一些,留有一半左右的修刮量。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内径小,轴放不进去。2.这时就要扩大间隙,进行研刮,研刮轴瓦时可用假轴,也可在设备上进行。在轴瓦上涂抹少许红丹粉着色,以便研刮。方法是:第一步,首先要进行轴瓦外观宏观检查,看看有没有气孔、裂纹等缺陷;校核轴瓦各部尺寸是否正确,轴瓦乌金是否有脱胎(可浸入煤油检验)。各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第二步,在轴瓦乌金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红丹粉,然后把轴瓦扣在轴上进行研磨,研磨后用刮刀把接触高点一一去除。第三步,是把轴瓦放入轴承体内,涂抹红丹粉进行研磨。研刮合适后的轴瓦,其下部与轴的接触角为60°左右,接触率不少于每平方厘米3个接触点。轴瓦与轴两侧间隙使用塞尺测量,塞尺插入深度为轴径的1/4。下瓦研刮好后,再把上瓦放入轴承体内进行研刮,并把两侧间隙开足。3.间隙调整合适后,还需在水平结合面处开油沟。油沟大小要合适。一般来说,轴瓦大则油沟大,轴瓦小则油沟小。为使润滑油能够顺利流出,在轴瓦两端还需开有0.03mm的斜坡。4.轴瓦修刮各部间隙要求:1)有厂家和图纸要求的,按照要求来;2)无厂家要求的,应根据轴瓦所在轴径D来确定轴瓦各部间隙。具体如下:圆桶形轴瓦顶部间隙取0.0015-0.002D,两侧间隙各为顶部间隙的一半。椭圆形轴瓦的顶部间隙取0.001-0.0015D,两侧间隙取0.0015-0.002D。接触面夹角55°-60°,接触面积上的接触点应分布均匀,乌金面光滑平整,不应有明显的沟痕,表面光洁度要在△7以上。


参考文献
【1】吕长源。电力工人技术培训与考工试题丛书-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检修技术培训与考工试题。青岛出版社,1991.
【2】高澎芃。火力发电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汽轮机设备检修。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