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线形的选择和布设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着后续设计过程,因此做好公路设计的布线工作尤其重要。文章结合林区公路设计现状,归纳和总结了林区公路设计中合理布线的基本步骤、原则和方法,介绍了林区公路合理布线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林区公路;设计;合理布线;基本原则;方法
1 林区公路设计现状
林区公路的建设应该规范化,其中,公路路线的合理布线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林区公路项目的规划、建设、营运、养护等,本文仅针对林区公路的合理布线问题进行相应论述,为林区公路的合理规划、规范设计乃至林区环境保护奠定基础。目前,我国林区公路在设计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林区公路的设计没有得到各级部门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没有体现出养护要求。
(2)林区公路的设计没有做到规范化,有些地方的设计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给公路自身以及营运车辆的安全带来隐患。
(3)林区公路的设计不够精细,很多地方都没有做到科学合理,造成了林区公路路线太弯、坡度太大、占地较多、破坏较多等问题。
(4)林区公路的设计环节与施工环节脱离,施工上的不规范和随意性直接架空了林区公路的设计,在施工质量上远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
2 林区公路布线的基本步骤
2.1 全面布局
所谓全面布局,即从宏观的角度来处理公路路线的走向问题。先要明确该林区公路的技术等级,以及该公路在整个林区公路网络中的作用,然后再根据规划要求和具体地形地物条件,找出路线的起点、终点和途中必须经过的控制点,最后将这些控制点连接起来,也就基本解决了路线走向的问题。
2.2 逐段安排
即在第一步骤全面布局完成的情况下,在公路路线走向的中间,进一步加密控制点,以解决局部路段位置。该阶段需要公路设计人员通过踏勘测量或路线察看来解决,在已明确的控制点之间,要结合实地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等具体情况,逐段地确定出小的控制点。
2.3具体定线
该阶段需要公路设计人员将具体定线与外业详勘穿插进行。具体定线是在各个小控制点之间进行反复穿线插点,以最后定出公路中线,而在进行反复穿线插点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地结合地形条件,综合考虑技术标准与平、纵、横三方面因素的有效结合,才可确定出每一个路线中桩的具体位置。
3 林区公路布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林区公路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地形中进行布设,要做到合理就必须遵循布设的基本原则。
3.1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路线的布设将决定公路的具体行走路线,因此,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该林区的整体规划、旅游开发、森林消防、木材运输等相应要求。
3.2 符合设计要求
林区公路布线工作和其他公路的布线工作一样,都要遵循一个“从大到小、从粗到细、由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的布设原则。在确定路线的走廊带之后,再细化设计,通过各个里程点的精确控制来实现路线的形成。借助专业的路线软件进行设计。
先将林区地形图矢量化,在软件中建立精确模型,再根据路线规范的要求及林区实地情况进行详细设计。
3.3 符合施工要求
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和满足公路等级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布设的线形要综合考虑平、纵、横的合理组合,并进行多方案比选,务求使工程数量最小、造价低、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受到地形地物限制时,可以适当降低路线的总体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多设弯道,减小弯道半径,缩短视距等。
3.4 符合环保要求
布线过程中要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河流水源保护区、人畜饮水取水点、农田及经济林等林区内的环境敏感点;路线不得不穿越风景名胜区和文化遗址区时,应进行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设计,使路线与周围的环境、景观相协调。在满足林区营运要求和路线线型要求的前提下,如果能尽量地利用旧路,可减少破坏和降低成本。应遵循节约用地、少占林地的布线原则。
3.5 符合地质要求
布线时要对林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掌握清楚,路线要设法绕开不良地质路段和水文条件差的路段,并合理运用技术指标,争取指标匀衡,并避让特殊控制点。可从其他优秀项目的路线设计中找到启发,并结合自己项目的实地特点给予应用。
4 林区公路合理布线的注意事项
通过以往林区公路的路线设计经验,可知在掌握了林区公路合理布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之后,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要收集该林区的地形图、总体规划、旅游开发、林木经营、森林防火、水文地质等资料。通过踏察对拟定的线路方案进行方案比较,以主要工程、征用土地、建筑拆迁、工程造价、环境保护、营运管养等作为对比的主要综合指标,选取最优的方案。
(2)林区的布线设计既要考虑技术指标,也要考虑环保因素,避免高填深挖和环境破坏。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林区路线沿低山的山梁或高山的山腰布设较为合理。
(3)林区公路路线设计不仅是线形几何的问题,还应该包括有视觉效果、心理状态和景观设计等问题。因此,公路除了几何线形设计外,还应注重景观设计。必要时应采用匀顺的曲线和低缓的纵坡来吻合周围地形景观。
(4)在林区,地势上有很大的起伏变化,路线则多弯曲,曲线占的比例较大。在布线的过程中,直线、曲线和回旋线三种线型的选用以及怎样合理组合搭配,要取决于林区内地形地物的具体情况,不可片面强调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
(5)如果线路过于靠近山体,导致开挖路基土石方工程量较大,容易破坏山体稳定,造成山坡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同时也对农田、森林植被造成破坏,使自然生态失衡。
(6)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应尽量利用旧路,避免对地表植物的再次破坏;如果旧路线线形很差,在旧路上进行修修补补会导致大量填方或挖方的,则应果断放弃旧路线而开辟新路线。
(7)在定线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争取标高而需设置回头弯,同时回头弯也能实现与旧路的有效衔接和减少林区破坏。回头弯的设置,应尽量选择地面横坡平缓、地形开阔的地点。
5 结语
林区公路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布线的合理性作为开头,可见合理布线的重要性。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公路设计者应遵循合理布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并留意上述的一些注意事项,相信可在林区内设计出一条优质合理的路线。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2]LYJ105-86,林区公路工程勘测规范[S].
[3]赵永平,唐 勇.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朝辉,张映雪.公路线形与环境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