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随着东融战略的推进,贺州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已经逐渐实现信息化管理。而贺州市的经济底子薄弱,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起步晚,其发展遭遇诸多障碍。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贺州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技术应用和发展现状,然后找出制约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加快水利工程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以更好地促进贺州市水利电力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技术 信息化管理 技术特点 措施
1前言
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对水利工程运行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合理安装配置,软件协作调试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合遥测技术已经陆续应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实现信息高效传输和控制以及自动化管理,这样大大提高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
2贺州水利工程信息管理主要应用的技术及其技术特点
2.1 WDS9002技术
NARIWDS9002系统综合性的信息自动化管理平台,是更加适合大型水利工程的电网调度和水情调度部门研究及应用。它具有强大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及便捷查询,通过友好的人机编辑界面,实现水务的自动化管理、水情信息发布。水情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利用WDS90系统管理平台进行水情信息的大容量存储及有效査询,实现报汛站、进库水位站、坝前水位站及出库水文站采集数据的实时管理及历史水情资料的综合分析,为水情会商及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较好地实现水库科学调度,提升了工程的水情信息化管理能力和应用水平。
2.2GPS技术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站仪自动成图系统也可以在水利工程的测绘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GPS技术是进行数据采集、测绘成图的重要技术。它能够辅助完成水库的坝址区域地形测绘、河道的地形图绘制以及其它各种水利工程的地理测绘和监测工作。GPS技术具有无需通视、不受地形和气候变化限制,信息处理精度高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GPS的广泛应用在水利工程的精确测绘和全方位监控和测量工作。
2.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技术特点
一是实时性,即是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应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通常通过网络实现实时通信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可以实现水情信息的实时自动采集以及水利工程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其他信息的动态显示。二是智能性,信息化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实时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程序模拟比如分类或者分析之后,实现系统自动控制以及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同时,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对水情等的自动动态监视。三是资源共享性,信息化系统的网络系统模式,可以通过权限分配实现资源共享,使水利工程信息在相关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中得到有效共享。
3制约贺州水利信息管理主要的因素分析
3.1贺州的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现在贺州水利工程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贺州相关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协调部门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但管理体制也不健全,管理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对水利工程信息没有合理的把控,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目前,现在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进行信息化管理阶段,但是全国各地的水利化建设工程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实现标准化,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3.2水利工程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缺乏
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贺州乃至全国普遍出现了信息管理人才短缺的现象。
此外,由于水利专业工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低,也是许多技术专业人员投身其他行业,造成人才严重短缺的原因。有关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业务和信息化管理高质素的人才培养,为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人才储备。
3.3水利工程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
提高水利工程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率,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根本目的。目前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识不足,认为投资完成硬件设备就了事。将大部分人力物力投入到硬件设备建设而投在信息采集、存储以及系统更新上就非常少,常常忽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平台建设。水利工程信息资源范围广,来源繁杂,缺乏統一领导和规划,中间出现利益冲突很难协调,没有统一的标准合規范,难以资源无法共享,常常导致重复建设。如果硬件系统非常先进,而水利工程信息资源数量有限,质量不高,高级设备很多功能就会闲置。信息资源的缺乏和知识信息的传输与共享是无法实现的。如此一来,水利工程信息资就很难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4提高贺州水利工程信息管理技术水平的措施
4.1完善贺州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制度
有关单位和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健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制度,明确有关单位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审查监督制度,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发展和相关管理工作的落实,维护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各环节的功能和运行正常运转。
4.2加强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竞争非常剧烈,其最根本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水利工程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对人才培养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切实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素养。水利工程企业除了招聘专业性人才之外,还要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管理队伍的建设得到良性发展。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在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让其知识、素养等各方面迈向崭新的台阶。将人才培养着眼于未来,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4.3提高贺州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率
信息资源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无形资产,是社会经济结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科学合理或者综合地开发利用水利工程信息资源。从战略上看,水利部门要把资源开发利用放在任务规划上,尽快制定相关实施标准和规范,做好水利部门的系统建设,其中包括好各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各级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监督体系信息化建设,加强大中型水库和灌溉系统信息化建设等,按照统一标准完善水利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对今后水利工程信息管理工作,逐步建立相关的目录体系和跨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体系,提高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效率。
5总结
现代水利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重要科学依据,对促进水利工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贺州市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重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水利工程信息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工程行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元元.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07.
[2]杨坚.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10.
[3]张亮.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2018.03.
[4]毕连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05.
[5]李得龙.浅谈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8.04.
[6]申康.浅谈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