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测绘对工程管理全过程的支撑作用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4期   作者:张明明1 马慧宇2
[导读]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各项科学技术腾飞发展。设计由传统的手绘演变到计算机制图后,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各项科学技术腾飞发展。设计由传统的手绘演变到计算机制图后,大大提升了生产力、准确度等多个维度的进步。同时施工工艺由传统工艺提升为全机械化施工,除了大幅度提升生产力以外,还更多的增加了准确度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但上述的一切内容都不可离开基础图纸、基础资料的准确性,提供这一切基础资料的,正是最易被忽略的测量行业。如果把架空线、电力电缆、配电站室、变电站等大型电力设施比作花朵树木,那测量就是这一切的土壤,原始资料的失误会造成结果颠覆性的代价,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在战争年代,测量专业是决定作战重要地形的关键专业,准确的经纬度报点,可等同战争情报一样的高度。
        关键词:电力测绘;工程管理;支撑作用

         引言:
         电力工程测量主要分成地形图测量、地下管线测量、岩土勘察、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以及竣工的校核检验等内容。
         目前开展一项电力项目,在工程管理阶段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前期设计部分、施工中的部分、竣工验收部分,本文会针对施工全过程管理的三方面内容来论述测量专业对施工全过程管理的支撑意义。
         一、前期设计部分
         由甲方提出用电需求后,一般是由电力营销客服部门根据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供电方案,再由电力公司发展部、运检部、调度中心等多个部门会签后,同意方案。由甲方委托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设计接到用电方案以后,首先就是现场勘查。但设计的勘查只是观察现场的建筑情况,路由走向,选取上级电源等内容。不可能通过肉眼的方式连接准确的地理信息以及地下管线情况。
         在决定供电方案后,首先要对路径方案的地形图进行测量。地形图的测量一般通过GPS和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内业用CAD等绘图软件,绘制地形图。但在实际的工程设计阶段,因为在成熟地区,地形图一般是可以利用以前的工程资料进行套用的,很多设计单位也都保存了大量的底图,方便使用。但其实这个就是一个较大的隐患。因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目前的北京市三年一变。很多建筑、道路宽度都在时时发生变化。在架空线入地工程的实施中,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印证。设计人员利用的是2001年的北京地形图,尤其在棉花片胡同这个区域,早就变成了中信城小区,而且两广大街也成倍的拓宽。但在可研阶段,设计人员利用的老图,并没有得到体现。在初步设计阶段造成设计长度发生过较大的变更。
         之后就是地下管线的测量,这也是电力测量专业的重点。电缆的敷设分为两种情况,利用现状管线敷设、新建土建敷设(隧道、管井、直埋)。在采用现状管线敷设的时候,测量人员需要对现状的隧道、管井进行测量,包括高程、走向、断面。尤其是断面图的测量,是需要具备电力专业的相关知识,高程的测量一般用水准仪进行引测,使用水平测距仪进行,走向是可以类比于测量地形的方法,采取GPS或者全站仪进行平面定位等方式。但相比地形图测图,如果地下管线采用利用原始资料,就会出现较大的风险。因为不能保证上一版图至今的几年中,现状管线没有敷设过新电缆,以及其他专业(水力、燃气、通信、市政其他)没有修建新管线。当我们在施工中没有准确的测量图纸时,会发生挖断其它专业管线,或者现状管井、隧道已经没有剩余管孔的情况,会造成工期延误,或者工程风险等内容。
         虽说现在的设计单位在可研批复以后,都会安排测量单位进行测量以保证施工安全。但测量单位的水平区别很大。还是存在侥幸心理,不测量、少测量。造成基础信息的不准确,甚至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考虑利用旧图直接设计的情况也是出现过。
         如果上述的事情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发生,是造成了方案变更延误工期,甚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
         建议建设公司加强测量单位的管理,不但对每一个工程进行测量,而且应该统一管理这些测量底图成果。目前工程设计后,这些测量底图成果没有进行收集管理,造成很多工程重复测量,浪费投资。

而且收集这些底图成果由运检、建设部门统一管理后,在现场发生问题进行抢修时,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资料;
         二、施工过程部分
         随着现代化机械施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外线施工采取非破坏施工方式,例如拉管、顶管以及浅埋暗挖等施工方法。城市建筑的密集度在逐年增加,地下管线也趋于复杂。越来越依赖非开挖方式的地下管线建设方式。但隐蔽工程的不确定性远大于大开挖方式。地下管线的交叉、对于道路、地铁、周边楼宇的沉降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凸显了变形监测的重要性。
         还例如有时会出线抢修,或直埋敷设电缆的情况,因工期紧没有现场图纸时,如果强行开挖,可能会对地下管线进行破坏,(如挖断燃气,热力等管线,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及损失)造成不必要的施工风险。现场的物探测量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测绘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变形测量同时具备实用性以及科学性的两方面的意义,实用方面主要是监测各种工程建筑物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异常变化,以便采取措施。科学上的意义包括更好地理解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的理论,以及建立正确的预报变形的理论和方法等。
         正确的采用变形测量(第三方监测)是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预防重大施工事故的有利措施。
         三、竣工验收部分
         在电力施工结束后,竣工测量的意义非常重要。它起到一个标准检查的重点意义,核查管线长度,新建井的数量、尺寸、规格等,以及排管情况。一般测量的竣工报告是要体现几个重点数据:电缆穿管的断面照片及断面图,新建井室的数量、高程、井内尺寸以及照片,新建埋管的埋深等数据,井室的经纬度坐标、高程等。方便管理部门对新建管线进行数字化管理、存档。以上数据的提供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标准检查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左右。
         一些用户工程会出线实际穿电缆的管孔和批断面的管孔不一致,甚至占用备用孔的情况。还出现过新建井的尺寸不达标,甚至数量出现偏差,这些的审查都可以在竣工报告上很好的体现。目前施工单位一般自己委托测量单位出具竣工报告。这个就好比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手段提供工程实施质量。
         四、总结
         目前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测量专业没有被很好的作为监管手段利用到工程实施中,测量专业是唯一通过高精度仪器进行实地分析检测的专业。如果在能更好的利用测量专业作为监管手段,并提高测量成果的质量,势必大大提升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但目前测量专业都是捆绑在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由他们直接委托,造成信息的不透明性。建议建设单位可以采取加强测量单位入围管理的方式,要求入围的测量队伍采取相互监管、相互督查的方法提高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5]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智能配电网建设改造技术细则》、《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煤改电”建设改造技术细则》的通知(京电运检【2016】68号)
         [6] 浅谈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J].陈志威.科技资讯. 201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