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网络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完善。但是在电力传输设备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架空高压输电作为电力运输网络的主干,其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就十分重,杆塔结构的建设又是架空高压输电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结合杆塔结构建设的现状,对于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优化设计
架空高压输电对于电能的运输具有高效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来源于杆塔的支撑作用使得高压导线远离地面。这就有效的避免了人为的对于高压导线的破坏,避免了恶劣天气对于电能输送的影响,规避了许多供电故障。因此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对于杆塔的建设也十分重要。需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做到经济高效,先进适用。然而我国目前电力网络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实现工程最优化和最大的效益化,需要对杆塔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
1输电线路杆塔的概念
在输电线路中,杆塔是用于支撑和架空导线和地线一种装置,其主要是由钢材或钢筋混凝土制造而成。为了电力输送不会受到恶劣天气因素以及人力破坏因素的影响,要始终保持输电线路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用户享受到正常供电,生活也质量会得到保证。所以,必须保证输电线路杆塔运行的稳定性,这对提升整个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输电线路中,杆塔的型式主要有角钢塔、预制水泥杆、钢管杆等,角钢塔是最常见的形态之一,它具有安全、稳固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但也具备造价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维护工作量大等劣势。
2输电线路杆塔建设发展的现状
当前,输电线路杆塔无论是它的设计水平还是制造水平都较为低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输电线路杆塔生产制造单位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手工生产企业。这一类企业主要是由民营、个体或乡镇企业所构成,他们无论是在生产能力方面还是加工能力方面都比较低下,有些放样、加工环节甚至是依靠手工操作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很好的保障杆塔的质量和强度;②大型的国营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由电力部门指定的生产厂家,他们的生产实力要较手工生产企强一些。即使这样,也仅仅是达到80年代的生产技术水平而已。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我们还是应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这样可以快速提高我国的杆塔生产制造水平。在杆塔的设计方面,生产单位与设计单位还处于独立的工作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这样的模式下,设计单位在完成了力学计算和结构选材之后,自身的工作任务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却没有很好的在计算方法与计算机放样软件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而杆塔的生产加工环节则由生产企业来完成。这种设计与生产相分离的方式,无论是对杆塔的设计质量还是生产水平都很不利,还使工作效率大幅降低。
3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优化设计
3.1动态规划杆塔设计
在杆塔优化设计中,力求杆塔的重量轻、型式美、运输方便、加工简单。动态规划设计是指在进行杆塔设计中,综合采取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在对杆塔进行制作之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杆塔安装的现场实际情况、力学原理和相关的计算法则,缩小杆塔的迎风面积。结合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相关要求和知识,合理选用制造杆塔的材料。尽量减小杆塔的设计尺寸,减小杆塔的占地面积,同时需要保证杆塔的稳固性和实用性。
3.2优化输电线路杆塔主材布置及杆塔节点
对输电线路杆塔的主材布置以及杆塔节点进行优化。主材有关系到输电线路杆塔的承载力、构件长度和截面积等。输电线路杆塔构建的规格越大、长度就越长,这就需要在其所承受的内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整输电线路杆塔塔身的斜材。杆塔结构的构造力求受力明确,各受力构件的形心线应汇交于一点,以减小偏心受力。主材、斜材尽可能使用多排螺栓连接,做到斜材直接与主材连接。材在节点处要做到双面传力,否则就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3.3输电线路杆塔头结构的优化选择
最常见的塔头形式包括两种:干字形和羊字形塔头。羊字形杆塔结构合理,塔头质量较轻,在使用中的支撑能力相对容易。因此,对于地形地势较为平缓的施工区域,工作人员多选择羊字形的塔头。这种塔头可以满足施工和后期使用的需要,且运输方便,经济效益高。而干字形塔头的质量则相对要重一些,结构强度较羊字形塔头大,承重能力也较羊字型塔头强。目前仅有两种塔头结构,不能满足我国电网假设的需求。输电线路设计人员应该与制造单位紧密合作,设计出新型的更为科学合理的塔头。
3.4输电线路杆塔身结构的优化选择
主要应用的输电线路杆塔的塔身主要有两种,矩形塔和正方形塔。方塔相对于矩形塔而言,重量和占地面积都相对大一些,给运输和施工带来一定的不便,但方塔在抗横向、纵向承载力等方面都优于矩形塔。输电线路杆塔塔身尺寸分析中,水平档距一般在400m 左右,同时垂直档距为560m。 在固定的直线杆塔塔底以及横担长度下,寻求最佳的输电线路塔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积极配合工作的整合项目,满足输电杆塔的规范性,实现创新性和实用性。
4未来杆塔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4.1设计理论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输电线路杆塔的结构设计理念来看,还是相对传统一些的。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必须引进更为先进的理论体系。那么,如何将现代结构的分析方法应用到杆塔结构设计中,还在研究与探索的过程当中。而且,应着重在初应力、初位移、加工误差等对杆件承载力的影响这几方面展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4.2荷载取值
我国目前对于杆塔风荷载的取值和计算,主要为静力风荷载,而对于动力风荷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对于覆冰荷载的研究,则因为地域跨度大、地形条件复杂和气象资料收集不够充分等原因,仅仅是根据运行经验和数据推论来进行经验性的取值。因此,对于杆塔风荷载的研究和取值,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4.3节点构造的计算方法
我国目前的输电线路杆塔与国外的相比,除了性能、材料、设计理念等与国外有很大差异之外,在重量和体积方面也都较为偏重和偏大,同时,在节点构造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目前,在影响杆件承载能力的几项因素当中,对新性能节点、新材料还有节点构造等几方都还需要做出更加细致的研究,使其进一步的完善。
4.4设计软件的应用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线路杆塔结构设计软件还存在一些缺陷,致使许多先进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的经验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未来输电线路杆塔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将朝着“数字电网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我国的电力系统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杆塔结构设计作为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充分认识到目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提出的优化设计的方案,加强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的创新能力。在设计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工程设计人员、杆塔制造方和施工方的配合。根据建设地的实际需要,按照动态设计的原则,从塔身,塔头,主材料布置和节点设置方面对输电线路杆塔进行优化设计。这将提高我国电网建设的质量,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力网路系统。
参考文献:
[1]郭日彩,许子智,李喜来,等.110~500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J].电网技术,2007,31(1):56~64.
[2]闫小峰.关于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优化设计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3):43.
[3]刘广登.110kV输电线路直线杆塔结构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7,25(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