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撑作用,并且施工复杂,安全隐患大。对于现代电力施工而言,信息化技术对其安全施工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重点分析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用实践
1导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工程也出现了一些特点,如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管理协调复杂等,而信息化技术的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恰恰能解决这些难点,能更好地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2电力建设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概述
信息化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地利用,同时运用于各个电力企业大型建设工程当中。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中具有综合控制与管理工程项目的资金、物资以及信息等优势,同时对工程的概算、合同、物资、工程进度、质量等多方面均可以实现全面的管理,并实现业务电子流程化处理。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被运用于工程管理的各个部门,例如工程部、物资部、财务部以及计划部等。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3.1共享资源的要求
工程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往来产生的文件繁多、各方下达或上报的信息复杂多样,如何共享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方便查找利用,就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3.2管理决策实效性的要求
信息系统最大的优点,能够时刻的进行数据的分析,针对于数据进行整体趋势走向进行分析,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进一步的解决。我们进行问题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处理问题滞后的现象发生,这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处理的不及时,对于现场的分析不够明确,当问题找到了,已经没有解决的意义了。所以,对于其实效性显得非常的关键,信息系统如今强大的功能使得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游刃有余,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与时代同行。
3.3管理决策科学性的要求
科学性的决策,就是更好的建立在事实的理论的基础之上,这样就对于我们的信息的采集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我们所进行的信息也是经过层层处理所得到的,这样数据才会更有说服力。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应以实用、易用为原则,以建设公司现有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企业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的要求,引入项目管理思想,可以作为电力工程建设高效、科学、规范管理的有效工具。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工程各类数据和工作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而且可根据既定的工程进度计划和阶段目标,实时跟踪、比较分析,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达到全面控制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目的。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的手段。
4电力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4.1通信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要构建更加智能的电力网络系统,其关键还在于是否建立更加高速的双向通信渠道。该通信渠道除了要具备高速的特点,还应该能够满足电力供应中的实时,高度集成等需求,能够为双向通道上所传送的各种数据、控制和指挥等信息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通道。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果要构建一个更加动态、实时的电力系统,其重点在于能够为每个用电户提供服务和保障,这样,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系统就需要为每一个用电户提供服务。以现代化的通信系统为基础,才能够为智能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测与校正,此外,还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自愈功能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
不仅如此,通过通信系统,还可以对出现在整个电力系统内部的扰动等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工作人员更加及时地制定维修措施,有效避免在电力系统中出现更加严重的安全性事故。在现代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的构建中,需要注意两个关键。首先,应该保证整个通信系统具备高度的开放性,可以使得整个网络系统中的设备都可以实现即插即用;其次,就是要确保整个通信系统中的设备都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为系统故障的维护与升级提供便利,进而为整个电力行业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发展提供便利。
4.2测量技术
通过电力系统中的智能化网络,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和信息进行采集和转换,并通过网络来传输,实现对各种电力网络运行状态数据的实时监测、传输与控制。具体到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能表的读取、电费的估算以及运输网络的监控等,都属于测量技术的应用范畴。
4.3控制技术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控制技术,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对电力系统中输电、配电等过程的控制,同时,要实现对供电过程持续性的维系,对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现代化的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各种关键数据的检测,并协助电力工作人员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诊断与维修。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专家系统来完成诊断,因为在采用的专家系统中,包含了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各种参数的具体范围,所以,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某个参数超出其设定的范围,则电力系统就会通过控制系统来发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对系统相应故障的及时维护和响应。不仅如此,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现代化技术中,还采用了一些包括模糊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在内的新型信息技术,也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探索了一种新途径和方式。
4.4系统支持技术
所谓的系统支持技术,就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将专业的电力数据转换为工作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的数据信息的一种专业技术。在系统技术的数据转换中,所需要的现代信息技术非常广泛,而有些还是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前沿,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动态着色技术等,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系统支持技术在使用中需要操作过程更加简单、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较高,决策技术更加合理和细致,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监管辅助功能。
4.5视频图像技术
近来,在我国电子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以视频、图像和红外成像为代表的视频图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且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中,尤其是图像信息,已经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各种设备在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对设备的性能需求不断提高,而有些场合更是需要通过电子视觉技术来取代传统的人工监控方式,从而实现对图像的理解过程。所以,如果在对图像的信息分析、理解等过程中,采用基于图像识别的电子视觉技术来进行,就能够推动电力系统的图像信息处理工作进一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5结论
总之,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时还深人到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当中。随着电力工程项目发展的不断扩大,技术管理、工程质量、费用控制等各个方面形势正日益严峻,工程项目管理也日渐要求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至电力工程管理中去,不但有利于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又可以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保障电力建设工程高质、高速、高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军龙,李永祥,王守长,钱旭军,夏丽妮.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8):87-88.
[2]刘欣.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