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方知疑点;一答一问,方为人先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4期   作者:刘爱六
[导读] 课堂提问是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知识遗漏问题的有效手段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知识遗漏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笔者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堂提问时总表现的唯唯诺诺,不敢回答、害怕答错现象十分明显。长此以往,我们无法找到学生知识理解的鄙陋,学生的知识疑问无法在课堂中得到解答,最终波及的还是学生本身。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进行课堂提问艺术的归纳总结,力求做到一问一答,方知一点,一答一问,让学生方为人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对某个知识点的提问,能清楚地得知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以及他们对于课堂教学的疑问及反馈。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和生理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面对自己所接触到的各种知识都充满着好奇,都有着自己的认识,都想要将自己的所知所思所得与他人进行交流。做好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有效提升我们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下是笔者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的浅识拙见。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前世今生”分析
“课堂提问”对学数学课堂教学起到很大帮扶作用,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这点是我们数学教师所不能否认且需要积极应对的,其主要表现为:
数学教师方面,一是在提问过程中仅对学生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提问,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联想能力,他们的知识联想大部分还是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但是部分教师仍然秉承本节知识本节解决,本节提问不涉其他的课堂知识提问原则,从而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做到知识的联系和联想工作。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单元中,其知识架构更偏向于两者的体积计算教学,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本节知识教学活动时忽略了之前教学过的正方体和长方体面积计算的复习工作,让学生无法做到知识的联想和延伸,从而造成了一定的教学疏漏。二是教师提问方式过于“死板”,我们常用的提问方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少?”、“这个选择题正确答案是哪项?为什么?”类似于这样的提问话术和方式将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课堂的枯燥和沉闷,从而消磨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方面,一是他们面对教师的提问会受到自身知识理解程度的影响,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较好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的回答,但是数学学困生的知识疑问点和知识书漏点我们无法获知,从而造成数学知识学习两极化的表现。二是,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的方向被局限在一个范围内,长此以往下去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联想能力将大大受挫,进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逐步变得沉闷且枯燥,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
二、让提问变得艺术,让问题更加精准,让学习更加高效
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提升,借助课堂提问不仅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课堂当中,还需要将知识的回答变成学生思维的回答,将提问在知识询问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艺术色彩”,让提问活动变得更加精准,让学生的知识回答长出一双“翅膀”,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借助“翅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借助这双“翅膀”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想,将自己的认知和生活的经验借助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从而获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那么,我们应该去实施呢?
1.提问的幽默艺术,助力缓解师生关系
在很多学生心里面对老师的提问大都会表现出慌张、尴尬和不知所措,害怕答错,害怕被同学“嘲笑”。造成这个现象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提问时所营造出的“紧张气氛”。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首先我们需要将课堂提问融入“幽默艺术”,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压缩师生间的隔阂,从而为数学课堂精准提问提供基础保障。
例如: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少?”转变为“同学们请开动脑筋,运用所学的知识在你们小脑袋里汇聚成的智慧告诉老师你的答案吧”。当学生们的问题回答错误后,我们要一改以往所说的 “XX同学的回答是错误的”,将它换成“XX同学的答案可能还少欠考虑,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或者看法的呢?”从而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地同时化解回答欠妥学生的尴尬。
2.提出“思想”疑问,帮助学生张开学习“翅膀”
在一改课堂提问气氛之后,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呢?笔者认为,我们还需要适当的提出一些具有“思想”或者说带有一定“联想”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们做到知识的互相联系,做到知识与生活、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地有效沟通,从而让学生们结合问题可以进行知识的联想,进行生活的联想,从而获得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例如:针对《扇形统计图》一节的知识进行提问时,我们可以问学生们这样的问题:“学到这里,同学生们可以向老师简要阐述一下什么是扇形统计图?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我们可以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到哪些知识呢?举例说出”然后通过这样连环的问题让学生们首先完成本节知识的归纳总结,进行知识的复习和提高,然后引导他们联合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思考,进而通过思考完成知识的试探性讲解。
3.互相提问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态度
传统的数学课堂提问,总是以教师作为提问的发起人,而大部分学生不敢在课堂中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疑惑,传达自己的思想,并且提出问题和相关的看法。在部分教师眼里,他们觉得这是学生尊重课堂、尊重老师的表现,但反观一下,这样的课堂真的好吗?这样的学生日后真的敢质疑知识从而进行深度研究论证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反问”,让师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变成一种常规化表现,对于知识的质疑和疑问就应该在课堂的“明面”中摆出来,只有表达了,才能够有进一步的知识探索,互相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一种教学态度。
例如:在复习《圆》一单元时,笔者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中表达出来。刚开始只有几位学生扭扭捏捏地将自己的疑问进行了提出,随着全班学生讨论的逐步热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将自己的对于本单元知识疑问提了出来,有的看似“天马行空”,但其中的一些探索意义超过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认知,笔者进行了一一解答。当学生们没有什么疑问后,笔者进行了本单元重点知识的提问,采用抢答的方式进行回答,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
4.用提问串联知识,让复习更加高效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定的提问艺术之外,我们还需要在数学知识的复习阶段加入一定的问题元素,用艺术的提问手法,将学生大脑中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串联,从而让数学知识复习更加高效。并且,这样连续的提问还可以让对于部分知识一知半解的学生通过他人的回答进行知识记录,查漏补缺,让复习和学习在“缠绕”中进行,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一下本门艺术,让数学课堂提问变得高效且高质,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反思,完成知识和生活的联想,从而高效地进行知识的吸收和巩固,促成自身健康,从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萍萍.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2]豆格吉.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
[3]段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0(11).
[4]张影.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提问[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