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探析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5期   作者:鹿娜
[导读] 我国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公共服务
         我国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公共服务,相应的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并作为我国财政的重要开支部分。因此,其经济管理的效率和目标对于国家拨付资金的科学、合理利用,真正为国民生活带来方便等有着重要意义。再加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也势在必行,而经济管理也必须做出改革,以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事业单位的生存能力。对此,文章将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设定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
         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促进了国内整体经济水平的高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就不可能停滞不前,为了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就必须做出改变。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经济管理目标也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怎样才能让事业单位发展的长远稳固,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出一个适合自己又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经济管理目标,还要对单位的未来做出展望。
         1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1有利于确保资金运作效率的稳步提升
         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部门,加强经济管理建设,可以为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将国家资金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通过经济管理的实施,可以避免徇私舞弊、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充分体现出资金投入带来的价值。
         1.2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财政负担
         政府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发展和运作的重要来源,政府部门要负责所有开支,加剧了我国财政支出负担。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建设,可以合理利用和配置国家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稳步提升,保证事业单位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设置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也必须做出改革。但新设置的目标不得偏离标准,否则容易出现事业绩效不佳、投入与支出不对等的问题。经济管理目标的设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2.1明确分配资金的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特殊,且提供社会服务是其职责所在。相应的产生资金的分配管理问题,这与前文的成本管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一般来说,包括内部分配和外部分配。内部分配指各部门之间资金分配,工作人员的收入分配。外部分配指单位运转资金与公益事业投入资金之间的比例分配。这两个分配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存在的难题,也是对其的考验。对此,无论“内外”,必须明确资金的分配管理目标。一方面,事业单位要明确收入分配,以按劳分配中心,以适当激励为辅助,并借鉴社会优秀实践经验,充分调动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的才能。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民的需求,关注人民的呼声,考虑现实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比例,实现内部运转成本与公益事业投入都取得对等的效益,尽可能的满足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需求与人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只有做到以上两点,明确了事业单位的分配管理目标,才能发挥国家资金的最大效用,为人民生活和单位自身谋福利。
         2.2加强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
         事业单位的资金除了用于社会服务、公益事业等支出,还较多地用于自身运转和发展支出。所以,事业单位的事业绩效与自身运转成本息息相关,如果运转成本过高,甚至浪费,必将造成公共事业的资金动力不足。因此,在经济管理的目标设定中,必须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在新形势下,已不能局限于运营合理,更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成本最低且效益最大,最终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并投入到公共事业中去。具体来说,在公共事业投入中,既要考虑日常工作的种种开销,满足资金需求,又要分析成本构成,确定合理的开支比例,以追求成本与产出对等,甚至是更高产出与回报,实现经济资源的最大效益。
         2.3设立筹集资金的管理目标
         虽然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支出,但在社会资金来源多样、流动方式多样的现代社会,仅仅依赖于国家开支,是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也难以凭借国家开支满足社会的全部需求。对此,事业单位以其公益属性,及特殊性质,可开放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方式,如社会捐赠、专项贷款、技术支持、政策扶持、号召企业等等,将更多的社会资金引入公益事业。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大大增加社会资金的利用率和保障度。但筹集容易,管理不易。

事业单位使用筹集资金必须设定资金管理方案,并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明确资金流向和收益,这样,才能收获社会、企业和人民的信任。筹集所得资金需较多用于公益事业,而不是内部需求。若采用贷款等方式筹资,事业单位需充分考虑筹资回报、利息、还款期限等潜在风险,注重偿还能力与贷款性价比对等。
         2.4设立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在成本管理、分配管理与筹集资金管理等一系列之后,前三个目标达到,终极目标自然而然能达到。但即便如此,也要先设立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以减少或避免资金使用的不合理、不在刀刃上,还要避免“吃皇粮”、“吃大锅饭”的传统思想,将人力、物力、财力都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资金的最大效用,也就实现了终极目标。
         3经济管理目标在事业单位中完善措施与建议
         3.1严格管理固有资产
         对于固有资产来说,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不可估量,固有资产管理与单位经济管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首先,要将固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化、规范化,这对于保障固有资产管理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要明确固有资产相关管理岗位的职责,做到分工合理。要想确保固有资产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要将固有资产配置标准明确化,将固有资产的报废处置手续办理齐全,避免固有资产配置不良现象的出现。
         其次,加强对固有资产管理责任的考核,确定第一责任人,安排专门人员来管理固有资产。如果物品的管理者出现调离岗位现象,要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如果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资金损坏现象,要予以严厉的惩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相应的赔偿。此外,要加以严格的宣传与培训,重点在事前和事中宣传培训。因此,事业单位要对财政部门人员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保证财务人员较高的综合素养。资产管理单位要广泛推广与宣传相关规章政策,构建良好的资产管理氛围。
         3.2明确收入的分配
         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分配管理的大多数内容为促使单位中工作收入的分配更加清晰,对于事业单位中的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都进行合理的调整,还要在单位中制定出可行的绩效考查评估制度,对各个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定期定量的做出考察评估,依据考察评估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每个人的收入分配情况。除此以外,在做考察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还要确保制定出的目标制度等合理可行,考察评估的频率要适当增大,考察的时候工作流程也不能够太过繁琐,这样才能够做到对本金的分配为最低,让分配管理能够起到最好的作用,让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一个高效的工作计划。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改革迫在眉睫,其中经济管理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必须对其目标做出新的、有效的设定,才能引领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和发挥效用。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目标的设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明确分配资金的管理目标、设立筹集资金的管理目标和设立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娟.关于新形势下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法的讨论[J].现代商业,2011(21).
[2]董赛赛,章朝霞.浅谈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财会通讯,2010(23).
[3]夏莲.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思考[J].网络财富,2009(18).
[4]林新毅. 关于加强新时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若 干问题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4,( 21) .
[5]张文凯,陈俊毅. 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经济管理 [J]. 财经界,2016,( 02) .
[6]孙永泽,黄君华.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标的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 12) .
[7 ]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J]. 陈建春.??中国商   论.?2019(18)
[8]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职能的相关思考[J]. 王一心.??中国集体经济.?2019(24)
[9] 事业单位如何发挥经济管理职能[J]. 赵巧丽.??中外企业家.?2019(07)
[10] 事业单位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若干问题探析[J]. 吴娟娟.??管理观察.?2018(23)
[11] 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J]. 徐磊.??现代商业.?2018(21)
[12] 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 马明莉.??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




作者简介: 鹿娜(1987-  )女,山西太原人,晋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 ,从事知识管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情与理对立视角下管理者亲社会违规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机理:一项跨层次追踪研究”(项目编号:71502136)  参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