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市 102200)
摘要:PLC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操控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对于企业生产的质量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本篇文章针对PLC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操控中以及在实践运用展开细致的分析,同时阐述一些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因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发展,PLC技术的诞生为国家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电气工程中运用PLC技术可以对于电气设施的运行采取自动化操控,提升电气工程实际的工作效率,提升电力公司的管理质量,PLC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操控中,可以对于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的状态实施检测,同时快速的做好预警,帮助工作者寻找故障的位置,快速的做好维修工作。
一、PLC技术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操控中的运用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是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PLC刚刚研发时,大部分的价值潜力还没有得到开发,所以出现了利用价值不高的现象,同时那时的电气工程应用的需求和现在各种各样的需求对比,形式比较单一。伴随PLC持续的发展与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同时电气工程提出的需求逐步增多,PLC技术在其运所具有的价值也日渐突显,到现在,PLC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运用到操控的顺序方面
PLC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操控顺序方面,同时在现如今的实践操作中比较常见。比如就火电厂运用来说,PLC技术中在操控顺序方面运用能够安装相应的处理器,对于飞灰的处理与炉渣的处理这些工序进行系统的运行,按部就班的处理火电厂中的机械。为了确保PLC系统可以发挥出自身具有的效益,还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应该把这些内容加入到自动化操控系统中:首先就是现场的传感需要加入到自动化操控系统之中,其次就是把主站层加入到自动化操控的系统之中,最后就是加入远程操控对其进行操控。这些方面的加入对于整个顺序操控的顺利实施还有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运用到开关量的操控方面
在电气操控中的运用在本质上是存储器,这一存储器能够实施编程,其在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正常运行。也就是说,在电器实施断电操控之后,假如反应的时间过长,以此针对短路保护器件做的通断就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操控。所以,PLC技术在运用期间,该缺点在实践运用时日渐突显,就务必要采用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假如运用PLC技术时加入系统自动完成切换的方式,就可以使PLC技术存在的缺陷得以进一步的优化,PLC技术所反应的状况也就获得了很大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正常运行时的效率,该作用是PLC技术在开关量的操控上运用的效果。
二、PLC技术在电气设施的自动化中具体的运用
(一)PLC技术运用到立体仓库中
近期,针对物流产业来说,是其发展过程中比较迅速的时期,在发展的历程中,PLC技术所发挥的作用逐渐显著,特别是立体仓库的发展中发挥出的作用尤为显著。通过相关的调查探究发现,当下最为普遍的立体仓库通常有垂直提升式、升降横移式以及圆形水平循环式这些类型。借助可编程的操控器对于立体仓库中包含的对货架、推垛机以及出入库输送机这些有关设施实施操控,保障立体式仓库可以顺利的运行。
立体式的仓库在正常运行时运用闭环式操控方式,通常是借助PLC技术来接受转码器所反馈的信息,把数字信号及时的发送到能够编辑的逻辑操控器,最后让计算机和操控器完成对于仓库设施的闭环控制,立体仓库在运用了PLC电气操控技术之后,不只是提高了仓库出入货物的效率,并且还减少了仓库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二)PLC技术运用到机床电气中
机床加工是一种包含机械、电气和液压这些不同系统的电气设备,假如机床在正常运行期间液压与电气系统发生故障,会对机床整体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PLC技术运用到机床中,不只是代替了之前将接触器为主要的设备操控方式,并且也推动了机床操控灵活性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借助可编程的逻辑操控器进行设备的运行,不只是做到了对于设备运行情况的有效掌握,还给组合操控、报警以及监管这些操作的有效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这对机床设备正常运行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外,因为可编辑的逻辑操控器自身所具有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使用的时间长以及方便操作这些优势,所以其和别的操控方式对比来说消耗的能源更少。
三、PLC技术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中发展的方向
(一)提高PLC操控系统具有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在太过恶劣或者电磁干扰较为强烈的生产条件下,PLC操控系统在运算或者操控期间容易产生偏差管理的现象,以至于还可能因为部分关键环节出现失误造成工业生产的秩序紊乱。所以,提高PLC操控系统具有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就是PLC技术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系统在恶劣条件与电磁信号较为密集条件下的抗干扰力,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系统设计、安装以及使用期间各种因素对于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促进PLC系统往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自1975年DCS这一技术的研发,到现在,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中运用与研发的水平更加成熟,然而因为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该技术也陆续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PLC技术和DCS技术有效的融合对于这两者而言都是有利的,通过合理通化和创新进步,一项新的操控系统随之诞生同时在电气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这个系统就是FCS控制系统,这让其能够更加全面和强化的运用到系统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操控中。在未来FCS控制系统还会拓展其自在火电厂等工业生产的运用,并且还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伴随计算机技术和接触器操控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PLC控制系统在设计和运用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完善,这一技术的理论体系逐渐成熟。由此可见该技术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操控中具有之前机械触电器不能比拟的优势,然而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操控系统变得更为安全可靠,该系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操控领域的运用也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兵.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06):132-133+135.
[2]毛晓娟.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01):296+298.
[3]李海月.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58-159.
作者简介:徐超群(1999-10-29),男,汉族,籍贯:江苏省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