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又称为盆腔炎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好发于女性盆腔脏器、腹膜以及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疾病。患有盆腔炎的患者通常临床症状明显,由于该病发病时间长,治疗疗程长,且多数患者的病症容易反复出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经济以及心理负担,不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帮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症恶化加重的可能性。那么对于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对患者进行适度的盆腔炎相关临床知识的宣传教育
(1)盆腔炎好发病因:根据现有临床资料可知,盆腔炎的好发病因包括:月经期间卫生不良、性生活不节制、宫腔内手术后感染、下生殖道感染以及盆腔邻近器官的炎症蔓延等。
(2)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盆腔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痛、高热、寒战、恶心以及食欲不振等。
(3)盆腔炎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临床治疗盆腔炎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利用药物治疗积极抗感染、物理、手术以及心理干预治疗相结合,通过上述几种方式达到消除炎症、缓解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愈后情况等临床治疗目的。
(4)盆腔炎患者应该进行的临床检查:患者入院治疗后,可根据专科医师的建议进行病原体培养、b超、后穹隆穿刺、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尿道、阴道以及宫颈部位的分泌物直接涂片检查、腹腔镜穿刺检查等。这些常用检查方式能够帮助专科医师对于患者病情得到更为准确的把控,有助于提高患者早期病症诊断的准确率。
二、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应激干预治疗
一般的临床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是不能完全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盆腔炎患者实施高质量、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临床盆腔炎治疗的信心。通过帮助患者舒缓心情、增强机体营养摄入、定时定量的体质锻炼以及劳逸结合等方式,达到降低盆腔炎复发以及促进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具体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心理安慰:患者在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后,通常病症得到良好的控制,但是部分患者则会因为体质的差异,导致病症复发或者加重恶化,因此不得不接受相应的手术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这部分患者容易因为对手术治疗方式、预后情况以及进行方式的不了解而出现严重的恐惧、排斥以及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知识宣教,帮助了解手术情况,打消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心理,并准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术后护理的重视程度。心理安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状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对临床治疗盆腔炎保持良好的信心。
(2)心理暗示:盆腔炎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都应该听从医师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但是在药物治疗期间由于患者个体的差异,因此部分患者难免会遇到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而病症没有明显好转、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信任度以及治疗依从性,这对于患者的症状预后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同患者进行沟通,主动告知患者治疗以及康复的情况,通过讲解盆腔炎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心理。告知患者治疗到痊愈是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度过这一过渡期,就能够取得积极的康复效果,这样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对临床治疗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情况出现。
三、对于患者家属应该进行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日常护理指导
患者在入院后,虽然能够接受到良好且优质的护理干预,但是部分患者仍会对医护人员抱有着不信任而过分依赖亲属的心理状态。针对这类患者,医护人员除了应该对患者进行上文中所提到的心理干预措施,还应对患者家属也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因为家属是患者最为信任的人,当患者进入医院这一陌生环境进行临床治疗时,出现一定的心理排斥感是十分正常的,医护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谅解,同时应该积极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家属治疗期间应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配合意识,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饮食的调护,增强日常营养物质的摄入。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盆腔炎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夫妻双方对于盆腔炎以及性生活的正确认识,这样有助于减少疾病通过性传播方式扩散,提高患者的愈后水平。
.png)
四、小结
盆腔炎虽然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并且好发人群多在中老年妇女,患者通常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由于治疗疗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患者容易在治疗以及愈后期间出现严重的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时若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能够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预或者帮助患者缓解上述不良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而且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