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电力企业不断加深改革,加速了电网建设速度。在传统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当下,电力企业管理机制下,电力运行人员以及相关检修人员之间存在权责分配不合理现象,导致电力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对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现状;对策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不断加深改革,加速了电网建设速度。在传统输电线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当下,电力企业管理机制影响下,电力运行人员以及相关检修人员之间存在权责分配不合理现象,导致电力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2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输电线路运检工作人员紧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工业化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我国的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电力用户也在逐渐增加。庞大的用电量、电力传输使得日常巡视检查、检修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在任务繁多的情况下,电力运检人员的匮乏无疑使得运检工作雪上加霜。此外,在日常的运检工作中,运行巡视工作与检修工作往往是分开的,即运行巡视人员只负责日常的巡视、发现问题,当发现问题后只能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检修人员进行传送,这种分工上的不合理往往因交接后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延误最佳检修时期。
2.2责任制度不完善
在应用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责任制度还有待完善。因为这一模式会将运维部门和检查部门合二为一,如果责任制度不完善,那么在进行责任划分的时候就不够清晰和完善,导致一些输电线路的运检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并且如果在此基础上,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层主动承担责任,那么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就很有可能无法正常开展。针对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无法落实,就容易增加输电线路运行的故障发生几率,增加故障检修时间和成本。
2.3检修技术有待提升
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需要专业级数人员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属于技术性及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类型,输电线路检修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密切配合完成检修工作。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及技能普遍不高,运维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及技术奖励机制,输电线路检修工作不能实现统一化、协调化、细分化及科学化管理,检修人员分工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输电线路故障问题判断及处理方式不科学。
3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
3.1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体化管理模式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等优势,针对上述一体化管理模式现存问题,就其根本是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功能包括:可以第一时间对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工作人员制定的检修计划展开科学评估、优化;对输电线路安全性进行多维度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专家系统,对所采集输电线路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工作人员制定一体化管理策略,验证各项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可行性验证实践使用情况来看,需要在系统当中输入较多的电网模型,对各种电网模型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找出输电线路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针对性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并在多种检修计划当中自动选择出最优计划。
3.2提高人员素质
运行与检修一体化管理的发展需要不断深入管理、维修人员的素质得到基础提高,特别是需要能够及时应对多元化输电线路问题并进行整改,以此完善检修工作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不断深化电力企业人员的基础素质,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在系统化培训过程中拓展工作认知、深化工作态度。同时,需要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帮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科学、熟悉的应对多元化的输电线路问题。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时出现技术问题或思想问题,应进行及时的奖惩办法,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运维思想,进而拓展工作和管理的水平。
3.3完善管理制度
就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本身而言,想要在日后工作的开展上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制度方面的完善是必要性的组成部分,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制度对于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来说,能够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并且在处理各项问题和事故的过程中,能够提出较为明确的依据,这就能够在将来工作的安排和拓展过程中,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就,为将来工作的合理改进,做出较为卓越的贡献。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是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具体工作中,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要加快推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过关工作,同时还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运行状态。
3.4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如果依然采用人工的方式将会使得其实际检修效率较低,因此为了尽可能的保证用户的利益,就需要提升其实际检修效率。在进行实际检修的过程中,利用人工的方式主要将时间花费在了对其故障发生地点的寻找上,为了使得其实际的检修效率得到提升,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通过科技方式最快的找到发生事故的地点,并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解决。因此打造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是当前在进行实际电力运行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这套系统要能够更大程度的提升实际电力输送,就需要在其系统内插入无线采集、传输一家分析定位等,使得通过这套系统能够使得检修人员尽快的找到事故出现的地点,对电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推进有着较大的帮助。
3.5建立健全的设备信息档案库
当下,我国各大电网输电线路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促使输电线路设备管理面临挑战。多数大型输电线路以及那些复杂的电力设备,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均容易出现混乱现象,这也对输电线路管理工作带来影响。电力企业必须对信息档案做出进一步改进,对输电线路进行大力检查和管理十分重要,构建比较完整的设备以及信息档案,可以促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构建完整的设备信息文件清单,在设备原始技术文件当中,存在生产数量、试验数据和操作参数等。为了促使设备信息档案得到改善,还需要对设备异常记录、操作参数等进行收集和记录,测试相应管控数据,从而归档处理。此外,对原始设备情况作出相应对比,能够明确当下设备运行具体情况,促使相应工作人员能够清晰的分析并判断出设备具体运行状态。对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组织,主要是为了方便对设备进行检测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供重要数据,对后期设备具体运行情况的诊断提供依据 。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网改造的重要时期,要想在雨后春笋般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原有的检修模式上,构建一体化的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机制。使用新型的思想理念并统筹发展,向着智能化与信息化、系统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建立完善的信息库,加大输电线路运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斌.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56.
[2]郑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22):246-247.
[3]徐林.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4):168.
[4]张振.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通讯世界,2018(1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