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102519891027XXXX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与城市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于工程所在地通常为城市中心城市区,工程施工会对老百姓与工程周边环境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为了尽量避免对群众造成的影响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就必须做好现场组织管理工作。本文围绕市政工程特点和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现场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市政工程由于大多在主城区内建设,在老百姓身边施工。所以对工地施工现场的规范也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处理好施工与市民出行、市民生活的关系,尽最大可能保证社会、通道安全、各类管线的安全,周边环境降尘、降噪,把方便留给百姓。切实做好市政工程的现场组织管理成为市政工程的重要组织工作之一。有效的现场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规范之处,还可以将许多不规范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1.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不重视《实施性施组》的编制
《实施性施组》本是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应根据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工程内容、规模、技术要求、现场环境及企业自身条件、合同工期等,进行全面规划编制。但如今某些施工单位却不甚重视《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对工程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现场布置等缺乏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操作中凭经验行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表现为施工现场混乱、无统一规划的场内道路,材料堆放混乱、机具停放无序等。其后果是材料多次转运、通道阻塞、车辆通行不畅、污染环境,影响施工顺利进展。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建筑市场从招投标开始,即对《施组》未予足够重视,在评标办法评分中往往以投标价位占主导,加之其它如企业信誉、业绩、项目经理素质及其它相应性等的占分,余下技术标中《施组》分仅占40%,且规定不应少于多少分,由此,形成投标人之间技术标得分差距不会很大,这就造成投标人注意力集中于报价(这也是必要的),而轻技术标中《施组》的编制,不认真考虑场地合理布置、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而仅仅是一般性的泛泛之谈而已。其次,在于市政工程大都属“政府工程”,时限性极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以进度为主导的思想与行为,认为《施组》可有可无,有的即使编写了《施组》,这也仅是为了程序上需要,根本不予认真执行或不具良好的可操作性。
1.2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也是企业生存的“生命”所在。但往往为了抢工期,较多的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和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如排水工程沟槽开挖,不积极主动开挖坑内排水沟、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带水浇筑砼基础、路基土方填筑超厚碾压、砂方填筑不冲水振夯;砖石砌筑座浆不饱满、空洞多……,从而导致众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质量与寿命。
1.3施工过程缺乏监控力度
近年来,市政工程项目众多、量大、工期紧,参建的施工企业综合素质差距较大,某些单位缺乏专业对口和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施工过程缺乏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按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造成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
1.4对文明施工缺乏应有的重视
由于市政工程多数是在城市的市区内予以实施的,其施工具有如下特点:施工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如车辆通行、行人来往、临街店面、摊点干扰等。
使材料堆放、工程车辆通行、工作环境等均受到一定的制约,如不加以认真对待、安排,势必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有碍施工操作与进程,并可能产生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如不加以克服、任之发展、养成不良习性,其后果必然导致市政建设难以向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规模的方向发展,也将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改进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建议
2.1提高对“施组”重要性的认识
“施组”(含“实施性施组”)的重要性本是众所周知的,但仍有必要从源头上提高各方对“施组”重要性的认识,即在招标中适当处理商务标(报价)与技术标(施组等)的关系与比重,在评标中不论采取何种评标办法(“综合定性评价法 ”或“综合定量评价法”),首先应对“技术标”进行审核,淘汰不合格的投标单位,然后再按既定的评标办法进行“技术标”和“商务标”的细化评分,以此引起投标人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重视。
2.2加强现场工程监理工作的力度
现场工程监理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实施性施组”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并按经审批合格的“施组”进行现场检查与监控,防止违规作业等。
2.3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文件、宣传资料及有关法规的操作,提高各施工单位领导及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能自觉而认真地贯彻和按经批准的“实施性施组”进行现场布置及各项技术管理,做到管理科学化、施工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杜绝质量事故和返工的发生,并确保施工安全。
2.4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现场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技术素质,乃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现场施工员应选配思想好、技术素质高、有经验、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人员,充实到现场工作点的管理与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含民工)应具相应的技术素质,否则不予上岗,以确保工程质量。
2.5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现场文明施工实是涉及公众利益的一种举措,也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形象的一个窗口。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有必要对此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施工单位则据此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尽一切可能进行封闭式施工,避免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从而确保围内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可保护已完成工程的质量并免遭损害。
结语
施工现场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展、工程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应引起建设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从思想上统一认识,摒弃消极想法,建立新的理念,结合工程的特点、内容、规模、自身条件等,制定有针对性、具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有效措施,特别是《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应以规范为准绳,对各项内容做到具体而细化,使其能真正成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性文件。只有不断探索、克服不足,完善自我,才能强化企业,使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游奕相.论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22):143.
[2]宋兆平.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8,(4):139.