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风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351)
摘要:本文以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理论方法对其开展参数化设计,后用Pro/E软件开展几何建模,且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PLUENT,模拟离心风机内部流场,从中获得对风机性能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围绕风机效率,通过对其性能造成影响的几何参数的改变,达到优化设计风机的目的。
关键词:离心风机;几何建模;优化设计
在整个风机领域中,离心式风机应用最为普遍,现今以在经济建设的多行业中得到应用,是工业生产部门高效进行气体介质输送的主要设备。因此,对离心式风机进行优化与改进,对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能源节约与合理配置,均有着积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离心风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叶轮、蜗壳与集流器,其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及几何结构,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与能源利用率,所以,要想切实提升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与性能,需深入研究离心风机内流体的流动清醒,分析其流动特征,然后对那些对风机效率与性能造成影响的几何结构参数进行改善,进行测试与优化,从中获得最佳优化设计方案。本文现对此探讨如下。
1.参数化建模
首先,围绕离心风机,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实施参数化建模;然后以离心风机内部流场为对象,用CFD软件FLUENT实施数值模拟,对风机内部的流动现象进行捕捉,把风机内部流动实况揭示出来;通过总结、剖析风机内部湍流流动所存在的特征规律,便能获得对风机性能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最后用MATLAB内置的插值函数interp2(),开展二维二次插值优化,从中得到能够优化离心风机性能的最佳设计方案。
比如SJ19800型焦炉煤气离心鼓风机,根据离心风机的相关设计理论,对其开展参数化设计,从中把各过流部件所对应的几何尺寸给计算出来,如此一来,便可获得该焦炉煤气离心鼓风机的实际工作效率。需要指出的是,此风机主要工作参数为:进、出口压力分别为ps=0.074MPa、pd=0.089MPa,进口温度为Ts=130℃,流量为Q=19800m3/min,叶轮转速为n=1000r/min,轴功率为P=6400kW,烧结烟气为其介质。需强调的是,此鼓风机所采用的是双吸后向叶片型,依据相关理论设计方法,便能将风机的几何设计参数值给计算出来。
针对参数化设计而言,其基本特点为:以特征为基础、全数据相关、全尺寸约束与尺寸驱动设计修改。此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首先,构建二维轮廓线(曲面),或者是三维实体;然后,设定几何约束参数(与全部尺寸均有关联);最后,生成三维实体或曲面(由去哪不特征与相关参数所决定)。在整个产品设计中,其主要优点为:若想修改设计,仅需改变参数便可,因而能使设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数值模拟
针对离心风机的内部来讲,其有着比较复杂的湍流流动,而且较难准确把握,因此,围绕其内部流场,采用FLUENT(CFD软件)实施数值模拟,将可能对风机性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计算出来,并开展综合分析,是对风机设计方法加以改善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有利于风机性能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离心风机内部气体的流动,实际就是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在进行计算时,可采用Navier- Stokes方程(三维雷诺时均守恒)。另外,因流体始终处于一种紊流状态,因此,在选择湍流模型时,可根据现实需要,选k-ε标准两方程模型,而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可选用SEGREGATED隐式方法;此外,用SIMPLE算法计算出压力-速度耦合,用二阶迎风格式离散分别将动量方程、湍流耗散项及湍流动能计算出来。
在离心鼓风机模型当中,因同时存在两个区,其一为蜗壳静网格区,其二是叶轮动网格区,因此,对于叶轮而言,可选择旋转坐标;而对于蜗壳,则选择静止坐标;另外,在静止蜗壳与旋转叶轮之间,用MRF(多重参考系模型)耦合,其基本原理为:简化风道内流场的计算,使之成为叶轮在某个位置处的瞬时流场,并用稳态方法对非稳态问题进行计算。因离心鼓风机有着比较复杂的几何模型,因此,为了确保网络质量,需分割计算区域,使之成为三部分,即集流器区域、叶轮区域与蜗壳区域。针对各个区域而言,均单独形成网格,而与之相邻的区域,使用同一个面;而在划分网格上,采用的是四面体网格(三维非结构化)。与结构化网格相比,非结构化网格有着更为复杂的计算过程,但易于局部加密,而且对于那些不规则空间,还有着比较强的适应能力,更容易将流场所对应的细微结构给显示出来。
假设在额定工况下,风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气流做稳定流动(不可压缩),在计算过程中,不将重力对流场所产生的影响考虑在内。在进口位置处,用质量流量进口边界条件,而在出口部位,为了能够消除回流现象对整个计算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可选用压力出口。而对于壁面来讲,可选择无滑移边界条件。
3.优化设计
针对SJ19800焦炉煤气离心鼓风机,分别用遗传算法与二次插值法实施优化。将离心风机效率当作进行优化的目标,转速x3、叶片进口角度x2、叶片数目x1均为设计变量,优化的数学模型为:
用MATLAB的插值函数interp2()来实施二维二次插值优化,原始数据略。MATLAB插值程序:
经深入分析得知,在Z=12,β2A=58.2°时,ηmax为78.4%;如果转速是每分钟1000r,那么此时的初始参数化设计理论效率η为77.12%,其与整个优化方案相比,效率提升了1.15%。
4.结语
综上,通过优化设计离心鼓风机叶片的叶片数、出口角及转速,于设计工况下,整机在具体的流动情况上,得到大幅提升;另外,蜗舌与叶轮低速区的回流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减少了流动损失,整机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由此表明,优化风机性能的参数(如转速等)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可将其用于同类风机的优化设计与节能改善。
参考文献:
[1]杨魏, 王福军, 王宏. 离心风机叶片三维反问题优化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043(008):105-109.
[2]文乾, 楚武利. 离心风机蜗壳的优化设计[J]. 舰船科学技术, 2019, 036(002):86-89.
[3]张素梅, 郭培红, 温小萍,等. 多翼离心风机CFD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J]. 风机技术, 2018, 000(004):40-42.
作者简介:徐凤祥(1966-07-06),男,汉族,籍贯:浙江省绍兴市,学历:大专(流体机械及其系统),研究方向:风机设计优化、节能及噪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