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在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本文从组织专题教学,提升学生对突破点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将碎片知识系统化;开发形象化的媒体教学资源,让抽象问题形象化;实施题型变化训练,复杂问题共性化;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等日常可行的教学策略对有效培养学生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学科;信息提取;解读能力;策略研究
前言:对于图表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提取和解读,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物理学科素养,对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要想做到对物理学科中图表的信息准确的提取和解读,就要求学生具备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对于这门学科有着强烈的认知,同时还要能够发散思维。
一、初中学生物理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培养现状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多数学校对于物理实际探究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并且对于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也是刚接触到物理这一学科,在对这一学科进行理解时,多少有着一定的障碍,同时这门学科又在中考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多数的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只关注到了概念知识以及理论公式的讲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图表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的教学环节。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要求学校以及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重点关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科内的基础知识理论,还包括了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复杂信息解读与提取有效信息水平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图表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的教学环节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以及其他理科的学习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
二、初中学生物理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组织专题知识教学,提升对突破点的应用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简单的图像问题主要分布于热学、光学和运动学中,复杂的图像问题分布于力学与电学中。对于复杂的图像问题,在课堂中实施专题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专题教学既是学生知识内化迁移的方式,也是实现学科突破的演练过程。以专题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方式,重点落实在引导学生对图像问题中出现的交点、起点或终点、拐点、整点或图像趋势等突破点的归纳能力与应用能力的提升,突破点应用策略是提升学生图像信息解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开发形象化的媒体教学资源, 抽象问题形象化教学策略
在物理学科中,图像问题的背后一般对应着某种物理量的动态变化,对复杂的变化过程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物理建模型的构建能力。为了让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更加形象化,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开发动态的教学资源,譬如PPT动画课件,flash课件以及动态视频等,使得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化。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站、QQ、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资源的储存与发布,学生不仅在课堂内可以学习,在课后同样可以利用,实现课堂同云课堂的紧密契合。比如说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在学习了压强与浮力后,涉及到的一些液面变化等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变化过程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对液面变化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结合变化背后的物理量间的关系,计算出所需要的其他物理量,这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遇到图表问题时不至于无从下手,给学生解决课后习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结合高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全面科学的物理教育教学,在现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些多媒体设备更好的将实践同所要教授的知识相结合,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以及热情。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更多类型的图表,对于学生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在课堂上向学生呈现出更全面的图表类型,结合丰富多彩的颜色,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提高图表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
(三)构建学科思维导图,碎片知识系统化教学策略
在初中电学和力学的复杂图像问题中,主要是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体现着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学生具备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为了更好的应对复杂的图像问题,就必须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脉络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教学策略。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梳理和归纳总结,是对遗忘区域知识的唤醒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碎片化知识板块化,系统化和脉络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同样是解决图像问题的先决条件。
(四)实施题型变化训练,复杂问题共性化教学策略
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立足于知识点,知识点是所有问题的立根之基,在不同的图像问题中引导学生总结本题的知识立足点,这个知识点便是多数复杂问题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题型的变化,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针对复杂问题知识点考察的敏锐能力。譬如在初中力学的复杂变化中,物体浸入液体过程引起的液面变化的图像,既可以是从容器形状的角度进行变化,让物体分别浸入敞口、柱形或缩口容器中引起的液面变化关系,也可以从容器装液多少来进行观察,物体浸入装满液体和未装满时分别对应的图象情况,还可以反过来进行变化,将物体从液体中取出导致液面变化的图像以及加入细线、弹簧等更加复杂的变化图像,不管如何变化,这些图像的共同点都是液面变化问题。因此,务必要加强题型变化训练,寻找复杂问题的共性教学策略也是提升学生图像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的重要方式。
(五)良好的师生互动,形成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亲其师而信其道,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互动,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以及思维的开拓都是积极有利的,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真正的薄弱点,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物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了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实际操作,比如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基本的图表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务必要保证学生各项学习能力都得到提高,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教学质量。比如说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了动能、机械能以及功同物体的质量以及运动速度、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之后,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相关的图表,比如通过动能与物体运动时间的图象,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该物体在空中的运动状态以及速度变化情况,如果多数学生不能够准确的进行判断,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带领学生认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三、结束语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图表的信息准确的提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中,必须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情况,还要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加强对学生读图、识图的培养。同时,图表相比于枯燥无味的概念知识还有繁琐的物理公式和物理计算,多了一定的趣味性,也更能让学生接受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带有更高的积极性投身于物理学习以及物理探究中去,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进而提高物理教学课堂乃至整个学科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图表的信息准确的提取和解读能力,真正的让学生在对图表的认识中,提高整个物理学科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荣芳.谈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20(14):49-50.
[2]李昱静,钱长炎,周胜林.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欧姆定律”一节插图分析及教学建议[J].物理通报,2020(04):119-123.
[3]侯新杰,阮舒雨.初中物理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和运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15):87-89.
[4]李富强,高倩.中德初中物理教材结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卡尔斯鲁厄教材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05):66-73.
[5]梁荣忠.数字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5(0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