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5期   作者:季璐 赵梦华 王妍 郁爱文
[导读] 本文采用应用解释结构模型,
        摘  要:本文采用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评价,重点探讨了方法的应用与结果的分析,从而探索文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应用解释结构模型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在国内众多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更多的研究集中于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而对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分析和评价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是促进其科研能力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对其分析与评价的标准也难以量化。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对提高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
1 具体实施
1.1成立ISM小组
        ISM小组的主要成员由江苏科技大学的5名学生组成。
1.2确定关键问题与导致因素,列举各导致因素的相关性
        经过深入分析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关键问题为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弱的原因,进一步分析10个导致因素,如表1所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填写表2所示框图。
(1)Si对Sj有影响,填1;Si对Sj无影响,填0;(i、j=0,1,......,10)
(2)对于相互有影响的因素,取认为影响大的一方为影响关系,即有影响。


1.3建立可达矩阵

1.4 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并建立结构模型
        (1)有关概念
        可达集:要素Si可以到达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用R(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Si行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前因集:可以到达要素Si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前因集,用A(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Si列中的所有矩阵要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要素集,是指除了可以到达自己本身外,不能到达其它要素的要素组成的集合。其可达集R(Si)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而前因集中,除包含要素Si本身外,还包括可以到达它的下一级要素。
        若R(Si)=R(Si)∩A(Si),这里i=j,则R(Si)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找出最高级要素集后,即可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接着,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继续寻找新的最高级要素。依次类推,可以找出各级所包含的最高要素集。
        (2)寻找各级的最高级要素集

        该级只有R(S0)∩A(S0)=R(S0),因此该级最高级要素为0,则第一层要素为{S0},划去可达矩阵中S0所对应的行和列,得到第二级的可达集与前因集(如表4)。

        原理同上,得到第二层要素集合为{S1,S2,S6,S7}。


       
        (3)级间划分的可达矩阵


1.5根据结构模型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2提升高校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2.1 提高综合能力,培养科研精神
        影响本科文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主观要素是其对于科研的兴趣,积极主动地从事科研项目;其次,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本科期间从事科研方法的训练,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2.2 完善教学培养
        1.完善课程内容
        为体现出文科科研的特色,课程设置方面需添加文科生必要的一些课程,如人文社科类课程拓展文科生思维深度,科技、社会实践类课程培养文科生理性思维及动手能力。
        2.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情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教学,更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从而更好的开展探究活动,发现科研价值。
        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生动和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3 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1.更新科研资源,增加科研资金
        科研设备、资金等是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物资基础。对于科研资金,学校可成立文科生科研项目基金,健全科研基金制度,对于各个科研团队按一定比例下发科研资金。此外,学校应拓宽筹资渠道,与企业合作,与其他高校合作,积极吸引资金的投入。
        2.建立高校智库,组建高质量的文科科研团队
        将有科研精神、有科研兴趣、有意愿的学生组成团队,多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文科科研团队,成立文科科研小组。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生共同协作,遇到问题老师及时作出指导,实时对学生成果点评,从而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并完成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董学军.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策略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88-89.
[2]康娜.理工类高校文科硕士生培养过程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5.
[3]赵瑞瑞.普通高校文科全日制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师新华.高校文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5]钱伟.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