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及用电质量对于整体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输配电运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降低电能线路能源消耗,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用电安全。合理的线损管理能够提高电能利用率,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对线损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出现线损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加强线损管理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输配电网络的良好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措施和建议
1、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电力营销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逐渐在电力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尤其是电力能源输送方面,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目前整体电力输送效率较低,并且输送过程中容易造成较多的能量损耗。为了有效降低线路能量损失,电力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其影响因素,结合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保障后续供电流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线损管理基本内涵
线损管理对于电力企业输配电运行影响重大,贯穿整体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比如电力产品生产、电力调度、电力分配、电力传输等。线损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比较丰富,比如基础线损、统计概率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等。企业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时,需要利用科学的技术,对线损进行计算和分析。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计算来说,一般使用计量自动化方式进行计算。即针对电能在线路运输中所产生能耗损失进行计算,计量自动化则是对电力消耗和承受过程的综合性处理方式,是计算方式的一种。通过电力线损计算能够提高电力相关数据计算的准确率,帮助企业建设电力工作一体化进程。经过长期发展,企业可以逐步建立有效的线损管理系统,为电力营销工作保驾护航。常见的线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路数据输送、低压配电站、设备设施管理等,具体如下图1所示:
图1.线损管理系统
3、输配电与用电工程线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针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中的线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电力线缆的电阻造成的线损。因为电力导线在对电力能源进行传输过程中,自身具有一定的电阻。电阻导致电能传输过程的热能增加,从而损耗一部分的电力能源。②电磁场作用导致的线损。电磁场是由带电物体产生的物理磁场,会使范围内的电力对象产生相应的作用力。在输配电运行过程中,电力变压器形成交变磁场,而电动机则产生旋转磁场。这种磁场会产生负载做功,通过磁场涡流和磁场磁带现象消耗一部分电能。电磁场环境下的线路损耗数量不受电流量本身的大小影响,主要受配电网的电压高低和等级的影响。③企业管理不当造成的线损。企业管理不当会增加输配电故障问题发生的概率,比如电压表故障、电能表故障等。同时,用户的窃电行为也会造成线损问题的发生。这种原因造成的线损问题管理难度较大,问题较为复杂。④企业工作班组配合不协调造成的线损问题。电力班组配合不协调是影响电力运行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实际电力工作过程中,由于不同电力班组之间的配合存在时间差异和工作差异等,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线路能量损耗。同时,工班组之间的信息反馈不及时和管理不到位也会对实际输配电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增加线路能量损耗数量。⑤电力抄表时间不统一。对于电力抄表时间,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统一要求。电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对相应地区范围内的设备用电信息进行搜集和汇总,一定程度上帮助工作人员提高抄表效率。
但是,受天气、环境和反馈线路表的影响,一旦发生暴雨、冰雹等异常天气,会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增加抄表人力、物力和抄表时长。同时也会对电量数据造成破坏,造成数据错误或数据丢失,影响抄表结果,增加线损情况发生的概率。
4、关于加强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
4.1强化原因分析,加强知识学习
电力企业要强化线损问题意识,加强对电力线损原因的探索与研究。同时,针对多次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其蕴含的规律,降低相同原因导致线损发生的频率。企业各部门加强对电力营销、电力设备运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建立学习小组,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强化线损问题的原因分析。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体系。
4.2调整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平衡
根据输配电运行规程要求,为了维护变压器安全运行,需要将配电变压器的出口、干线、中线和支线的电流不平衡度保持在10%-20%的幅度范围内。因为一旦相电流发生不平衡,会极大增加线路能耗损失。因此,企业在降低线路能量损耗时,可以通过控制电压器的三相负荷,使其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减少线路中的能量损耗,提高线路的运行质量。
4.3改善电力配网结构
配网结构从根本上影响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了减少线路能量损失,企业要在实际电力运行过程中优化配网结构,完善配网系统。比如:①合理控制供电系统的供电半径范围,降低线路的承受压力和传输损耗;②高度关注配电关键部分,及时更换线路设备及设备零件;③在进行电力设备和运行器械的选择时,关注地域差异,有针对性的选择变压器等。配网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对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计量自动化技术也会产生影响,使计量自动化技术计算数据的速度和准确率更高,从而降低线路电能损耗。
4.4完善电力线损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线损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降低线路中的能量损耗需要工作人员对管理过程进行细化,划分管理职权,落实具体的管理责任,并不断优化和创新管理技术。比如,成立专业的线损故障检测小组,对发生的异常和故障及时做出反应,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企业管理部门加强对电力线损管理的认识理解,在遵守电力运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减少线损问题的发生。电力企业也可以进行包干治理或分类治理,包干治理就是划分电力运行过程的责任人,要求责任人对所要负责工作进行落实。分类治理就是企业根据不同电力项目种类进行划分,使专业故障小组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和维护。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降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线路能量损耗不仅会提高电力整体运行过程的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因此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线损管理力度,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浩铭, 张兆元.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安全管理浅析[J]. 科技风, 2018(21).
[2]郑会平, 王朝刚. 高压配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研究[J]. 机电信息, 2019(23).
[3]黄超文, 肖荣贵. 10kV配电网的同期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探讨[J]. 低碳世界, 2019(6).
[4]李华兵, 郭勇. 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及线损管理研究[J]. 数码世界,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